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我国下一代铁路数字移动通信系统的选择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从业务和技术角度,对目前两种具有铁路调度功能的数字移动通信系统-GSM-R和TETRA进行了比较,对我国下一代铁路无线移动通信采用何种系统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
我国高速铁路数字移动通信制式探讨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分析了我国铁路建立新一代综合数字移动通信系统的必要性,根据现代铁路对移动通信的要求,提出了选择新一代数字移动通信的立足点,并从业务和技术角度,对目前2种具有铁路调度功能的数字移动通信系统GSM-R和TETRA进行了比较,参考了世界其它一些国家的情况,对我国铁路建立新一代数字移动通信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3.
传输干扰率是铁路数字移动通信系统的服务质量指标中重要的一项,其描述铁路数字移动通信系统误码性能对列车控制信息传输的影响程度.在介绍铁路数字移动通信系统传输干扰基本概念的基础上,分析影响铁路数字移动通信系统传输干扰性能的重要因素,包括列车控制系统信息传输特性、列车控制系统链路层数据传输协议、通信系统越区切换等.基于列车运行速度与传输干扰间的关系,提出采用分布式天线扩大小区覆盖范围的方案,降低数据传输与越区切换发生的碰撞概率,以改善传输干扰性能.通过对分布式天线系统覆盖范围以及对其同频干扰、载波干扰比等性能指标的理论分析,证明了分布式天线覆盖方案可以有效地扩大广义小区的覆盖面积以改善铁路数字移动通信系统传输干扰性能.  相似文献   

4.
为适用中国铁路综合业务和信息化的需求,十分有必要建设中国铁路综合数字移动通信网络,为铁路提供综合语音、数据和图像的移动通信,满足各部门对调度通信、公务通信的功能需求。本文从中国铁路无线通信的现状和不足、综合数字移动通信网络的必要性、系统制式选择等几方面,阐述了中国铁路建设综合数字移动通信网络的前提条件和推动力,从总体发展思路和系统模型等方面阐述了建设的总体框架。  相似文献   

5.
数字集群移动通信系统在铁路首次应用,为保证顺利开通,在秦沈线山绥段,结合国内的铁路用户需求对TETRA数字集群通信系统功能、性能进行了试验。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陆地数字化集群移动通信系统(TETRA)和欧洲铁路综合式数字移动通信网络(EIRENE)进行了分析比较,并探讨了铁路移动通信由模拟系统向数字系统过渡的有关问题。  相似文献   

7.
在调研铁路下一代移动通信系统业务需求,分析铁路安全保障业务、铁路运输管理业务和乘客信息服务等三类业务的基础上,提出了铁路下一代移动通信业务发展规划;对比讨论了铁路下一代移动通信系统的5种备选技术,提出铁路下一代移动通信接入网应采用LTE技术;探讨了铁路下一代移动通信系统的发展思路,并给出了LTE-R的发展规划建议.  相似文献   

8.
中国铁路综合数字移动通信网络建设规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适用中国铁路综合业务和信息化的需求,十分有必要建设中国铁路综合数字移动通信网络,为铁路提供综合语音、数据和图像的移动通信,满足各部门对调度通信、公务通信的功能需求。本文从中国铁路无线通信的现状和不足、综合数字移动通信网络的必要性、系统制式选择等几方面,阐述了中国铁路建设综合数字移动通信网络的前提条件和推动力,从总体发展思路和系统模型等方面阐述了建设的总体框架。  相似文献   

9.
GSM-R在铁路通信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GSM-R 是欧洲铁路联盟(UIC)在 TDMA 数字移动通信中引入特殊寻址方式和高级语音呼叫业务而形成的技术体制。铁道部决定采用欧洲 GSM—R作为我国铁路移动通信体制,并根据我国铁路行车密度高、运输组织复杂等特点,引进通用分组无线业务子系统(GPRS),与既有线调度通信系统相结合。GSM-R 能够在一个综合平台上提供丰富的综合调度通信业务,特别是能够为列车控制提供无线数据传输,具有强大的调度功能。  相似文献   

