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1新能源汽车技术课程教学现状新能源汽车技术作为职业院校新能源汽车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其对学生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及创新创造意识的培养都极其重要。该课程集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培养于一体。但由于课堂时间有限,理论知识点多,在实训环节又涉及到高压电安全操作等问题,使得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技能的培养、安全意识养成及综合能力锻炼均不足,而采用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能弥补以上不足。  相似文献   

2.
叶钢 《时代汽车》2023,(22):55-57
文章以《单片机技术及应用》课程为例,介绍了如何在专业核心课程中融入课程思政元素。针对目前专业课中存在重技能培养、轻价值引领的问题,探索课程思政在《单片机技术及应用》课程中的改革实践过程中,从课程目标、教学内容整合和课程思政教学过程的实施相结合的方法,使德育工作悄无声息地与专业核心课程融合,以在师生参与教学过程中,成功实现有效教学,实效德育。  相似文献   

3.
正1课程性质汽车空调系统检修是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课程体系中的专业核心课程,本课程主要学习空调系统维护及空调检修,培养学生良好的操作规范和综合素质,以满足社会对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前期学习过的专业课程有汽车发动机拆装与维修、汽车底盘拆装与维修、汽车电器等,后续的专业课程有汽车综合故障诊断与排除等。  相似文献   

4.
为满足高职汽车造型与改装技术专业汽车电气改装技术课程的教学需要,对接1+X汽车运用与维修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汽车美容装饰与加装改装服务技术模块(中级)的技能考核标准,设计并研制一种汽车安全防护电气设备改装教学实训台,并将其应用于课程实训教学,以便教师展示设备功能、开展理实一体化教学、操作演示线路接线和改装的规范流程,能有效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动手参与率。  相似文献   

5.
正目前,随着各项产业的发展,国家对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其专业水平就需要通过实训教学来保障。实训课程在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的过程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实训课程在其他专业也是存在的,但是对于汽车专业来说,存在的意义更为重大。高职院校实训课程主要分为3个方面,即实践操作、专业实训教学、企业生产实习。实践操作占了整个实训课程中的主要部分,贯穿于高职学生的学习之中,是实训课程中的关键部分。  相似文献   

6.
<正>1职业学校汽车专业教学课程思政现状分析1.1知识传授与价值观引导不均衡目前,在职业学校汽车专业课程的知识和技能教学过程中,缺乏思政教育内容的渗透。在理论知识讲授及技能实践教学过程中没有挖掘汽车专业课程内在的思政教育功能。汽车类课程属于技术性、实践性很强的理科专业课程,很多专业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侧重于专业理论知识的讲解和技能的实践运用,往往忽略了所教授课程思政教育的引导。  相似文献   

7.
资环专业的GIS课程教学具有一定的独特性和复杂性,通过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设置与该专业相关的课程项目,贯穿整个GIS课程教学过程,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巩固了GIS理论知识,提高了综合应用GIS技能,解决专业领域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8.
矿用重型卡车的作业人员技能的评定与专业技术能力评定同等重要,但是作为最基层的技术操作岗位彼此又有一定的区别,因为矿用重型卡车的作业人员的能力是以个体技能水平表现出来的。技能按其本身的性质和特点,可分为动作技能和心智技能。动作技能是个体为完成一项任务,以完善、合理的方式组织并运用肌体的运动所进行的有效动作;心智技能是指借助于抽象思维按一定的合理、完善的方式在头脑中进行的认识活动。所以矿用重型卡车的作业人员技能的评定标准要以两项技能分别考核,不同等级侧重点不同。  相似文献   

9.
<正>1课程性质汽车涂装技术是汽车车身修复专业课程体系中的专业核心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对汽车车身漆面进行修复的综合实践能力,为学生从事汽车车身涂装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本课程的内容是根据汽车漆面修复领域和职业岗位的要求,对我国汽车产业和维修服务的发展需求及市场用人标准进行调研分析之后,参照有关行业技能鉴定规范和中、高级工技术等级考核标准确定的。  相似文献   

10.
王辉 《专用汽车》2022,(11):108-110
《新能源汽车维护与故障诊断》课程是智能新能源汽车专业群中重要的核心课程,对相应技术人才的技能和职业素养等要求较高,因此在具体的人才培养过程中要不断地优化课程实施路径,才能更好地帮助技术人才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效结合。相较于传统的汽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岗课赛证”融通《新能源汽车维护与故障诊断》课程实施中的应用可以达到比较理想的效果,但是在具体的应用过程中也要注重相应课程的实施路径,才能更好地保证最终的教学成果。据此,主要从岗课赛证融通教学模式出发,针对课程的实施路径进行深入的探索,以达到教学质量目的。  相似文献   

