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山区高速公路受地形影响,很多互通式立交的设置位置受到很大限制,导致隧道出口与互通式立交出口之间间距很小。根据隧道内车辆驾驶人员对隧道内标志的识别、辨识、认读,以及车辆变换车道所需距离等条件,考虑对某些处于特殊条件的隧道设置1个变速车道,以缩小隧道出口与互通式立交出口之间的距离。分析结果表明,在设计速度为80 km/h的高速公路2级服务水平下,隧道出口处拓宽变速车道的长度不宜小于309 m,一般宜大于310m。在设计速度为60 km/h的山区高速公路隧道内拓宽变速车道的最小长度为203 m,一般应大于210 m。满足以上条件时,可以在隧道出口处设置变速车道以减少隧道出口与互通式立交之间的间距。  相似文献   

2.
以驾驶员隧道出口"明适应"距离为基础,仅考虑立交出口识别距离及完整认读标志等因素,简析不同车道数及设计速度工况下隧道与互通式立交出口的最小间距论证.同时以温州235国道金北斗至牛栏岗段改建工程松树岗隧道及其互通式立交出口为工程依托,对松树岗隧道出口与互通式立交出口设计间距进行检查,并针对工程实际情况提出相应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3.
以驾驶员隧道出口"明适应"距离为基础,仅考虑立交出口识别距离及完整认读标志等因素,简析不同车道数及设计速度工况下隧道与互通式立交出口的最小间距论证.同时以温州235国道金北斗至牛栏岗段改建工程松树岗隧道及其互通式立交出口为工程依托,对松树岗隧道出口与互通式立交出口设计间距进行检查,并针对工程实际情况提出相应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4.
分析绕城高速公路互通式立交间距的影响因素。根据立交间距的定义,采用匝道切线长和变速车道长度确定构造长度;采用车道变换模型、交通标志布置以及满足主线无交织运行的距离确定立交净距。从而,提出了主线设计速度80 km/h的互通式立交最小间距。根据路线设计规范得出立交最大间距。最后,对全国35条绕城高速公路的相邻互通式立交间距进行统计。  相似文献   

5.
为保证高速公路主线行车快速、安全、顺畅,对主线上进、出口数量应加以控制,JTGD20--2006((公路路线规范》对高速公路互通式立交之间、互通式立交与隧道出口及有出入口的其他设施(如停车区、服务区等)的最小距离均有规定,但在地形、地质及环境条件非常恶劣的山区,满足这些规定十分困难。结合实际经验,对“小间距立交”设计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应的措施。  相似文献   

6.
通过分析相邻互通式立交之间连接段、互通式立交与隧道之间连接段以及前后两相邻隧道之间连接段的结构特点,提出基于土建结构的高速公路桥隧连接段评价指标体系,包括变速车道长度、渐变段长度、两渐变段之间的长度、隧道口与互通式立交渐变段之间的长度以及前后相邻两隧道间距等评价指标。计算得出各指标对应不同运行速度、不同车道数以及不同交通量要求的安全值。  相似文献   

7.
对识别视距和双向四车道高速公路最不利车道横净距进行分析后,利用视距简化公式推算出双向四车道高速公路互通式立交出口识别视距所需圆曲线最小半径。通过对高速公路互通式立交出口驶出车辆的行驶规律和高速公路出口交通事故机理进行分析后,提出了“减速换道视距”的新概念,分析了减速换道的原理和数值推算过程,确定减速换道视距一般值为300 m、最小值为150 m。根据横净距及简化公式计算得出双向四车道高速公路左转曲线和右转曲线减速换道视距所需的圆曲线最小半径,给出了高速公路出口圆曲线最小半径建议值。研究结果可供技术探讨和研究参考,以期有助于分析高速公路互通式立交出口的视距需求和交通安全管理。  相似文献   

8.
运用数学统计、概率分析等方法对山区高速公路隧道口与互通式立交口之间的安全距离问题进行分析,研究了影响双向6车道高速公路隧道口与互通式立交口之间净距离的各种因素关系。结果得出山区高速公路隧道口与互通式立交口之间最小净距离的标准,并对已建山区高速公路中隧道口与互通式立交口之间距离不足问题提出处治措施,以提升山区高速公路的驾驶安全。  相似文献   

