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广州地铁车站站厅建筑布置及规模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简要论述广州地铁三、四号线地下车站站厅建筑布置及规模的控制因素、平面布置形式及其合理性,并对广州地铁三、四号线地下车站典型站厅建筑布置的客流组织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2.
从大客流运营角度谈地铁车站的建筑布置优化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地铁车站的设备和管理用房布置原则、影响乘客行进的站内设施布置要点以及换乘车站的换乘设施设置等方面,对地铁车站的建筑布置进行了探讨,力求使地铁车站的建筑布置真正体现大客流交通建筑的特征。即:设备区布置紧凑、方便管理,公共区保证乘降安全、舒适,客流疏导通畅、迅速。  相似文献   

3.
新型地铁车站形式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通过分析广州轨道交通5号线站厅、站台层分离的典型车站,着重论述地铁车站建筑布置形式与站址环境条件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建筑布置形式的不确定性、多样性和灵活性问题阐述设计观点和思路,并提出该类方案适用的条件、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初步的解决问题思路.  相似文献   

4.
以广州地铁4号线官州站为例,结合该车站的建筑形式,对变电所的布置方式进行研究,提出了2种不同的变电所设备平面布置方案。阐述了如何通过优化地铁变电所设备平面布置方式达到减小车站规模的目的,以及在变电所设备布置中需要注意的问题。经过方案比较,选取了最优的设备布置方案。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北京地铁8号线二期工程车站建筑功能的分析,着重阐述了由地铁车站站址环境边界条件的不同导致建筑布置形式呈现出多样性的特点;提出了设计思路和设计观点,突破和拓展了传统的设计理念,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普遍性,可供其他类似的地铁车站工程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6.
沈阳地铁1号线一期延伸线自开发区13号街至沈阳地铁1号线张士站。起点设在开发大路与13号街交口附近,线路一直沿开发大路路中敷设前行至张士站。全线设13号街、中央大街、7号街、4号街共4座车站。针对沈阳地铁1号线一期延伸线工程中央大街站道路横断面状况、道路规划以及周围地面建筑环境,结合车站埋深、结构形式及建筑布置等综合因素,对中央大街站车站建筑方案的设计思路、车站形式的选择进行了详细介绍。  相似文献   

7.
地铁高架车站形式类比及其适应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地铁高架车站作为地面建筑,周边情况复杂,限制因素多,其对城市的影响也比地下车站大。为解决地铁高架车站在设计过程中,车站不同形式对用地、道路、客流、景观等多种因素的适应性问题,通过对地铁高架车站周边地块及道路对车站形式的影响入手,再深入到不同功能需求下车站本身的站型及内部公共区布置形式,利用分析法得出各类型高架车站的特点,总结出不同类型车站对不同外部条件及功能的适应性,得出适应常见条件因素的优选方案。旨在为地铁高架车站设计工作中快速准确地形成方案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喻忠 《科技交流》2003,33(2):128-132
本结合我院在上海地铁工程中的设计实例,阐述了车站形式的重要性,对目前常见的地铁车站的形式、车站规模、布置方式及特点进行了详细论述。  相似文献   

9.
广州地铁三号线广州东站是目前广州地铁已设计的车站中外界条件最为复杂的车站,环控系统方案可行与否直接影车站的建筑、结构方案。阐述了工程设计中隧道风系统及大系统的布置及合理利用空间布置环控所需的房屋及设备。  相似文献   

10.
以北京地铁10号线知春路站、花园东路站的车站形式选择为例,通过对其控制条件的分析,对地铁车站多种形式相组合进行研究。着重论述地铁车站站址周边地形对地铁车站选择形式的影响,在满足地铁车站的使用功能和运营功能的基础上,地铁车站建筑形式的选择要充分利用站址周边地形的特点,因地制宜地发挥其优势。  相似文献   

11.
地下车站的土建投资在地铁建设中往往占据了很大的比重,而在实际建设过程中,往往由于设计不精细、业主需求不明确等原因,造成了大量的建筑空间浪费,使得地铁投资增加。配线车站由于设置辅助线,土建规模严格受控,很难缩减;标准站可以通过优化设备用房布置,可有效缩减车站的建筑面积,从而降低投资。本文针对既有线出现的地铁建筑空间设计冗余问题,通过精细化设备用房布置、调整系统设计方案、优化设备用房布置等手段,有效减少非必要的检修、交通、吊装空间,大大缩减了地下车站设备用房面积,有效地提高了空间使用率。  相似文献   

