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回顾和概述了我国铁路桥梁活载标准和设计规范的演变、动力设计问题以及桥梁建设发展的历程,分别从钢桥、预应力混凝土桥,拱桥以及桥梁设计理论等方面对我国铁路桥梁的发展现状进行简略的评述,探讨在新世纪我国铁路桥梁要从设计理论到建设水平赶超世界一流水平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2.
铁路桥梁的三维可视化为桥梁设计人员提供了交流平台,为技术人员对桥梁的管理维护提供决策支持。本文通过分析桥梁的三维数据模型和结构特征,基于Multigen Creator提出了铁路桥梁三维建模的方法,并以桥梁为例展现铁路桥梁三维实例。  相似文献   

3.
重载铁路桥梁劣化评定标准化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重载铁路运输的快速发展提高了铁路的运输能力和经济效益,但列车轴重提高和编组增加使既有铁路桥梁病害日益加剧。现有的铁路桥梁劣化评定标准中的检查内容、检查方法和等级评定标准等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按照既有规范进行劣化等级评定不能准确反映重载桥梁结构的实际技术状况,因此,迫切需要进行重载铁路桥梁标准化劣化评定技术的研究。本文主要针对朔黄铁路桥梁劣化现状,结合既有规范对铁路桥梁劣化评定进行研究,并根据研究结果对朔黄铁路桥梁进行了劣化评定,以此形成一套重载铁路桥梁标准化劣化评定技术规程。  相似文献   

4.
高性能混凝土应用于铁路桥梁上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高性能混凝土(HPC)在强度,体积稳定性,抗渗性及施工性等方面的特点,探讨其应用于铁路桥梁对提高桥梁的力学性能和耐久性以及促进桥梁技术发展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世纪之交铁路桥梁发展的体会   总被引:14,自引:9,他引:5  
世纪之交的铁路桥梁主要以高墩、大跨、高速、耐久性为主要发展形式 ,结合近些年铁路桥梁的建设 ,介绍铁路桥梁在跨越能力、允许通过速度、新材料、耐久性等方面取得的重大成就和长足的发展。随着多条客运专线及宜万、福厦等铁路及多座跨长江桥梁的建设 ,这些桥梁建成后将会对世界桥梁建设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6.
传统的铁路桥梁质量管理方法不能满足现代化的管理要求,为此设计一套方便高效的质量管理信息系统,使得铁路工务部门能够利用信息化网络技术,及时、准确、动态地管理桥梁病害及险情,处理危害行车安全的重大桥梁隐患,提高铁路桥梁质量管理水平,为铁路桥梁养护维修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京九线赣龙段桥梁勘测设计的基本情况及亲身体验,对山区铁路桥梁在勘测、设计两方面提出了几点感想,是对山区铁路桥梁建设的经验总结。  相似文献   

8.
本文结合武广客运专线桥梁咨询工作,从荷载规定、桥梁变形控制等方面,分析比较了中国与德国铁路桥梁技术标准的异同。  相似文献   

9.
铁路斜交桥梁的设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铁路建设的发展,铁路线路的线形条件和技术指标日益提高.大部分桥位服从线路走向,进而形成了大量的铁路桥梁与道路、既有铁路、航道等呈斜交的局面,有些桥梁甚至是大角度斜交.采用中小跨度桥梁跨越时,需对桥梁墩台的布置进行处理,因此,斜交桥梁的布置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对中小跨径铁路斜交桥梁的设置形式作了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10.
我国铁路桥梁传统运维技术存在工作效率低、人为因素影响大等问题。现代信息技术、大数据、人工智能、工业机器人等高新技术快速发展,为桥梁运维技术的创新和跨越发展提供了机遇。本文根据朔黄重载铁路桥梁管养特点,通过顶层设计搭建实时、动态数据管理平台,研究基于平台管理的新型感知、智能算法、智能分析、辅助决策等关键技术,推进智能技术与运维作业流程的深度融合;通过将桥梁构件单元化和唯一化,实现基于BIM+GIS(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可视化技术的桥梁全寿命周期信息关联与数据交互,形成重载铁路桥梁智能运维闭环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11.
我国高速铁路的快速发展推动了高速铁路桥梁技术的飞速提升。本文从常用跨度简支箱梁建设、大跨度混凝土桥徐变控制及极限跨度、混凝土梁拱组合结构、大跨度桥无砟轨道技术、大跨度钢桥及拱桥技术、斜拉桥及悬索桥在铁路中的运用等方面对我国高速铁路桥梁技术的发展进行分析总结,回顾了我国高速铁路桥梁的发展历程和建设成就,探讨了我国高速铁路桥梁新技术,提出了开展新材料、新设备研究等中国特色高速铁路桥梁建设的发展方向和途径。  相似文献   

