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上海长江大桥主桥为主跨730 m的公轨两用斜拉桥,钢箱梁采用锚箱式斜拉索锚固结构形式。采用1∶2缩尺静力模型试验和精细化有限元分析方法,研究该斜拉桥锚箱式索梁锚固区的应力分布、应力大小和索梁锚固结构的极限承载力。介绍模型设计和加载方法,讨论边界条件对局部试验模型的影响,采用非线性有限元法分析锚箱式索梁锚固区的极限承载力。  相似文献   

2.
芜湖市临江桥荷载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芜湖市临江桥为独塔单索面3跨连续钢箱梁斜拉桥。详细介绍该桥静动载实桥荷载的加载与试验方法,并根据试验结果对该桥的工作状况和承载力进行评定。  相似文献   

3.
桥塔钢-混结合段剪力连接件承载力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确保斜拉桥桥塔钢-混结合段连接的安全可靠,应选择合适的剪力连接件。结合连岛工程跨海斜拉桥索塔锚固区的设计,比较不同极限承载力公式的差异。对栓钉连接件进行模型试验研究,试验得到栓钉的荷载~滑移量曲线。重点研究栓钉的抗剪承载力及破坏形态等,并将试验结果与所有公式的计算结果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栓钉连接件以栓钉受弯剪破坏为主,具有良好的延性,在破坏前有明显的屈服过程。在承载力方面,群钉试验得到的用于桥塔钢-混结合段的单钉极限承载力平均比《钢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7-2003)的计算值高32%左右。  相似文献   

4.
在日本,低塔斜拉桥得到了较广泛的应用,近十年来修建了为数不少的低塔斜拉桥,并结合工程进行了相关的试验研究.主要介绍北陆新干线上屋代南、屋代北桥主塔部分斜拉索锚固装置的模型试验,试验内容为砂浆试验、拉力差传递机理、摩擦系数、承载力、施工性等.  相似文献   

5.
西昌混凝土斜拉桥成桥试验及其有限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采用自编程序CEAS及PNAS对吉林省通化西昌斜拉桥进行静载试验分析,介绍了静、动载试验的主要内容和测试方法,并且进行了试验数据和计算数据的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该桥计算理论和设计方法可靠,施工质量优良,全桥的刚度及承载力满足设计要求,自编程序CEAS及PNAS性能稳定、可靠,可以用于工程计算.文中采用的试验方法、试验结果可供同类混凝土斜拉桥设计和成桥试验参考.  相似文献   

6.
为了研究异形斜塔混合梁斜拉桥极限承载力,基于几何、材料非线性理论,采用大跨径组合体系桥梁极限承载力的非线性分析方法,建立了异形斜塔混合梁斜拉桥的数值分析模型。分别采用横向对称及偏心均布荷载形式,针对结构各控制截面的最不利加载工况,对异形斜塔混合梁斜拉桥的临界荷载及极限承载力进行了计算,得到该桥梁结构失稳以及材料屈曲发生区域以及极限承载能力,研究成果可供同类桥梁分析参考。  相似文献   

7.
低塔斜拉桥斜拉索锚固装置的足尺模型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日本,低塔斜拉桥得到了较广泛的应用,近十年来修建了为数不少的低塔斜拉桥,并结合工程进行了相关的试验研究,主要介绍北陆新干线上屋代南,屋代北桥主塔部分斜索锚固装置的模型试验,试验内容为砂浆试验,拉力差传递机理,摩擦系数,承载力,施工性等。  相似文献   

8.
桥梁检测是保证桥梁结构安全的重要手段。在所有桥梁检测项目中,桥梁动载试验与静载试验一样都是非常重要的检测内容。结合某独塔斜拉桥动载试验的实际案例,介绍了斜拉桥动载试验的重点和方法,有关经验可供相关专业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9.
建立了一个考虑板件局部翘曲的平板结构主梁混凝土斜拉桥的几何非线性分析模型,本文的分析方法和程序通过数值解算例与其它有关试验和计算结果进行了比较,并可为大跨度混凝土斜拉桥局部与整体相关屈曲极限承载力的分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陈铁冰  张伟 《公路交通科技》2004,21(4):50-52,55
本文考虑斜拉桥几何非线性,应用弹性 塑性铰分析模型进行材料非线性分析,研究了主梁自重和车辆荷载作为增量荷载时结构极限承载能力。研究表明,所采用的方法可以追踪个别杆件进入塑性到结构整体失稳的全过程,确定出斜拉桥极限承载力。梁的自重和车辆荷载为增量荷载时,塔根处的主梁截面、塔的截面等较容易屈服。车道荷载中集中荷载的作用位置对斜拉桥塑性铰的发展、形成失效路径、极限承载力等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11.
采用磁通量检测法对斜拉桥缆索进行无损检测试验。试验中为了降低工作环境中空间电磁场噪声对检测信号的影响,采用一个独立的基于二进小波变换的改进软阈值去除高斯白噪声的方法来分离检测缆索得到的磁通信号和噪声信号。为了准确获得缺陷位置,对缆索检测的磁通信号波形和李氏指数奇异点进行分析。试验结果表明,该检测方法可以准确获得缆索缺陷的大小和具体位置,对于斜拉桥缆索缺陷的检测和分析很有意义。  相似文献   

12.
为研究混合梁斜拉桥的弹塑性极限承载力,基于连续体三维虚功增量方程,建立空间薄壁梁单元的U.L.列式增量平衡方程,采用分段分块变刚度法计算单元的弹塑性刚度矩阵,并编制相应的斜拉桥弹塑性极限承载力空间分析程序ULCA.采用ULCA对某主跨480 m的双塔三跨空间双索面混合梁斜拉桥成桥进行弹塑性极限承载力分析,分析结果表明:该桥的荷载安全系数k=3.146 5,因混凝土主梁受压区破坏而达到极限状态;材料非线性对边跨位移、索力及桥塔位移的影响远大于对中跨的影响;极限荷载作用下,材料非线性对主梁和桥塔的轴力基本无影响,但弯矩重分布比较明显.  相似文献   

