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汽车操纵稳定性的研究与评价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综述了汽车操纵稳定性研究和评价的历史、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着重介绍了客观测量评价、主观评价、人一车闭环系统的综合评价和模拟器评价等几种评价方法。汽车操纵稳定性很多研究还处于探索和完善阶段。目前还没有公认的评价标准,对驾驶员模型、人一车闭环系统的研究有助于促进汽车操纵稳定性评价指标和评价方法的统一。  相似文献   

2.
汽车操纵性评价指标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赵又群  郭孔辉 《汽车工程》2001,23(1):1-4,52
本文研究了驾驶员-汽车闭环系统操纵性的各个单项指标。增加了某些单项评价指标,验证了在汽车设计中仅有几个单项指标就可确定出合理的综合评价指标的结论;对汽车的开环操纵性单项评价指标也做了补充;并对汽车的开环操纵性综合评价指标的驾驶员-汽车闭环系统操纵性综合评价指标进行了相关分析。  相似文献   

3.
李世雄  余群 《汽车工程》1999,21(3):140-144
本文采用模糊控制理论方法,对驾驶员-汽车-环境闭环系统的操纵稳定性进行了研究,建立了驾驶员智能模型,研制了整个闭环系统的仿真软件,模拟了几种典型工况的汽车运行,试验证明闭环系统模型合理,仿真结果正确。  相似文献   

4.
汽车操纵稳定性的模拟器闭环评价与试验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以汽车操纵稳定性的闭环评价为目的,利用吉林大学汽车动态模拟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开发型驾驶模拟器(ADSL驾驶拟器)进行了汽车操纵稳定性的闭环试验研究。提出汽车操纵稳定性的评价应是包含驾驶员在内的闭环系统评价,并建立了汽车操纵稳定性的模拟器闭环试验方法,利用模拟器试验对汽车操纵稳定性综合评价指标的合理性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5.
综述了国内外汽车操纵性的评价方法及其发展过程.并介绍了驾驶员—汽车—道路闭环操纵系统操纵性评价研究的意义,还阐述了汽车操纵性评价中的基本问题,以及今后仍需大量深入进行的工作内容。  相似文献   

6.
驾驶员轨迹决策行为影响因素的仿真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通过分析包括前方道路可行区域、驾驶员体力负担及道路交通法规在内的众多因素对驾驶员开车的影响,利用模糊决策理论建立了驾驶安全性、驾驶轻便性和驾驶合法性3个评价指标,并进行了在几种典型路况下的驾驶员-汽车-道路闭环系统仿真计算,有效地描述了驾驶员在开车时动态决策汽车预期轨迹的行为。  相似文献   

7.
汽车操纵性评价的发展,研究意义与基本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述阵内外汽车操纵性的评价方法及其发展过程,并介绍了驾驶员一汽车-道路闭环操纵系统操纵性评价研究的意义,还阐述了汽车操纵性评价中的基本问题,以及今后仍需大量深入进行的工作内容。  相似文献   

8.
汽车操纵稳定性的理论预测与综合评价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宗长富  郭孔辉  李铂 《汽车工程》2001,23(1):5-8,12
本文建立了人-车-路闭环系统模型。计算了双移线及蛇行道路输入时14种车辆方案的理论综合评价指标。根据驾驶员的主观评价对其进行相关检验。利用本文提出的理论预测评价模型和综合评价指标。可对汽车结构设计参数和控制参数进行优化,改善汽车的操纵性能,提高汽车的主动安全性。  相似文献   

9.
汽车轨迹测量的速度积分方法及其实施技术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汽车质心的运动轨迹作为最直观的试验结果对汽车操纵稳定性、制动性等运动性能的研究和设计,特别是对于驾驶员-汽车闭环系统运动性能的分析和评价十分重要。研究了速度积分法求解汽车质心运动轨迹的原理和试验技术,并利用某轿车的场地试验进行了试验验证。这一方法具有可靠、快速、操作简便和适用面广等优点。  相似文献   

10.
遗传算法是一种全局优化算法,本文以时域内的车--路闭环系统操纵稳定性综合证件了小的为目的;地汽车评价对汽车评价参数和结构参数进行优化,并以四自由度汽车模型作为仿真模型,在单移线条件下对某型小轿车进行仿真研究。仿真研究结果是人车闭环系统跟随预期路径的精度提高约51.7%;而使综合评价指标下降约36.65.  相似文献   

11.
本文系统介绍了汽车悬架系统中的橡胶支承弹性元件,并阐述了对汽车减振降噪和操稳性有重要影响的橡胶元件静,动态刚度特性的测试方法以及测试中需要注意的因素。  相似文献   

