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从冷加工质量、材料组织性能、服役条件与断裂特征等方面分析了GCr15钢圈成型模具早期断裂失效的原因.不同模具中分别存在网状碳化物、粗大马氏体组织、回火不足等热加工缺陷以及过渡圆角尖锐等冷加工缺陷.模具断裂失效是冷、热加工缺陷综合作用造成的.  相似文献   

2.
发动机支架类锻模实际使用过程中存在打塌、磨损等形式的失效。本文对失效模块的化学成分、硬度分布以及金相组织进行了分析,认为模块原材料冶炼时,含碳量和合金元素含量偏低,组织不均;热处理时加热温度均匀性差,冷却时速度过缓出现非马氏体组织等影响模块失效的重要原因;指出严格控制模具材料的化学成分、改换淬透性较好的模具钢种以及改进淬火工艺等是提高模具使用寿命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3.
对疲劳断裂钩舌的化学成份、金相组织、夹杂物、力学性能、断口特征及钩舌结构和工作条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钩舌下牵引台尺寸小,根部过渡圆角小,运用中应力集中大,是钩舌疲劳裂纹在该部位萌生并扩展,造成早期断裂失效的主要原因.铝含量偏高,在铸造晶界形成大量AIN夹杂物,导致沿晶断裂,使疲劳裂纹扩展及断裂过程加速,但不是钩舌失效...  相似文献   

4.
采用金相分析、断口分析和硬度分析方法,对东风41996内燃机车柴油机连杆螺栓及活塞断裂的原因进行了分析,确认连杆螺栓因机加工不当引起疲劳裂纹的萌生及扩展,加之螺栓受力不均匀加速了疲劳断裂过程,活塞因材质、结构缺陷导致破碎,提出了预防连杆螺栓和活塞失效的措施及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铁路钢桥上使用的40B高强度螺检进行了断裂失效分析、断件 和断口检验,试验和计算均表明,螺检的断裂失效是由大气应力腐蚀开 裂导致的延滞断裂。   相似文献   

6.
考虑了车辆导向轮对一侧轴箱钢簧出现失效的四种工况:钢簧内外圈均断裂、外圈断裂、内圈断裂和钢簧"冻死",建立了钢簧失效工况下的车辆系统动力学模型,分析了钢簧失效对车辆动力学性能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钢簧失效后,轮对的平衡位置偏离轨道中心线,全断裂工况下偏离最大,约为3mm;车辆的临界速度降低,全断裂工况下降低最大,约为30km·h-1;失效弹簧所在轮对的轮载差变化较大,全断裂工况下轮载差最大,约为50kN;转向架断裂弹簧处及其斜对角轴箱悬挂垂向力将减小,另一对角处的轴箱悬挂垂向力将增大,从而使转向架承受较大的扭曲载荷;钢簧失效很容易使脱轨系数和轮重减载率等安全性指标超过限定值,增加了车辆运行安全的隐患,在直线上200~300km·h-1速度范围内和曲线(半径为7 000m)上100~300km·h-1速度范围内,全断裂工况下的减载率都超过0.8;钢簧失效对车辆横向平稳性影响不大,但钢簧"冻死"会使垂向平稳性变差,相对于正常工况,在300km·h-1时增加约0.1。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决现有失效准则无法满足粘接结构真实失效预测的问题, 利用试验测试与仿真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建立一种基于应力的断裂失效准则; 设计了5组典型拉剪比的ISR-7008/铝合金粘接接头, 并对5组不同拉剪比的粘接接头进行准静态拉伸试验, 获得了初始断裂载荷与最大断裂载荷, 确定了胶层断裂失效点的起始位置; 建立了粘接接头的仿真模型并在仿真模型中施加初始断裂载荷, 提取出5组典型拉剪比的接头失效区域内初始断裂点的各种应力; 通过对失效点的各种应力进行比值和线性组合处理, 得出等效应力计算公式, 基于该等效应力计算公式建立适用于粘接结构的初始失效和后续失效统一的失效准则; 设计了验证试验方案, 通过对比试验结果和仿真结果, 分析了失效准则的有效性。分析结果表明: 在75°嵌接接头中, 仿真分析获得的失效载荷为1 717.6 N, 试验测试获得的失效载荷为1 936.4 N, 试验和仿真的相对误差为11.3%;仿真结果与试验测试的胶层失效过程基本吻合, 验证了本文建立的失效准则的有效性。建立的基于应力的失效准则实现了粘接结构初始失效准则和后续失效准则的统一, 可以较为准确地预测复杂应力状态下粘接接头的失效过程, 并且该失效准则解决了弹性粘接剂厚胶层的仿真问题, 为工程实际应用中的粘接结构强度设计提供了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8.
为更加精确地对模具进行表面局部强化,采用DEFORM-3D建立了某汽车用吊耳零件的热锻造过程仿真模型,对热锻过程中坯料流动状态、热锻过程载荷变化、模具温度场、应力场以及磨损量进行了分析,并通过模具实际温度测量和失效模具的磨损情况调查分析验证了仿真模型的准确性.研究结果表明,模具工作时的综合应力并未超过相应温度下模具材料...  相似文献   