9.
高昆红  于雷 《公路与汽运》2022,(5):91-93+102
九原复合式互通立交连接满都拉口岸至包头高速公路固阳至东河段与京藏(北京—拉萨)高速公路,布设区域为平原微丘地貌,设置位置与京藏高速公路现有双喇叭互通距离较近,难以满足相邻互通式立交最小间距要求。为解决与现有互通式立交距离过近、难以设置辅助车道的问题,文中从工程造价、施工干扰、通行能力方面对拆除改建、匝道分离和集散车道3种互通立交方案进行比选,确定合理的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10.
雪宝山互通式立交是G69银百高速公路重庆城口至开县段的一座服务型地下互通式立交,位于主线间距只有1 100 m的财神梁隧道和双河口隧道之间,所处位置地形条件恶劣、地质条件复杂,匝道布置不当则安全风险大。因此,如何选取地质风险最小的匝道布置方案,是该互通式立交匝道布置独有的特点。介绍复杂地形、地质条件下该类立交的选型和设计思路,为类似山区高速公路互通式立交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城市快速路互通立交最小间距模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肖忠斌  王炜  李文权  王瑩 《公路交通科技》2007,24(11):105-108,129
分析了影响城市快速路互通立交间距的各种因素,给出了互通立交间距的基本定义及假设,引入临界安全间隙概念,采用概率论、可接受间隙理论及运动学的方法,在保证车辆安全运行的前提下综合考虑互通立交加、减速车道长度及车辆完成车道变换所需要的基本路段的长度,从系统的角度构建了互通立交最小间距模型。通过与仿真软件CORSIM模型的求解值比较验证了该模型是有效的,模型计算结果表明,城市快速路互通立交适宜的最小间距为1.0~2.0km,说明我国现行规范中立交间距的设计标准偏小。  相似文献   

12.
李卫青 《桥梁建设》2007,(A01):4-6,14
高速公路、城市道路交通中,互通立交得到广泛应用。简要介绍当前常见的菱型、喇叭型、定向型和半定向型、苜蓿叶型、部分苜蓿叶型等立交互通型式,讨论上述各种立交互通型式的特.点及适用范围。  相似文献   

13.
短间距枢纽互通立交分期实施设计方案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随着城市高速路网建设的日趋完善,两处或多处互通式立交近距离连接的情况日益增多,其设计与分期建设方案也成为互通立交设计中的重要课题。以虎门二桥东涌、骝东枢纽互通立交的分期实施设计方案为例,探讨该类互通立交中常见问题的处理方案。  相似文献   

14.
互通立交在城市快速路交通系统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城市快速路互通立交的选型对整个立交的交通功能、投资、占地、景观及社会和经济效益等起较为重要的作用。我国各个大中城市相继修建快速路,通过对长春快速路上的互通立交选型进行总结分析,提出一些互通立交选型思路,可供相关专业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15.
涂圣文  赵振华  姚常伟 《公路》2021,(1):218-224
为合理规划布置大城市绕城高速公路互通式立交工程,做到既能够提升出入境交通的可达性和便利性,又不影响过境交通及城市内部交通系统的运行效率,在对绕城高速公路出入境交通组织特性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以系统运行时间和出入境交通可达性二者组合效应最好为目标的绕城高速公路互通式立交一体化布局模型,并提出了模型求解的实用方法。最后,以某城市规划年绕城高速公路互通式立交布局规划为应用案例,阐述了模型应用的具体步骤。研究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绕城高速公路互通式立交一体化布局模型,不仅考虑了绕城高速公路互通式立交布局规划的实际影响因素,也便于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16.
随着高速公路从城区不断向山区延伸,高速公路桥隧所占比例不断增大,相应的隧道机电工程建设成本大大增加,而隧道供配电系统在隧道机电工程造价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重点研究如何建立系统可靠性的评价体系,并有效结合系统的可靠性和经济性指标,评价不同长度隧道的供配电系统方案以及对节能设备进行节能效果试验。研究成果可作为山区高速公路隧道供配电系统节能设计的重要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7.
许红  丁茂瑞 《城市道桥与防洪》2013,(4):99-101,11,12
高速公路的互通与立交枢纽形式多样,地理环境、建设条件差异明显。该文介绍了广深高速鹤州立交改扩建技术,认为:互通与立交的改扩建必须因地制宜,在充分研究路网规划和立交扩建条件的基础上进行针对性设计。互通立交的改扩建在尽量满足交通流的需求下,应合理确定改扩建方式,在考虑建设规模、安全性、工程经济、实施难度、景观设计等多方面因素的前提下,应着重减轻施工期对现行高速公路和地方交通、经济的干扰,最大限度地满足各项要求。  相似文献   

18.
宁波市"五路四桥"工程全长32 km,共计5条快速路和主干路,包括4座跨江特大桥和6座大型互通式立交。该文结合宁波市"五路四桥"工程,从招投标管理、工程合同、投资、质量、安全、进度等方面总结了建设管理经验,可供类似项目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