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顾宁  陶永宏  陈军 《船舶》2006,(6):1-5
近些年来,随着江苏造船业的快速发展,船舶配套业发展相对滞后,制约了江苏船舶工业的进一步发展。加快发展江苏船舶配套业是一项迫切而艰巨的任务。本文通过对江苏船舶配套业发展现状的研究分析,从优势地区、优势企业、优势产品以及优势技术四个方面阐述了江苏船舶配套业发展思路;并结合产业集群相关理论提出了江苏船舶配套业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2.
我国船舶配套业的比较优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预计到2010年,我国造船能力达到2100万载重吨,造船产量占世界市场份额的25%以上,本土生产的船用设备平均装船率达到60%以上,实现船用设备年销售收入500亿元。但是,船舶配套业竞争形势日益严峻,国外配套企业发展步伐加快,压缩我国船用配套业发展空间。努力提高本土化率,已经成为提升我国船舶工业综合竞争力的战略任务之一。本文结合产业关联及波及知识,着重从造船业与船舶配套业的相互关系,相互影响角度分析我国造船业特别是船舶配套业存在的相对优劣势,并提出相应的定位发展措施。  相似文献   

3.
宋丽霞 《船舶工程》2011,33(6):114-116
在促进长三角区域合作的视野下,通过分析研究世界船舶海工及配套业发展特点及南通船舶海工及配套业发展现状,提出南通发展船舶海工配套业推动新兴产业发展的战略思考.  相似文献   

4.
全球船配业上演兼并重组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受新船市场下滑影响。全球船舶配套市场需求乏力,市场竞争不断加剧,企业生产经营困难重重,兼并重组频繁上演。随着船舶能效设计指数(EEDI)和船舶能效管理计划(SEEMP)等国际海事法规正式生效,船舶配套业的发展面临绿色技术挑战。  相似文献   

5.
目前我国造船业一直保持着快速发展的势头,与此不协调的是船舶配套业发展严重滞后。为此,应当对我国船舶配套业的国际竞争力进行分析,研究探索适合我国现阶段船舶配套业发展的对策措施,从而实现我国成为世界一流造船强国的目标。  相似文献   

6.
《机电设备》2006,23(5):I0001-I0001
配套业成为对外合作重要领域 强大的船舶工业必须需要一个同样强大的船舶配套业作为支撑。据国内最新调查,目前我国三大主流船型本土化船用设备装船率为46%,如将高技术高附加值船舶包括在内,配套本土化水平更低。船舶配套业未能实现与造船业的协同发展,已经成为制约中国造船业进一步发展的关键瓶颈。未来五年,加快发展船舶配套业将是中国船舶工业发展的重大战略任务之一。  相似文献   

7.
船舶配套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 经济全球化发展给世界造船业带来发展机遇和空间,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我国船舶工业抓住机遇,实现了快速发展.2007年全国造船产量突破2000万载重吨,2008年造船完工突破2800万载重吨,中国造船已经稳居世界造船前三位,正在成为新的世界造船中心.中国船舶工业的历史性突破和对船舶配套的迫切需求对船舶配套企业来讲面临严峻挑战.船舶配套业是船舶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强大的船舶工业必须要有强大的船舶配套业支撑,否则难以成为造船强国.然而,不可忽视的是,随着我国造船业进入快速发展的轨道,船舶配套业发展滞后的问题变得越来越突出.  相似文献   

8.
文章首先设计了新型的以供应商为主导的造船供应链,然后提出了基于造船供应链的我国船舶配套业发展模式,以解决我国配套业规模小,低水平重复建设的问题,最后,文章指出政府的统筹规划与企业的相互信任是建设基于造船供应链的我国船舶配套业发展模式的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9.
<正>日本船舶配套业发达,无论是在产品研发还是生产制造上,均具有较高的国际竞争力。此外,日本船舶配套企业主要为本国造船企业提供配套,产品国外输出主要以技术输出为主,直接向国外出口船舶配套产品数量较少。但近年来,随着日本造船业的萎缩,船舶建造市场不景气的压力逐步传导至日本船舶动力企业,对各船舶动力企业生产经营产生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0.
加快船舶工业发展有利于浙江工业结构调整升级,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更好地发挥浙江的区域优势.文章在分析当前浙江省船舶工业现状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发展船舶工业的统筹协调,优化利用内外资源,加快发展船舶配套业,解决船舶担保及融资,强化对船舶工业土地资源需求支撑力度等“十一五”浙江省船舶发展的策略和措施.  相似文献   