10.
对繁杂的铁路数字移动通信系统(GSM-R)编号数据进行了梳理,将GSM-R编号数据划分为3层逻辑关系,明确了每层逻辑关系对应的数据表格。以郑渝高铁编号方案为例,对GSM-R网络编号中特殊情况的处理办法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1.
范平志 《铁道学报》1997,19(2):102-108
讨论了典型的公用蜂房移动通信系统GSM和专用移动通信系统的TETRA的功能和技术特性,对铁路移动通信现状及功能需求进行了对比分析。在此基础上,重点介绍了国际铁路聪明新一代数字化铁路移动通信系统的最新进展和技术特点,即基于GSM标准的欧洲铁路移动通信系统EIRENE。最后提出了我国铁路移动通信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随着信息化、大数据等技术在铁路的运用,对通信系统也提出了更多的业务需求。作为铁路数字移动通信系统实现业务的重要组成部分,SIM卡数据的管理问题凸显。本文结合铁路现网的实际应用情况,分析了铁路GSM-R SIM卡远程管理的需求,并从GSM-R网络、SIM卡、终端方面对如何通过OTA技术实现GSM-R SIM卡的远程管理功能展开研究,形成了铁路GSM-R SIM卡远程管理(OTA)功能方案。  相似文献   

13.
正0引言目前,我国150MHz无线列调系统已退出铁路无线通信市场,既有铁路无线调度系统大部分为450MHz无线列调通信系统,新建均采用GSM-R铁路移动通信系统。随着450MHz无线列调通信系统改制为GSM-R系统,今后长时间内将以GSM-R铁路数字移动通信系统作为铁路部门组织运输生产及进行公务联络的核心部分。  相似文献   

14.
对于频率受限的铁路数字移动通信系统GSM-R(Global System for Mobile-Railway),频率规划问题至关重要。以往的频率规划方法普遍存在精确度低、复杂度高的问题,这将不能满足对精度和时延有较高要求的铁路数字移动通信系统。本文基于铁路数字移动通信系统特性,引入粗糙集理论和灰色聚类理论,综合多种电波传播模型,确定影响频率规划的属性,衡量每个属性的权重及其门限值,并对各种可行的频率规划方案进行灰聚类评估,进而给出最优的频率规划方案。最后结合实际工程建设情况和仿真平台,对多种频率规划方法进行对比。理论推导和仿真证明,这种频率规划方法可以提高电平和干扰矩阵估计的精确度。  相似文献   

15.
通过分析国内普速干线450 MHz无线列调通信系统的现状,以及国家对450 M~470 MHz频段的相关政策要求,讨论了450 MHz无线列调通信系统改造为铁路数字移动通信系统(GSMR)的必要性。针对基站+模拟直放站、基站+数字直放站、分布式基站BBU+RRU的改造方案,从噪声干扰、多径时延、设备兼容性、工程投资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了3种方案的优缺点,并提出改造建议,对既有铁路450 MHz无线列调通信系统改造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6.
GSM-R作为专门为铁路设计的数字移动通信系统,既传输铁路话音和数据业务,又作为CTCS-3级列控系统的传输平台,因此要求其必须具有很高的可用度。为此,分析高速铁路GSM-R网络可用度,并运用模型分析京石武客运专线GSM-R系统的可用度。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铁路移动通信现状的分析,指出了目前铁路移动通信存在的关问题和建设集群通信系统应考虑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正1概述随着移动通信技术发展和第三代移动通信协议(3GPP)版本的不断升级,以及各大设备供应商产品的更新换代,GSM-R系统设备可能面临技术支持停止的难题。因此,国际铁路联盟(UIC)已着手开  相似文献   

19.
<正>随着铁路客运专线的建设,GSM-R数字移动通信系统核心网节点MSC设备在全路得到较大规模的部署。MSC是GSM-R数字移动通信系统的"中枢神经",要求具有极高的安全性,对时速200km及以上客运专线  相似文献   

20.
简要介绍了国内外铁路移动通信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初步探讨了利用集群移动通信组成铁路综合移动通信系统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