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汽车发动机的开发面临着两边夹击的态势:一方面,客户要求发动机具有高的功率和低的油耗;另一方面,法规又要求降低有害物质的排放。这对于汽车生产商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涡轮增压汽油机可以较好地满足客户在高功率和低油耗方面的要求,不必增大排量就可以使其功率和扭矩曲线达到与增大了排量的发动机一样的水平,可是油耗却保持在与原先相同排量的自然吸气式发动机的水平上。人们将这种以采用增压技术实现高功率、低油耗目标的方法称之为缩小排量策略。可是,  相似文献   

2.
为提升传统汽油机的节油性能,汽车制造商开发了各种先进的发动机技术,如可变气门、稀薄燃烧、汽油缸内直喷、可变压缩比等技术,其中一些技术已得到了广泛运用。对于汽油机,通过缩小排量转移发动机部分负荷时工况点可以实现巨大节能效果。然而,缩小排量也意味着降低了发动机的动力,为提升缩小排量后的发动机动力性往往采  相似文献   

3.
增压可以提高发动机升功率,提高扭矩,缩小发动机排量,提高燃油经济性,改善排放,所以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特别是,如果要推行缩小排量的策略,同时又不打算牺牲轿车的动力性,那么就必须提高轿车发动机的升功率。在这种情况下,增压是一个十分有效的技术手段。例如,  相似文献   

4.
涡轮增压器是通过利用发动机废气能量增加发动机进气供给量,进而在不改变发动机主要机械结构的情况下,提高发动机单位体积功率的关键部件。涡轮增压发动机的最大优点,是在不增加发动机排量的基础上,能大幅增加发动机的功率和扭矩。  相似文献   

5.
汽车制造商不断致力于进一步降低发动机的燃油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在这方面的重要举措是采用较小排量但具有较高升功率的小型化发动机。Eaton公司专门为这一用途开发了在低转速区域具有高效率的新一代罗茨增压器。  相似文献   

6.
涡轮增压式柴油发动机的最大优点,是在不增加发动机排量的基础上,能大幅增加发动机的功率和转矩.据测试,同等排量的发动机安装废气涡轮增压器后,功率可增加30%~40%,甚至更多.  相似文献   

7.
重型工程车辆发动机的开发面临着两面夹击的态势:一方面,用户要求发动机具有高的功率和低的油耗;另一方面,法规又要求降低有害物质的排放.具有涡轮增压技术的发动机可以较好地满足用户在高功率和低油耗方面的要求,不必增大排量就可以使其功率和扭矩曲线达到与增大了排量的自然吸气发动机一样的水平,而油耗却保持在与原先相同排量的自然吸气式发动机的水平上.  相似文献   

8.
《驾驶园》2014,(12):80-81
<正>汽车生产商不断尝试通过以下方法来提高发动机动力和降低油耗。提高排量:排量越大,则功率也越大,这是因为发动机每循环一次燃烧的汽油也越多。可以通过增大汽缸或者添加更多汽缸来提高排量。在实际应用中,12个汽缸似乎是一个极限。提高压缩比:在一定范围内,压缩比越高,产生的功率越大。但是,对空气/燃油混合物压缩得越厉害,越有可能在火花塞点火之前发  相似文献   

9.
榜样的力量     
正德系发动机可以说是很多自主品牌学习的榜样,拿这款EA888发动机来举例,它融合了多项创新技术,在动力性、燃油经济性方面拥有绝对的优势。其中AVS技术使得排量、功率、扭矩以及耗油量和使用条件相互形成最佳匹配。发动机在部分负荷时,具有小排量发动机省油的优点;在高负荷时又具有大排量发动机的优点,实现了极佳的效率和功率特性  相似文献   

10.
重型工程车辆发动机的开发面临着两面夹击的态势:一方面,用户要求发动机具有高的功率和低的油耗;另一方面,法规又要求降低有害物质的排放。涡轮增压技术的发动机可以较好地满足用户在高功率和低油耗方面的要求,不必增大排量就可以使其功率和扭矩曲线达到与增大了排量的发动机一样的水平,可是油耗却保持在与原  相似文献   

11.
《摩托车》2011,(4):31-31
如何改装才能使功率变大又不伤到车子?(北京艾伦) 如果想要提升功率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增加发动机排量。就发动机本身而言,它是会磨耗、老化的东西,有着一定的使用寿命。原厂的设定就是要确保发动机能够达到最佳的使用寿命,当然在性能上就会造成损失,而通过改装的手段提高了功率,加快了车速,相应就会使磨耗更快。  相似文献   

12.
研究1款小排量自然吸气发动机,通过将发动机机油泵由定排量机油泵更改为可变排量机油泵以达到降低发动机燃油耗的目的。根据项目的实际需求,优先考虑采用经济性较好、对周边零部件更改程度较小的机械式两级可变排量机油泵。首先根据发动机润滑系统各主要零部件的润滑需求确认发动机主油道的最优润滑油压力,其次根据主油道的供油压力确定变量泵的关键性能参数,最后通过发动机燃油耗对比试验确定该变量油泵应用后对降低该发动机燃油耗的贡献。  相似文献   