12.
东京城市轨道交通过轨车站站型布置方案及其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不同的过轨线路走向,相应的过轨车站站型布置方案也有所不同。提出了城市轨道交通与其他铁路线过轨运营下过轨车站的基本布置形式。考虑过轨车站承担的作业量不同,给出了直线型过轨站、Y型过轨站、交织型过轨站的典型布置图形及适用性分析。以东京地铁线路为例,分析了东京地铁过轨运营的基本特征及现有的过轨车站布置方案,并对比参照相应的折返站与接轨站作业性质,研究得出的过轨车站站型布置方法对实现过轨运营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繁华城区内地铁车站的施工往往存在施工场地小、场地布置困难、施工干扰大等问题,良好的场地布置可以提高施工效率,加快项目进程。将SLP(系统布置规划)法引入到地铁车站狭小施工场地的规划布置中,建立了繁华城区内地铁车站利用SLP法进行场地布置方案设计的流程和方法。提出了以物流搬运成本耗费程度最小、非物流关系密切程度最大的双目标函数作为评价指标,对地铁车站的施工场地布置方案进行评价,建立了繁华城区内地铁车站的施工场地布置评价标准。  相似文献   

14.
地铁出入口作为联系地上、地下城市空间的载体,其结构布局、建筑形式与城市功能、规划、景观息息相关。作为北京首次采用8A编组的地铁线路,地铁16号线不仅可满足更高的交通需求,更对车站附属地面建筑及与周边环境的融合关系等问题高度重视。结合出入口功能、占地及外观体量,全线出入口建筑类型主要分为标准直出口(含带室外排烟风室)、侧出口(含带室外排烟风室)、出入口和无障碍合建口、独立无障碍口、安全出口等,分别对其地面建筑外轮廓尺寸进行标准化设计。同时,对地下通道高宽、爬升段楼扶梯布置形式进行了统一,为地下出地面基础部分提供了预留预埋的接口条件,也为今后地铁车站的出入口建筑设计提供了一定的指导。  相似文献   

15.
为解决地铁车站附属设施地面建筑(以下简称“车站附属地面建筑”)分散布置的问题,在总结车站附属地面建筑集约化设计原则基础上,通过分析车站附属地面建筑的空间布局,探讨了车站附属地面建筑集约化设计的思路和方法。车站附属地面建筑的集约化设计可分为车站附属地面建筑与周边建筑集约化设计以及车站附属地面建筑自集约设计两大类。前者主要阐述了车站附属地面建筑与周边建筑物结合的集约化设计思路和方法;后者主要基于车站出入口、安全出口及风亭的相互组合。阐述了其自集约设计的思路和具体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盾构法修建地铁车站的技术是目前国内急需讨论并突破的关键技术,对于提高盾构在地铁领域的应用技术意义重大,并能有效缩减地铁建设的周期。从现阶段国内地铁修建中盾构技术的应用现状出发,详细讨论结合盾构法修建地铁车站的各种可能方案,并比较各种可能工法的优劣及匹配车站的形式。盾构法修建地铁车站可节约全线工期,降低综合投资,其要求地铁车站的建筑方案更加灵活以适应该工法的使用。  相似文献   

17.
对武汉地铁香港路三线换乘枢纽站的建筑设计方案进行系统总结和分析。从设计边界条件、设计思路、车站建筑布置、换乘客流组织及与周边建筑结合等方面,详细阐述车站优化设计方案及设计手法,提出多线换乘枢纽车站资源共享方案,并从乘客的需求角度提出换乘站设计要点及体会。  相似文献   

18.
天府广场站节点与平行换乘方式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目的:通过对2种不同换乘方式的研究,阐述地铁车站的换乘方式。研究方法:从线路走向、换乘客流量及换乘客流特点、区间线路方案,对节点或平行换乘方式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节点和平行换乘方式均能满足天府广场站换乘客流的换乘要求。研究结论:重要的地铁换乘车站,应根据不同城市、不同线网、不同线路走向、不同站点各自不同的特点,并结合站址周边环境条件,从一个区域的范围研究任何有价值换乘方案,经技术经济比较后,提出经济、合理、可行的地铁换乘车站建筑布置形式。  相似文献   

19.
地铁换乘行为及换乘站布置选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从地铁换乘行为分析入手,分析地铁换乘车站内的换乘方向与换乘点、换乘方式、换乘时间等换乘行为特点,换乘行为类型。进而归纳换乘站布置形式分类,分析了换乘站布置的基本空间关系的换乘特点和选定原则。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风道的布置形式、土建施工、工程投资的定性分析和使用功能等方面进行多种方案的比较,阐述浅埋暗挖地铁车站中风道的最适合布置形式,以及在不同的条件下应采用的风道设计形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