9.
为探究TA3纯钛有限接触动态加压接骨板(LC-DCP)在人体内服役期间发生断裂的失效机制,采用化学成分分析仪、维氏硬度仪、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SEM)等手段,对7个临床断裂失效的TA3纯钛LC-DCP样品进行了断口形貌分析;建立了TA3纯钛LC-DCP固定股骨干中段横形骨折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并采用ANSYS对该模型进行了受力分析. 研究结果表明:7个TA3纯钛LC-DCP样品的材料符合要求,断口均位于接骨板中段螺钉孔处;断口表面均出现疲劳辉纹和二次裂纹,裂纹源区、扩展区和瞬时断裂区的元素组成相同;骨折患者在愈合前下地行走会导致接骨板的最大剪切应力大于TA3材料的屈服强度极限,且最大剪切应力发生在接骨板中段螺钉孔处;TA3纯钛LC-DCP的临床断裂失效主要源于骨折患者在愈合前下地行走导致过载,使得接骨板中段螺钉孔处萌生裂纹,随后承受循环疲劳载荷,最终断裂失效.   相似文献   

10.
C级钢钩舌半固态流变模压模具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C级钢材料特点和半固态流变成型的技术原理,结合火车钩舌的结构和使用特点,进行了半固态流变模压的模具设计.模具总体方案为水平分模、单腔间接流变成型.利用这一模具,有效地解决了普通铸造钩舌普遍存在的气孔、内部缩松和砂眼缺陷等,所得产品外观光洁、尺寸精确、内部致密、组织均匀、工艺出品率达到了80%以上,加工余量小于2mm,尺寸公差等级可达IT10,表面粗糙度小于6.3μm.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介绍了一种基于PC386微型机的新型三坐标微机数控铣床CNC系统软件的设计方法。提出了系统软件的结构,着重介绍了插补算法、刀具补偿、尖角过渡仿真、实时加工和刀具轨迹显示,同时简要介绍了加工程序的解释与分析。  相似文献   