11.
《机电设备》2006,23(5)
9月24日,来自国内外海事界100多位嘉宾齐聚南通,就打造南通船舶业和中国船舶及配套的发展献计献策。从中我们或许可以感受到未来中国船舶工业的方向。配套业成为对外合作重要领域强大的船舶工业必须需要一个同样强大的船舶配套业作为支撑。据国内最新调查,目前我国三大主流船型本土化船用设备装船率为46%,如将高  相似文献   

12.
关于船舶配套业的发展研究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7  
基于供应链管理的基本理论、国家竞争优势理论和分裂性技术等理论,阐述了在建造新的造船基地的同时,大力兴建和发展船舶配套企业的必要性和紧迫性。结合日、韩等造船强国的配套业的发展情况,对我国船舶配套业的发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3.
为加快大连船舶物资供应业发展,分析船舶物资供应业务对港口发展的重要意义以及现代船舶物资供应业务全天候作业、国际化、专业化、规模化、网络化等特点,指出要充分依托大连港发展历史较长、成立协会较早、港航业发展总体平稳、船舶修造基础雄厚等优势,提出发展大连船舶物资供应业的4点建议:发展船舶备件配套产业;充分发挥行业协会作用;引导企业向专业化方向转变;创新监管模式。  相似文献   

14.
一、国际海事格局的变化,船舶配套业迎来最佳发展时期 “十五”以来,我国船舶工业实现了历史性跨越,产业规模和产业素质跃上了一个大台阶。但与先进造船国家相比,我国船舶工业在自主创新、造船能力、生产效率、配套水平等方面仍有差距,尤其是船舶配套业发展滞后。根据我国中长期发展目标,到2015年,我国本土化船用设备装船率将达到80%,建成船用设备国际营销服务网络,造船产量占世界份额达到35%左右,成为世界一流造船大国。要实现这个目标,当务之急是加快船舶配套业的发展,高度重视船用设备制造本土化,集中力量解决配套能力弱的问题,使造船业配套业的发展相协调,为船舶工业发展夯实基础。  相似文献   

15.
媒体链接     
综述国防科工委发布船舶工业科技、配套、建模三个专项规划国防科工委近日先后印发了《船舶科技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船舶配套业发展"十一五"规  相似文献   

16.
曹惠芬 《船艇》2007,(5B):11-18
2006年,国际船市继续向巅峰挺进,我国造船业持续快速增长。在国内外造船对船用配套设备的巨大需求拉动下,我国船舶配套业相应出现了快速发展和一些重大变化,船舶配套业严重滞后于造船业发展的状况在一定程度上得到缓解,对船舶工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17.
朱汝敬 《船艇》2005,(2):34-38
船舶配套业(船用设备制造业)是船舶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船用设备采购费用占总成本的比例,随船舶类型和大小不同而有所区别,一般占30~40%:包括钢材、涂料等原材料在内,则占60~70%。船舶配套业对整个船舶工业发展有着重大影响,已成为共识。  相似文献   

18.
中远航运业起步不久之后,中远的修船企业就陆续在广州、上海、大连等远洋分公司成立,当时修船企业的定位是为远洋运输船舶提供配套服务。随着经济体制的转轨,南通远洋船务公司率先参与市场竞争并在竞争中逐步壮大,具备了一定的竞争优势。 随着中国加入WTO,中国经济加快融入世界经济一体化步伐,中国的修船业由于成本优势,使得国际修船市场的重心逐渐东移,尤其是东南亚的修船市场,进入20世纪0年代更是加快了向中国转移的速度,这使我国修船业面临着巨大的发展机遇。中远集团审时度势,及时把握中国修船业发展的趋势,根  相似文献   

19.
《机电设备》2006,23(4):I0017-I0019,I0021
随着中国造船业迅猛发展,国内船舶设备配套业发展瓶颈愈发凸现。越来越多的国内企业开始投资船舶设备业,而国外尤其是设备业发达的欧洲、日本和韩国企业也开始在中国投资设立相关企业。  相似文献   

20.
一、国际海事格局的变化,船舶配套业迎来最佳发展时期“十五”以来,我国船舶工业实现了历史性跨越,产业规模和产业素质跃上了一个大台阶。但与先进造船国家相比,我国船舶工业在自主创新、造船能力、生产效率、配套水平等方面仍有差距,尤其是船舶配套业发展滞后。根据我国中长期发展目标,到2015年,我国本土化船用设备装船率将达到80%,建成船用设备国际营销服务网络,造船产量占世界份额达到35%左右,成为世界一流造船大国。要实现这个目标,当务之急是加快船舶配套业的发展,高度重视船用设备制造本土化,集中力量解决配套能力弱的问题,使造船业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