13.
独塔混合梁斜拉桥承载力的检测与评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祥云桥主桥为独塔钢—混凝土混合梁斜拉桥,为了评定其实际承载能力及在设计使用荷载下的工作性能,采用无损检测、静载试验及动载试验方法,对该独塔混合梁斜拉桥进行外观检测、线形测量及索力测试,并测定桥跨结构的静力效应及动力性能.结果表明:桥梁结构处于正常工作状态,桥面线形、索力差、结构刚度、强度等均满足规范要求;桥梁整体动力特...  相似文献   

14.
桥梁检测是保证桥梁结构安全的重要手段。在所有桥梁检测项目中,静载试验是了解结构特性的重要手段。结合某独塔斜拉桥静载试验的实际案例,介绍了斜拉桥静载试验的重点和方法,具体包括试验对象、工况设置及测试内容,静载试验的应变测点布置、挠度测点布置、主塔位移测点布置、索力测试,以及加载效率。该桥现阶段结构强度和刚度均满足规范要求,相关工程经验为以后该类型桥梁检测中的静载试验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5.
独塔双跨双索面斜拉桥结构形式新颖、受力复杂,为了明确大桥的受力,确保大桥安全运营,有必要进行荷载试验研究。为了进一步研究独塔双跨双索面斜拉桥结构的受力性能,文章在现有检测规程的基础上,对大桥进行了荷载试验研究。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大桥受力明确,应力、挠度等受力指标满足规范要求,动静载荷载试验表明大桥能够安全运营。  相似文献   

16.
基于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的优异性能及其在混凝土结构抗弯加固中的应用成果,提出了采用配筋UHPC加固受损混凝土斜拉桥主梁的方法,由此开展了UHPC加固受损严重主梁的混凝土斜拉桥节段模型试验研究,以探究主梁加固后斜拉桥体系的受力性能。试验结果表明:UHPC加固混凝土斜拉桥主梁施工方式整体协同工作性能良好,UHPC层与原混凝土间未发生脱黏破坏;UHPC加固后,主梁开裂荷载较原未损伤主梁提升了79.9%,且UHPC层裂缝呈现数量多、间隙小及宽度细的特征,并可有效抑制原主梁裂缝发展,说明受拉UHPC层显著提高了加固后主梁的抗裂性能;不同主梁裂缝宽度工况荷载作用下,斜拉桥体系变形恢复较好,残余变形很小,且当主梁出现严重损伤时,该体系仍具有很好的受力性能;UHPC加固后,主梁的抗弯强度有一定程度提高,但不控制斜拉桥体系的极限承载力,主梁破坏时斜拉索应力为其极限强度的70.2%,斜拉索仍然具有一定承载力富余;UHPC加固后,主梁严重受损的斜拉桥体系刚度得到有效提升,主梁开裂前体系刚度较未损伤原主梁及灌浆加固后主梁分别提升了11.3%和29.5%;采用UHPC对混凝土斜拉桥主梁进行抗弯加固具有较大...  相似文献   

17.
鄂东长江公路大桥主桥静动载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叶敏  邹力  胡明 《世界桥梁》2012,(3):68-71
鄂东长江公路大桥为半飘浮体系双塔混合梁斜拉桥,为评定该桥的性能及承载力,结合有限元法理论计算分析,对其主桥进行实桥静、动载试验。由静载试验测得主梁和桥塔的位移、应力及斜拉索的索力,通过实测值与计算值的比较,得出该桥主桥结构竖向整体刚度、承载力、桥塔结构整体纵向抗弯刚度、斜拉索索力均满足设计要求。通过由动载试验测得的桥梁结构自振特性、冲击系数与计算值的比较,可知该桥的颤振稳定性、振幅、冲击系数均满足规范要求,结构动力性能良好。  相似文献   

18.
为深入研究部分斜拉桥的极限承载能力,以国内第1座已建混凝土部分斜拉桥——漳州战备大桥为例,对其进行极限承载能力分析。运用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采用基于非线性连续介质力学理论的全过程分析方法,假定混凝土为理想的弹塑性材料,采用Drucker-prager屈服准则,钢筋为多线性等向强化材料,采用Mises屈服准则,建立了有限元U.L.列式的几何非线性与材料非线性耦合空间分析模型。分析结果表明:当活载系数λ3时,部分斜拉桥结构的非线性特征不明显。部分斜拉桥达到极限承载力时,其破坏模式属材料强度达极限状态这种类型,此时结构还未出现极值点失稳现象。决定其极限承载力的主要因素是混凝土材料非线性。中跨布载时结构极限承载力最小,活载系数λ=7.8,极限安全系数k=1.78。  相似文献   

19.
汪浩  徐俊 《上海公路》2005,(3):37-39
斜拉桥经过多年运营后锚固系统出现各种缺陷,使得雨水渗入其下锚头加剧了缆索及锚头的锈蚀,造成拉索系统受力状态的严重退化,影响斜拉桥正常使用。为明确渗水产生的原因,将2002年和2004年该斜拉桥病害检测进行比较,并根据相关试验结果,对渗水成因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20.
斜拉桥经过多年运营后锚固系统出现各种缺陷,使得雨水渗入其下锚头加剧了缆索及锚头的锈蚀,造成拉索系统受力状态的严重退化,影响斜拉桥正常使用。为明确渗水产生的原因,将2002年和2004年该斜拉桥病害检测进行比较,并根据相关试验结果,对渗水成因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