12.
中国铁路桥梁技术发展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目的:和公路桥梁相对而言,铁路桥梁荷载大,冲击力大,要求能抵抗自然灾害的标准高,特别是结构要求有一定的竖向横向刚度和动力性能。本文以大量事实论述了100多年来中国铁路建桥技术取得的举世瞩目的进步。研究结论:中国铁路桥梁研究制造出高强度耐久的新材料,设计出先进合理的桥式结构,拥有科学先进的制造和施工工艺设备。中国桥梁的设计和施工已经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新世纪还需进一步开展多项科技研究。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中国高速铁路线路工程技术取得了不菲的成就。其发展历程大致可分为以秦沈客运专线为代表的技术积累阶段、以国产化为主的积极推进阶段、以全面自主化创新为标志的自主提升阶段和智能化阶段。本文概述了铁路列车荷载图式、CRTSⅢ板式无砟轨道及轨道部件研发、路基结构变形控制、大跨度桥梁和长大复杂地质隧道建设等主要技术成就,结合当前国内、国际形势提出了高速铁路线路工程智能化、绿色化、装配化和精细化的发展方向,并针对线形、轨道、路基、桥梁、隧道和车站枢纽等提出了下步的工作重点,可为国家科技部门和铁路部门的技术政策制定与科研课题立项提供参考和支撑。  相似文献   

14.
钢桥设计(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在铁路钢桥发展中,对结构设计、承压稳定、断裂、疲劳等理论的研究应用。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在铁路钢桥发展中,对结构设计、承压稳定、断裂、疲劳等理论的研究应用。  相似文献   

16.
截止2019年,我国已建成高速铁路3.5万km,其中路基长度约1万km,涵盖我国由南到北、从东到西,除西藏地区外的不同气候、不同地貌、不同地形、不同地质区域。大规模的高速铁路建设,极大促进了我国无砟轨道铁路路基技术的进步与发展。本文梳理、总结了我国无砟轨道铁路路基取得的技术进步,主要体现在:(1)建立了一套无砟轨道铁路路基设计理论;(2)建立了路基与桥、隧等构筑物连接刚度协调匹配的技术体系;(3)创新了不同区域、复杂环境、特殊地质条件下的路基毫米级沉降变形控制技术;(4)创新了无砟轨道铁路路基稳定状态长期保持技术。同时,本文还探讨了无砟轨道铁路路基有待进一步研究的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介绍我国目前正在设计研究和建设的4座长大跨度重载高速铁路桥梁的结构设计及其技术特点。文章指出,中国高速铁路与世界先进国家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中国的铁路桥梁在跨度和结构类型上也受国家财力的制约远远落后于经济发达国家。中国幅员辽阔,地形条件差异大,过去的铁路线路技术标准也不尽相同;又加之中国铁路活荷载及高速铁路活荷载有别于世界其它国家的铁路活载标准。因此,中国工程师必须在借鉴国外先进技术的同时,探索设计适合中国铁路实际情况的大跨度桥梁。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一种新型铁路支座——铁路桥梁双曲面球型减隔震支座其主要工作机理,优良的抗震特性及其在国内黄河特大桥的首次使用,希望对汶川地震后铁路重建支座使用起一种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9.
900t铁路架桥机是高速铁路及客运专线桥梁建设中使用的关键设备。目前,国内在铁路架桥机钢结构的制造及焊接工艺方面,还没有专门的规范或规程。通过对几种国家和行业规范或规程焊接工艺标准的对比、分析,对900t铁路架桥机钢结构的焊接工艺提出一些参考性意见。  相似文献   

20.
跨越既有铁路桥梁方案设计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随着铁路建设的快速发展,与既有铁路线交叉的情况越来越多,同时对既有线的运营安全重视程度日益增加,因此跨越既有线时的设计方案逐渐成为关注重点,结合兰州—中川铁路设计情况,对跨越既有铁路线的桥梁方案进行研究,除采用传统的预应力混凝土盖梁门式墩、钢盖梁门式墩等设计方案外,根据实际情况首次提出预制拼装组合新型门式墩方案、倒L形墩方案、转体V形T构桥墩方案等一些新的设计思路,不仅节约工程投资、保证施工工期,同时又大大减少新线施工对既有线运营影响及后期的养护维修工作,经济和社会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