11.
职业教育是教育部门重点发展项目之一,在汽车行业社会竞争日趋激烈下,为满足社会发展需求,培养高素质全能型人才尤为关键。高职院校在开展汽车类专业实训课程教学时,应对学生自身专业理论知识以及实践技能操作进行有效培养。然而,目前在开展实训课程教学中仍然存在许多问题,降低了学生学习效果与质量,改进教学方法、创新教学理念成为当前高职院校工作重点。从提高教师专业素养、制定教学规则以及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等方面入手,对于提高专业实训教学质量及效果,促进职业教育改革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正汽车制造业近年来迅速发展,特别是进入电子工业技术的应用阶段,大量新的电子技术应用在汽车结构中。现代汽车正向运行平稳、操作更方便、舒适、安全可靠、节能环保的方向发展。根据汽车钣金工现有的技术技能和当前汽车结构的特点,汽车钣金修理人员应加强两方面的技术技能。一方面是汽车电路和电器元件的检查与修理技能,另一方面是汽车液压系统的检查与修理技能。下面笔者通过对汽车结构的分析来进行说明。一、汽车结构中的电路和电器元件  相似文献   

13.
施少华 《时代汽车》2023,(12):120-122
PLC实训课程是智能控制技术专业重要的核心实训课,是学生将所学专业知识转化为实践技能的重要环节,也是学生的职业技能课,探究本课程的思政建设在引导学生思想和行为方面能够起到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中等职业学校的使命是培养操作技能型专业技术人才,笔者在中职计算机课程中运用项目教学法进行教学改革的探索,提高了计算机课程的教学成效,也发现了一些有待改进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正>1在线开放课程的设计总体思路汽车发动机电控系统检修课程作为我校国家级示范专业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的核心课和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面向汽车专业学生、一带一路国家的国际生、汽车4S店员工、社会学习者开课和培训,注重落实立德树人,融入课堂思政,采用任务驱动模块化教学,对接企业和国赛标准,培养学员具有发动机检修、故障排除等复合技能的同时还具有大国工匠精神。另一方面,面向社会学习者、汽车爱好者帮助其掌握汽车核心知识与技能,使学员系统化掌握该课程知识和技能,获得解决实际专业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6.
《汽车综合性能检测》是高职汽车专业高年级专业课程,在课程教学中,教师需具备较高的实践技术技能水平,但缺乏思政教育的有效开展,无法满足新时代高等职业教育思政教育新要求。通过对《汽车综合性能检测》课程思政建设的研究,针对思政教育课程进行实践和反思,提出课程思政教育相应的优化方案,以期为今后的高职汽车专业其他专业课程的思政教育提供理论和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17.
针对1+X职业技能取证,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进行了人才培养方案的课程设置、课程标准、教学方法和考核评价的修订,使其能更好的适应现代职业教育的需要,满足现代汽车企业岗位技能要求。  相似文献   

18.
王榆 《时代汽车》2024,(6):83-85
在我国高职教育实践中,政治思想教育既是思政课程教师的职责,也是专业课教师的职责,加强每一位教师自身思政理论学习和品格修养,加强教师对学生政治素养的引导和塑造,探索与实践课程思政改革,以技能培养和职业素养促进专业发展就非常有必要。信息技术课程是一门专业基础课,在我校电子信息类、机械类、汽车类等专业均开设本门课程,通过探索基于课程思政的信息技术课程改革,实行课程思政教育路径,充分发挥教师育人的功能和作用也是非常有必要的。本课程的实践与探索过程中,通过丰富的教学内容和多样化的教学形式,帮助学生了解现代社会信息技术发展趋势以及新兴技术,使学生掌握常用的信息化办公技术,从而为后期专业学习以及职业能力的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9.
正课堂是专业教学的主阵地、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孵化器,推动教学内容改革,创新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教育教学方法,保障产教深度融合,刻不容缓。课堂模式改革是培养高技术技能人才的必由之路,近年来,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如火如荼,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突破,在当前着力推进校企合作办学、探索工学结合教学模式的背景下,本文就我校汽车等相关专业课堂模式改革进行实践探究。  相似文献   

20.
<正>汽车维护课程是汽修专业的核心课程,也是汽车维修企业常见的工作任务,在教学过程中将企业的工作过程转化为学习活动,能更好地满足维修企业对技能的需求。而且通过对该课程的学习可以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积累工作经验,提高动手能力,此外该课程中有不少工作任务是汽车机电维修竞赛项目,通过规范操作流程训练,可以高效地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素养。因此,把技能大赛标准和课堂教学融合是当前职业院校教学改革的趋势和职业岗位素养的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