12.
水泥砼路面在荷载、温度等的作用下,板底会出现缺陷、裂纹,随着填缝料的失效,水在板底积聚,在行车荷载的作用下,板底水压力会达到一个相当大的程度.对于板底裂纹而言,水的作用相当于在裂纹面上施加了促使裂纹扩展的均布劈裂力,运用断裂力学原理揭示了水对裂纹的劈裂作用,同时采用平面有限元从应力角度考察了水压对裂纹的劈裂影响.对于水泥砼路面板的断裂分析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13.
水泥砼路面在荷载、温度等的作用下,板底会出现缺陷、裂纹,随着填缝料的失效,水在板底积聚,在行车荷载的作用下,板底水压力会达到一个相当大的程度.对于板底裂纹而言,水的作用相当于在裂纹面上施加了促使裂纹扩展的均布劈裂力,运用断裂力学原理揭示了水对裂纹的劈裂作用,同时采用平面有限元从应力角度考察了水压对裂纹的劈裂影响.对于水泥砼路面板的断裂分析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14.
斜坡发生牵引式滑动破坏,形成后缘拉裂面,后缘面形态对滑坡稳定性分析及推力计算具有重要影响,但其在滑坡体内部的空间特征难以确定. 为探索后缘破裂面的形成机理和计算理论,建立合理的数学力学模型,提出后缘破裂面倾角的计算方法,确定各级滑块的最危险破裂倾角,并将其所在破裂面作为条分型式,计算各级滑块的稳定系数,实现滑坡渐进破坏过程的稳定性分析;同时,开展室内模型试验进行验证,研发了新的模型试验装置,其主体由若干渗透盒组成,能够构成各种几何形状的分段式滑面;通过向不同分段的渗透盒注水,实现牵引式滑坡的逐级失稳过程,并测试各级滑块最终形态的后缘破裂面倾角. 结果表明:后缘破裂面倾角计算值与试验值具有较高的一致性,主要集中在70° 左右,相对误差介于2%~4%之间;滑坡体失稳形成的各级滑块稳定性不同,第一级滑块的稳定程度最差,越向坡体后侧稳定性越好. 可为牵引式滑坡的稳定性分析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5.
为了研究和准确评估不同尺寸的缺陷对EA4T车轴钢疲劳性能的影响,采用钻孔法在光滑试样表面人为引入缺陷,使用旋转弯曲疲劳试验机对光滑试样和不同尺寸缺陷的试样进行疲劳试验,以获得不同试样的疲劳极限;使用扫描电镜(SEM)观察断口形貌,使用Neuber公式(基于缺口敏感性)和修正的El-Haddad模型(基于断裂力学方法)评估带缺陷试样的疲劳极限. 研究结果表明:当试样等效缺陷尺寸小于59.64 μm时,其疲劳极限与光滑试样相同,都为360 MPa;当等效缺陷尺寸大于59.64 μm时,缺陷会降低光滑试样的疲劳极限,并且引入缺陷尺寸越大,疲劳极限越低;基于Neuber公式预测的疲劳强度能得到较为保守的疲劳强度估算值,而修正的El-Haddad模型可以更好地预测和评估不同尺寸的圆孔型三维缺陷对EA4T车轴钢疲劳强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利用挤压铸造法制备了Al2O3(20%V)/Al-12Si复合材料并采用透射电镜动态拉伸技术对复合材料的裂纹形成及微观断裂过程进行了原位观察,发现该复合材料的纤维/基体界面是破坏路径之一,并发现了纤维中裂纹形成及扩展至纤维完全破坏的现象  相似文献   

17.
基于摄影测量的车身冲模实型白模的精度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保证消失模铸造后铸件毛坯的尺寸准确性,在汽车覆盖件模具制造过程中需要对白模进行精度检测。介绍了XJTUDP三维摄影测量系统的基本原理,应用其对大型汽车覆盖件模具的白模进行精度检测。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迅速有效地进行大型构件的生产现场快速非接触测量,从而避免白模缺陷对后期铸件加工带来更大的损失。  相似文献   

18.
On-line rail milling technologies have been applied in rail maintenance, and are proving to be efficient and environmental friendly. Based on the field data of on-line rail milling, a program for comparing rail transverse profiles before and after milling was designed and the root mean square (RMS) amplitude of longitudinal profile was calculated. The application of on-line rail milling technology in removing rail surface defects, re-profiling railhead transverse profiles, smoothing longitudinal profiles and improving welding joint irregularity were analyz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on-line rail milling technology can remove the surface defects at the rail crown and gauge corner perfectly, re-profile railhead transverse profile with a tolerance of -1.00.2 mm , improve longitudinal irregularity of rail surface, with the RMS amplitude of irregularity reduced more than 50% and the number of out-of-limited amplitude reduced by 42%82% in all wavelength ranges. The improvement of welding joint irregularity depends on the amount of metal removal determined by the milling equipment and the primal amplitud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