13.
新型的双腔进气、分层扫气二冲程汽油发动机已荣获国家专利,专利号ZL96228348.7。该机除保持现有二冲程汽油机结构简单、升功率大、体积小、重量轻等优点外,又可有效地解决换气过程中的“掺混损失”和“短路损失”,能较大幅度地降低油耗和排放污染。  相似文献   

14.
发动机的主要性能指标有动力性指标(有效转矩、有效功率、转速等)和经济性指标(燃油消耗率),也就意味着一台品质高的发动机要具有较好的功率、良好的加速性和较低的燃料消耗量等。影响发动机功率和燃料消耗量的因素有很多,其中影响最大的因素有排量、压缩比、配气机构等,就泛指而言。如具体到发动机之间的比较,即使用途、设计、材料及制造工艺的稍有差别,往往也会造成性能的显著差别。发动机对外输出的功率称为有效功率,有一些排量大的发动机功率不一定比排量小的发动机功率大,例如以排量比较,西耶那的1.3 16V FIRE发动机的排量1.242 L,最大功率达到59kW;而神龙富康新自由人轿车发动机的排量是1.4 L,最大功率是55 kW。同样,有些车排量相同,如同是1.242 L的发动机输出功率却不同,因此,就产生了一个衡量发动机性能的重要指标,称为“升功率”。发动机以曲轴输出功率为基础的指标统称为有效指标,这种指标表示整个发动机性能的高低。有效指标包括有效功率、有效扭矩、升功率等。一般认为,有效功率和有效扭矩这两项指标就能够反映发动机的优劣,其实并非如此,不是功率和扭矩越大的发动机就一定越好,事实上,真正能够反映发动机动力的指标是每...  相似文献   

15.
正专家点评:第三代EA888发动机融合了多项创新技术,在动力性和燃油经济性方面达到业内优秀水准。尤其是AVS系统的应用,使得排量、功率、扭矩及油耗形成了最佳匹配。发动机在部分负荷时,具有小排量发动机省油的优点;在高负荷时又具有大排量发动机的优点,实现了极佳的效率和功率特性。全新奥迪A4L 45 TFIS搭载的是高功率版本的EA888 2.0L涡轮增压发动机,最大功率为185kW,最大扭矩为370Nm。奥迪采用的AVS(Audi Valve System)技术结合了可  相似文献   

16.
《汽车知识》2014,(5):25-25
<正>奔驰推出了全新的SL 400轿跑车,用以取代原有的SL350车型。新车装备有一台V6双涡轮增压3.0L排量发动机,而非在原先3.5L排量V6发动机上再做无谓的手脚。在降低了500cc排量后,加以双涡轮增压器的辅佐,使新发动机的功率和扭矩不降反超。新车最高功率输出为333H P/5250-6000rpm,峰值扭矩为480Nm/1600-4000rpm。0-100km/h加速时间仅需5.2秒。  相似文献   

17.
新型的双腔进气、分层扫气二产中程汽油发动机已荣获国家专利,专利号ZL96228348.7。该机除保持现有二冲程汽油机结构简单、升功率大、体积小、重量轻等优点外,又可有效地解决换气过程中的“掺混损失”和“短路损失”,能较大幅度地降低油耗和排放污染。  相似文献   

18.
大发Copen ZZ     
《轿车情报》2005,(12):46
Copen ZZ配备排量为1.5L的发动机,最大输出功率为80kW,最大扭矩为141Nm,这两项指标与C0pen原型车相比分别增加了33kW和31Nm。车重为880kg,比Copen原型增加了50kg。  相似文献   

19.
<正>以往人们的概念是汽车的排量越大,其功率就越大,而现在并非完全如此。比如,1.4L排量汽车完全可比2.0L排量汽车的功率大,而且还更省油。这就是汽车发动机小型化带来的效果。节能减排是当今汽车工业的重要任务,也是推动发动机技术进步和创新的重要动力,而为了达到未来更为严格的排放法规限值的要求,发动机小型化是节能减排的重要途径。本文详细介绍了汽油机和柴油机小型化,进一步降低燃油消耗和排放的潜力及其具体的技术措施,并通过实例分析阐述我国汽车发动机小型化的技术途径,以便使维修人员和广大车主了解汽车发动机的发展动向,有助于维修工作和更好地选择车型。  相似文献   

20.
<正>以往人们的概念是汽车的排量越大,其功率就越大,而现在并非完全如此。比如,1.4L排量汽车完全可比2.0L排量汽车的功率大,而且还更省油。这就是汽车发动机小型化带来的效果。节能减排是当今汽车工业的重要任务,也是推动发动机技术进步和创新的重要动力,而为了达到未来更为严格的排放法规限值的要求,发动机小型化是节能减排的重要途径。本文详细介绍了汽油机和柴油机小型化,进一步降低燃油消耗和排放的潜力及其具体的技术措施,并通过实例分析阐述我国汽车发动机小型化的技术途径,以便使维修人员和广大车主了解汽车发动机的发展动向,有助于维修工作和更好地选择车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