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从适应性内涵的角度出发构建城乡公交一体化与社会经济发展适应性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采用AHP-Entropy法确定权重,基于模糊集对分析模型对城乡公交一体化与社会经济发展进行适应性评价,实例计算结果与现实情况相符,可为城乡公交一体化发展规划提供科学有效的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2.
城乡公交一体化实施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随着农村路网的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实施,农村客运日益不能满足城乡居民出行需求。该文阐述了公交一体化的内涵,分析了城、乡客运公共交通,对城乡公交一体化的实施进行了探讨,并以嘉兴市为例介绍了城乡公交一体化的实施情况。  相似文献   

3.
针对中山市城乡一体化的发展目标,系统研究了公共汽车发展规划,结合中山市城市总体规划,通过对线路和枢纽的功能划分和区位分析,提出了布设多级枢纽来解决城乡公交一体化规划问题。文中提出的线网和枢纽规划方案和公交发展策略,为今后中山市大公交体系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
城乡公交站点的优化布设作为城乡公交一体化规划的重要内容,它决定了运营企业的运营成本和公交乘客的出行时间成本。在分析城市公交站点布设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城乡公交经营者的费用成本和公交乘客的时间价值成本的概念,并以两者之和最小化为目标,建立起城乡公交站点的布设模型,并进行了优化。  相似文献   

5.
《人民公交》2021,(5):61-64
2018年,菏泽市委、市政府将城乡公交一体化发展做为重要民生工程推行实施.菏泽交通集团根据菏泽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发布的《关于推进全市城乡公交一体化发展的实施意见》相关要求积极协调各部门,于同年5月中旬成立了菏泽城际公交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菏泽城际公交),为全市人民提供了安全、便捷、优惠、舒适的公共交通服务.  相似文献   

6.
阐述了城乡公交一体化的发展意义。分析了内蒙古巴彦淖尔市城乡公交发展的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提出逐步实行城乡公交一体化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7.
胡红霞 《人民公交》2015,(10):38-39
构建城乡发展一体化,是未来公共交通发展的大趋势。当前,各地的城乡公交一体化都得到一定程度的推进,但不可避免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探索城乡公交一体化的发展,任重道远。  相似文献   

8.
孙敬明 《人民公交》2021,(11):95-95
11月4日,中通LCK6806EVGA2纯电动城乡公交车正式交付山西长治,投入城乡客运班线改造中,加速当地城乡客运一体化进程。随着该批中通LCK6806EVGA2的交付,长治市的城乡一体化建设再上新台阶。近年来,长治市坚持"公交优先,城乡一体"的发展理念,大力实施城乡客运公交化改造,全面推进城乡客运一体化发展。目前长治已开通城乡公交线路600余条,所有建制村通客车,12个县区中已有8个县区实现城乡客运公交一体化运营。  相似文献   

9.
<正>伴随着城乡经济一体化趋势的不断加强,城乡公交一体化发展的需求也随之增强。在此背景下,昆明公交城市巴士以创新意识和发展意识武装自己,为推进昆明公交城乡一体化起到积极作用。随着昆明城市化建设日新月异的步伐,城乡新区居民的公交出行需求与城市公共交通滞后的矛盾日益突出。城乡公交现有的客运体制、客运票价和班车密度,与公交城乡一体化发展需求已不相适应,  相似文献   

10.
在新型城镇化、乡村振兴背景下,高质量发展城乡公交已成为社会各界的广泛共识。然而,新冠疫情的冲击使得城乡公交客运量持续下滑,在确保城乡公交服务水平不降低的前提下,通过优化城乡公交线网布局,实现降本增效,以推动城乡公交的可持续发展。城乡公交线网的组织模式和结构形态是城乡公交发展的承载骨架,其结构设计是否科学合理将直接影响城乡公交一体化运营的效率和经济效益。城乡公交线网的组织模式和结构形态是支撑城乡公交发展的核心框架,其结构设计的科学性与合理性直接关系到城乡公交一体化运营的效率和经济效益。本文阐述了对高淳区城乡公交线网问题的分析,对城乡空间结构进行解读,结合客流探索全域城乡公交换乘枢纽布局和多层次公交线网的优化方法,为同类型城市城乡公交线网调整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城乡公交统筹发展策略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在阐述我国城乡公交统筹发展必要性的基础上,着重分析了目前城乡客运体系发展差距的症结所在,解析城乡公交统筹发展的内涵,以管理体制、政策法规、站场设施、市场建设4个方面的统筹为切入点,探讨了我国城乡公交统筹发展的具体策略。  相似文献   