12.
人—车—路闭环操纵系统主动安全性的综合评价与优化设计   总被引:21,自引:1,他引:20  
郭孔辉 《汽车技术》1993,(4):4-12,31
在人—车—路闭环操纵系统模型研究,并考虑了影响汽车操纵主动安全性的各种因素的基础上,提出物理意义明确的各个单项评价指标。应用频域统计分析方法,提出闭环系统主动安全性的综合评价与优化设计方法。结合实例说明这种优化设计方法的应用。  相似文献   

13.
驾驶员—汽车闭环系统操纵运动的预瞄最优曲率模型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当前汽车操纵稳定性研究中遇到的基本难题之一,是操纵稳定性的评价指标问题。要解决这一关键问题就必须研究包括驾驶员行为规律在内的闭环系统模型。本文提出一种建立驾驶员—汽车闭环系统的“预瞄最优曲率法”。这种方法的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相当一致。值得注意的是这种方法所得到的模型与作者在另一篇论文中提出的建立在泰勒展开式的基础上的“预瞄跟随器”模型是完全一致的。所提供方法可以从理论上识别系统的结构和驾驶员的参数,如开环增益,各个反馈系统和校正微分常数和前视时间等。  相似文献   

14.
赵又群  郭孔辉 《汽车工程》1997,19(5):273-278
本文建立了一种平衡随机道路输入的数学模型。应用精细积分法,进行了具有此类随机道路输入的人-车-路闭环操纵系统响应的仿真研究与汽车的主动安全性评价。该方法不仅为精确算法,珂能缩短汽车主动安全性的评价周期,避免实车试验带来的巨大的经济负担。结合实例,说明该方法是正确的,其结果是有效而合理的。  相似文献   

15.
操稳性和平顺性是评价汽车性能的两个重要指标,分析研究表明,操稳性主要源于悬架对车身扰动的响应,响应越小,操稳性越好;平顺性主要源于悬架对路面激励的响应,响应越充分,平顺性越好。传统的单弹簧悬架对扰动和激励只能进行单一响应,无法同时提高车辆的操稳性和平顺性;新型双弹簧悬架对扰动采用不响应的设计,对激励进行充分响应的同时还可以保持底盘的平衡,其操稳性和平顺性远超过传统单弹簧悬架。本文结合双弹簧悬架的耦合振动进行分析,在提高车辆操稳性的同时,找到提高平顺性的参数范围和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16.
操稳性能的优劣直接影响驾驶的感受,更关乎高速行驶时的安全性和稳定性。研究和评价车辆操稳性的直接方法是实车试验,通过总结梳理各类试验与评价标准,查阅汽车操稳试验与评价方法的最新国内标准及ISO标准,分析国内相关标准的现状,以及对比ISO标准存在的优势和缺点,为完善我国汽车试验的标准体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汽车安全性无论对汽车生产商,还是对汽车用户都是非常重要的。在现代汽车生产中,除了广泛使用被动安全技术,还大量使用主动安全技术。汽车安全性的研究经历了由开环研究到闭环研究的过程。本文除详细介绍了汽车安全性研究的意义之外,还详细介绍了开环研究、闭环研究、被动安全技术、主动安全技术及汽车安全性的评价方法。同时指出了汽车安全性研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由于中国燃油油质差,燃油使用含锰抗爆剂MMT,部分地区使用乙醇汽油、润滑油使用含硫及磷抗氧剂、道路拥堵等诸多因素,汽车行驶一段里程就会因为进气门、燃烧室沉积物、氧传感器、三元催化器中毒失效、三元催化器堵塞和EGR阀沉积物阻塞卡滞造成发动机工作不正常,造成闭环电喷汽车、欧Ⅲ以上高排放标准汽车、安装OBD自检系统汽车(以下简称“以上汽车”)油耗增加。动力下降、尾气超标等问题。中国汽车排放I/M运行机制研究课题组(简称“I/M课题组”)经过审慎研究,针对闭环电喷汽车、欧Ⅲ以上高排放标准汽车、安装OBD自检系统汽车养护问题,专门提出了综合建议,以促进中国汽车维护行业整体养护水准的提高。  相似文献   

19.
<正>随着家用汽车的普及率逐年提高,人们由最初的追求家用汽车较好的基本性能指标(动力性、安全性和经济性等)以及提供的方便与快捷,逐步上升到追求家用汽车自身优良的行驶性能和运动特性(舒适性、平顺性和操稳性)。与此同时,由国内外车辆研究机构的相关报告和汽车公司研发和生产的一些新型车辆可知,先进的车辆悬架系统(主动悬架、半主动悬架等)可以有效改善车辆各项行驶性能,是车辆底盘智能化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20.
人——车——路闭环操纵系统主动安全性评价指标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近期汽车操纵主动安全性和闭环评价方法的研究和影响汽车操纵主动安全性的各种因素进行了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两项物理意义明确的新的单项评价指标,结合实例,解释了一些常见的物理现象,说明评价指标的合理性,证明了该评价指标可用于汽车安全意义上的结构参数优化设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