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为提高八三式铁路轻型军用桥墩拼组抢架效率、缩短抢架进程、降低劳动强度,对八三式铁路轻型军用桥墩抢架准备、预案制订、器材出库装载、现场拼组、墩顶加固等各环节进行充分研究,编制了《八三式铁路桥墩抢修应急预案》,设计了器材集装框架化构件,创新了杆件预拼、单元化拼组、墩外拼组顶推横移就位、墩顶螺旋支座加固法等多项技术措施。详细阐述了每种技术措施的施工工艺,为铁路桥墩的快速抢架积累了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2.
因遭遇强降雨,造成老清河大桥2号桥墩倾斜、4号墩基础冲刷严重,线路轨向最大偏差68mm,致使桃威铁路行车中断。分析了水害原因,制订了临时抢通技术方案:先进行2号墩、4号墩基础抛石加固,然后在2号墩两侧搭设临时钢墩进行加固,对既有桥墩部分卸载,满足临时通车要求后,再拆除导致河流改道的拦水坝。重点阐述了八三式铁路轻型军用墩拼架过程中采取的单元化预拼、墩外拼组顶推横移就位技术。该技术的科学应用大大降低了施工难度、规避了施工风险、提高了抢架效率,缩短了抢架进程,为今后铁路桥梁水害应急处理积累了经验。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实际工程中常见的独柱支承连续箱梁墩顶横梁内力的大量计算,运用多元线性回归的方法,得到了在恒载、活载及预应力荷载作用下墩顶横梁的内力计算简化公式,为工程实际提供了一种快速准确而又简单易行的设计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京沪铁路小汶河大桥第6孔拱圈险情,科学采取了拱圈加固方案。首次将八三式铁路轻型军用墩应用于拱桥的应急加固支撑,创新了变截面墩身结构形式。在既有线限速行车条件下,快速将拱圈加固支撑完毕,保证了既有线行车安全,为今后拱桥的应急加固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桥梁疲劳检算的下列新观点进行介绍: 1.不是最大应力σ_(max),而是应力脉σ_R是一个决定性因素; 2.全世界的疲劳试验资料和设计规范都应搜集,借能扩大我们对这一问题的知识; 3.不是一个标准列车活载,而是实际的列车活载谱应当用于桥梁疲劳检算; 4.用Miner的规则进行积伤计算,可以将列车活载谱换算为一简单的等效列车活载,并用之于疲劳检算。  相似文献   

6.
我国现有的交通抢修器材大都是钢结构,构件重量大,设计承载低,已经难以完全适应现代战争的保障要求。以八三式铁路轻型军用桥墩为参考,采用玻纤复合材料设计了铁路抢修桥墩2m长桥墩立柱,利用ANSYS对所设计的桥墩立柱进行了特征值屈曲分析和非线性屈曲分析,并通过试验验证了分析方法的准确性。研究表明玻纤复合材料桥墩立柱具有较好的抗压承载力,复合材料在交通抢修器材中具有广阔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为满足我国市域铁路后续标准化设计需要,总结市域铁路设计中的相关技术。以温州S1线设计为例,介绍温州市域铁路工程概况。在此基础上,总结4个方面的设计技术,包括温州市域铁路设计中沿线土地开发、TOD发展等理念;研发市域铁路新型道岔、采用市域铁路ZS标准活载等相关线路标准设计;研制CRH市域列车作为市域D型车等相关车辆与限界设计;采用组合式同相供电技术、基于TD-LTE的多网融合技术、点式ATC信号系统等相关机电工程设计。设计成果为我国后续市域铁路设计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针对大件运输特载车过桥问题,对特载车荷载分项系数进行研究。根据特载车荷载的特点,确定特载车荷载的概率分布和统计参数。采用概率可靠度方法,对受弯、受剪构件以及6种活恒载比,进行了结构承载能力可靠度计算。以最低可靠指标为尺度,适当考虑了一定的安全余量,推荐了特载车荷载分项系数为1.1。工程应用表明,该系数用于大件运输特载车过桥的结构检算基本可行。  相似文献   

9.
郑西客运专线张家湾3号桥分左中右3幅,在架设左右幅单线箱梁时,采用的施工方案为利用已经架通的主线梁,在主线梁上整孔现浇32m单线箱梁,然后利用六四梁和八三墩组装一台垂直桥向的的异形架桥机,将整孔梁架设到位。实践证明,六四梁和八三墩拼组的异形架桥机造价低、适用性强,有效缩短了工期,适用于大跨度、高难度、地形环境差等高危险性桥梁架设工程。  相似文献   

10.
周瀛 《交通标准化》2012,(12):77-79
以已建独柱墩梁桥稳定性验算为工程背景,对其横向倾覆事故进行分析,利用有限元进行建模计算,探讨梁体自重、预应力、活载等不同因素对曲线梁桥抗扭稳定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简述了铁路抢修高墩制式器材的特点和使用概况,重点介绍利用铁路抢修高墩制式器材设计成梁的静动载试验情况。通过对试验数据的分析,论证了铁路抢修高墩制式器材做梁的可行性,为保证安全行车提供了可靠依据;并验证了设计假定和计算方法的合理性。为扩大铁路高墩抢修器材的应急使用范围提供了一种新的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12.
直线工况轴重对轮轨磨损影响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采用模拟试验方法,在试验室内模拟不同轴重货车运行于60kg/m直线PD-1钢轨情况,研究轴重对轮轨磨损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25吨轴重时,车轮和钢轨的磨损率均明显大于21t和23t轴重时的磨损率,因此,在我国现行铁路标准下,将货车轴重由21吨提高到25吨是不适宜的。  相似文献   