12.
梁创佳 《隧道建设》2014,34(3):259-263
苏州市在轨道交通前2期工程规划建设过程中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同时也存在一些有待完善的问题。为了在未来轨道交通规划建设中扬长避短,使轨道交通建设与交通需求、城市发展更好地配合,有必要对轨道交通前2期工程所积累的经验进行总结,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反思。通过回顾苏州市轨道交通规划建设的发展历程,总结苏州市轨道交通在管理体制、公交一体化、线网资源共享、征地拆迁、质量控制和工程安全等方面的可贵经验;针对城市轨道交通规划控制和沿线用地配套等有待完善的方面,结合实践经验提出完善用地控制体系和设计技术体系等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13.
李淑庆 《交通与计算机》2010,28(5):43-45,49
城市公交线网优化是公交优先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对解决城市交通问题十分重要;公交线网优化标准是城市公交线网优化的前提和基础。基于重庆主城区公交汽车线网资源优化研究成果,针对重庆市主城区公交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重庆主城区公交线网优化标准。  相似文献   

14.
赵轩  吴雪梅 《城市道桥与防洪》2013,(3):11-13,210,211
针对园区公共交通需求日益增强的情况,系统分析园区公交的存在问题和产生原因,结合相关工作经验,系统梳理园区公交系统的规划流程。从园区公交的功能定位、需求预测、规模分析、运营车辆、线路布设和收费模式等过程出发,明确规划思路和要点。并结合北京市丰台科技园东区园区公交规划项目,进行应用实例分析。  相似文献   

15.
将交通系统看作是一个整体性的大系统,运用系统工程的思想,分析系统交通规划与城市规划、快速公交(BRT)系统与轨道交通、小汽车的增长与公共交通这几对关键问题,提出对上海城市交通规划工作的理念和方法。  相似文献   

16.
针对当前交通拥堵、能源紧张、尾气污染等一系列问题,为加快快速公共交通的发展、提高公共交通利用率,本文找出了影响快速公交客流的主要因素,利用系统工程学中的ISM方法,构建了快速公交客流系统解释结构模型,通过分析探讨快速公交客流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而明确了各因素间的清晰结构,得到影响快速公交客流量的5级递阶结构;最后找出影响快速公交客流因素的各影响因素.通过影响因素,建立了多元回归模型,从影响程度、影响方向、影响时期分别归类分析.通过分析各层级因素对快速公交客流量的影响,可引导更多居民选择快速公交出行,对缓解交通压力提供了一定方法指导和决策支持.并通过合理分析为快速公交运输服务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7.
快速公交作为公共交通的发展新方向,已经得到了各大城市的认同。为更好地发挥快速公交的作用,以北京市安立路快速公交为例,详细说明了快速公交建设和运营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并提出改善和提高快速公交运营效率的措施。  相似文献   

18.
岳强  宋瑞  徐梁  刘志谦 《交通与计算机》2011,29(4):40-43,47
提高公共交通规划管理及信息化水平,需要制定科学的公交规划管理策略,公交客流分配是公交规划与管理的核心内容之一。为促进公交配流理论研究,提高公交客流分配结果科学性,分析了国内外公交配流研究现状,对于城市广义公交网络,结合公交时刻表,定义了公交连接、连接片段以及吸引连接集合,建立了容量限制下基于时刻表的公交网络随机用户均衡配流算法(VRT-SUE),对算法原理和求解步骤进行了探讨。构建实例公交网络进行分析测试,配流结果显示该模型能够很好的反映出出发时间、到达时间、换乘次数及费用等对乘客公交出行的影响,算法是合理和有效的。  相似文献   

19.
自从北京市南中轴快速公交建成后,全国十几个城市陆续开展了快速公交的研究和建设。在研究建设过程中遇到一些问题。该文通过北京快速公交的建设中面临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思考,提出推进快速公交建设的一些建议,以期快速公交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0.
洪小春 《隧道建设》2022,42(12):2036-2047
为探究城市空间集约和土地高效利用背景下城市中心区地下公共空间与轨道交通一体化发展的低碳效应,梳理城市中心区地下公共空间与轨道交通一体化发展在构成要素、开发生命周期等方面的特征,分析一体化策划、规划、设计、建造和运维等发展阶段对促进“双碳”目标实现的作用与意义; 构建基于“双碳”目标的包含城市轨道交通发展、城市发展、一体化的低碳效应、城市中心区发展和城市中心区开发5项准则层指标在内的22项指标的一体化测度指标体系,综合运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构建城市中心区地下公共空间与轨道交通一体化发展评价方法体系。以南京新街口中心区2005年、2010年、2014年和2019年4个典〖JP2〗型阶段为例进行评价,结果分别为2.349、3.105、3.588和4.222,对应的一体化发展水平分别为较差、中、良和良。对照南京新街口中心区渐进式一体化发展历程可知,南京新街口中心区地下公共空间与轨道交通一体化发展对促进区域“双碳”目标实现作用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