13.
铁路承担着重要的运输任务,铁路桥梁是线路安全运营的重要一环,随着铁路"扩能提速"战略的推进,给桥墩带来了许多不利的影响,如横向振幅过大、冲击振动加剧等,严重影响了铁路桥梁的安全运营性能。以朔黄铁路清水河特大桥为研究对象,通过运营性能试验,研究高墩桥梁和低墩桥梁在不同荷载类型和不同行车速度作用下的安全运营性能,得出两种桥墩类型桥梁在荷载和车速变化时的动力响应变化趋势;通过对高墩桥梁和低墩桥梁在相同荷载和车速作用下的运营性能试验,对比分析两种桥墩类型桥梁在相同荷载和车速下的动力响应。相关结论可为铁路高低桥墩的维护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为了研究高速铁路牵引供电系统三相电流不平衡问题, 通过分析高速铁路牵引供电系统负荷及V/v接线牵引变压器负序电流,基于概率理论建立了牵引变电所负序电流的概率分析模型.用该模型对京沪高铁某牵引变电所的负序电流进行了仿真分析和实测数据验证,结果表明,利用该牵引变电所的设计参数仿真得到的负序电流概率分布与利用实测数据的分析结果一致,该牵引变电所负序电流概率分析模型能够真实地模拟高速铁路牵引变电所的负序电流分布情况.   相似文献   

15.
以现有连续桁架桥的静活载作用下实测竖向挠度为依据,进行了挠度的有限元模型仿真计算,验证了所建模型的可靠性,并将其应用于桥梁的承载力评估,同时介绍了ANSYS软件中的一些建模技巧.  相似文献   

16.
为保障铁路高效安全的运行,并最大程度的发挥既有抢修钢梁的潜力,对既有抢修钢梁按照现行新的规范和列车运行状态进行重新计算,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研究。既有铁路抢修钢梁的设计荷载、限速要求、受力变形情况等指标难以适应现代铁路发展趋势。应利用新的理论和新的手段去分析钢梁特性,以设计出符合现代铁路需求、满足平战要求的新型铁路抢修钢梁。  相似文献   

17.
针对高速列车的轻量化设计需求,分析了内轴颈高铁车轴独特的内支承结构与承载特点,建立了内轴颈高铁车轴受力状态和结构强度理论分析模型,提出了内轴颈高铁车轴设计极限载荷和疲劳强度的解析计算方法;在此基础上,制定了基于理论分析、有限元方法和车辆系统动力学的内轴颈高铁车轴结构设计方法,并以17 t轴重的内轴颈高铁车轴为例开展了应用研究;基于内轴颈高铁车轴受力状态的理论分析结果,确定了车轴的临界安全截面和详细尺寸方案;建立了内轴颈高铁车轴的有限元模型,评估并校核了车轴的疲劳强度;建立了轴箱内置式高速动车的刚-柔耦合系统动力学仿真分析模型,验证了车辆的动力学性能和车轴的动荷载。分析结果表明:17 t轴重的新型内轴颈高铁车轴的质量为273.6 kg,比同轴重传统外轴颈高铁车轴的质量低约30%;内轴颈高铁车轴各截面疲劳强度的安全系数均大于1.66,临界安全截面转移至轴颈与轮座之间的卸荷槽及轴颈与轴身之间的过渡圆弧区域;采用内轴颈车轴的高速动车能够以350 km·h-1的速度稳定通过半径为5.5 km的曲线线路,主要动力学性能指标优良;在选定曲线通过工况下车轴所承受的动载荷均能被设计极限载荷包络,据此开展的车轴结构设计和强度分析是稳健的。可见,内轴颈高铁车轴在实现高速列车轻量化设计方面有显著的技术优势,且高速适应性较好,在高速列车领域的发展和应用潜力巨大。   相似文献   

18.
应用SPSS软件对铁路路基沉降观测数据进行分析,利用非线性模型,确定沉降处理过程中相关参数。结果表明SPSS应用铁路沉降预测分析是可行的,它使得铁路路基沉降的曲线回归、变形分析更为简单和高效,具有较大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Ԥ�ⷽ���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传统四阶段法不太适合长大铁路干线需求预测的实际,通过时四阶段需求预测方法及各种模型的改造,建立了一套适合我国铁路项目客运量预测的预测方法和程序.通过对京沪高速铁路的具体应用,论文就参数标定方法和应注意的问题提出了一些研究结论。  相似文献   

20.
重载铁路提速可以显著提高铁路运量和经济效益,但是提速后可能会使桥梁冲击振动加剧,振幅加大,给桥梁结构带来不利影响,严重危及铁路行车安全。以朔黄铁路南运河特大桥为研究对象,通过有限元仿真分析结合现场动力性能试验,研究列车在提速作用下对桥梁结构动力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桥跨结构横向加速度值与列车轴重有关,横向振幅和横向加速度随速度增大而增大的趋势不显著,且实测结果表明该桥动力性能参数与理论分析规律吻合,验证了本文的仿真计算与荷载试验相结合的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