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关耳 《集装箱化》1995,(7):8-8,10
据《Comainerisation International》杂志最近的调查,1994年年中世界集装箱保有量为834万TEU,而据1992年《Cargoware International》杂志的调查,1992年年中的世界集装箱保有量为732万TEU,因此,在这2年中,世界集装箱保有量增加了100万TEU,相当于增长14%。  相似文献   

2.
集装箱运输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开始至今一直不断发展。1992年中世界集装箱保有量达745万TEU(其中营运集装箱保有量为732余万TEU,与1990年相比,增长率达25%)。1992年世界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将达到1亿TEU。1992年我国港口国际集装箱吞吐量完成280余万TEU,  相似文献   

3.
1994年全球对新集装箱的需求比上年显著提高。1994年各型集装箱的全球产量共达105万TEU,虽比1992年的115万TEU下降了10%,但比1993年的95万TEU上升了10%。  相似文献   

4.
集装箱设备市场分析及2012年后期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万敏 《集装箱化》2012,23(10):1-3
1集装箱设备市场需求分析1.1集装箱贸易量的影响集装箱设备保有量的增长与集装箱贸易量的增长基本同步,过去10年两者的比例关系保持在4∶5左右。2001—2010年,全球国内生产总值的年均复合增长率为2.9%,集装箱贸易量的年均复合增长率为8.7%,集装箱设备保有量的年均复合增长率为7.2%。1.2集装箱设备更新的影响集装箱的使用年限一般为12年。1980—1992年全球集装箱产量总计1305万TEU,而1992—2008年全球共淘汰老旧集装箱1266万TEU,超期使用的集装箱不足3%。由此可见,通过考察12年前的集装箱产量,可以推测所处年份老旧集装箱的淘汰量。  相似文献   

5.
据英国海洋运输咨询有限公司(OSC)的一份最新报告表明,北美和远东地区积极的经济增长将使欧洲地区集装箱贸易量增长一倍,从1994年的3020万TEU增至2005年的5990万TEU。但该报告也指出,尽管未来十年中集装箱货流将出现大幅上升,但潜在着供求失衡的危险以及投资过多(尤其是港口方面)的巨大风险。  相似文献   

6.
王传成 《集装箱化》2008,19(6):32-34
0引言 冷藏集装箱(冷藏箱)主要用于运输新鲜海洋水产品、新鲜肉类食品、鲜切花卉以及各种冷冻产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冷藏箱所运输产品的范围还在进一步扩大。截至2007年年初,全球冷藏箱保有量约为160万TEU,2007年全球新冷藏箱制造量约为22万TEU。  相似文献   

7.
《集装箱化》1995,(11):32-32
美国长滩港1994/1995年度(1994年7月~1995年6月)集装箱吞吐量达到2 739 516TEU,比上一年度增长17.3%,仍居全美第一。输入集装箱比上一年度增长14.9%,达到1 334 349TEU,输出集装箱增长30.2%,为939 647TEU,空箱吞吐量增3%,为465 520TEU。集装箱吞吐量居第二位的为洛杉矾港,去年年吞吐量为2 621 006TEU,比上一年度增长10%。  相似文献   

8.
《集装箱化》2004,(5):32-32
张家港永嘉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ZWT)是中远(香港)集团属下太平洋有限公司与中国张家港港务集团有限公司合资经营的合资企业,于1992年5月在中国苏州注册成立,投资总额3 000万美金,1992年12月1日正式营运,12年来集装箱吞吐量连年增长。2003年的吞吐量已达24.7万TEU,是开业时6万TEU的4.1倍,为张家港港集装箱装卸事业谱写了崭新的一页。  相似文献   

9.
路兆希  劳秀 《集装箱化》1995,(12):38-38
1990~1994年4年中.全球集装箱保有量年均增长率约10%,已达8 339 432TEU。其发展趋势主要有:  相似文献   

10.
曹关桐 《航海》2002,(3):5-7
1997年6月30日,为了迎接香港回归,人们度过了一个心潮澎湃的不眠之夜。弹指一挥间,香港回归五周年纪念日即将来临,人们欣喜地发现,香港作为国际航运中心—— “地利”独秀 地位巩固 回归当年——1997年,香港集装箱吞吐量超过1450万TEU,连续6年位居世界港口集装箱吞吐量排行榜首位。1998年,新加坡集装箱吞吐量突破1500万TEU,超过香港(1465万TEU),但这只是昙花一现而已。1999年,香港便以1621万TEU反超新加坡(1594万TEU)重归榜首,2000、2001连续两年蝉联第一,与新加  相似文献   

11.
新加坡港集装箱吞吐量同比上升0.6%6月份新加坡港集装箱吞吐量为272.5万TEU,环比下降3.6%。今年上半年集装箱吞吐量为1581.4万TEU,同比上升1.1%。中国香港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同比下降3%6月份中国香港港口集装箱吞吐量为182.9万TEU,环比下降6%。其中,葵青码头为142.9万TEU,同比上升0.9%;中流作业、公众卸货区和内河运输集装箱吞吐量为40万TEU,同  相似文献   

12.
航务快讯     
96年1月中日线箱运量 今年1月份中日航线集装箱运输保持稳定增长。据日中海运输送协议会统计,1月份中日航线集装箱海运量达6.62万TEU,比上年同期增长19.7%,其中中国对日输出4.9万TEU,增长10.2%,中国自日输入1.72万TEU,激增58.8%。  相似文献   

13.
<正>一、上海港目前在国际集装箱运输网络中的地位 上海港自从70年代参与国际集装箱运输以来,其集装箱吞吐量每年连续增长,尤其是近几年来更以25%以上的速度增长。1993年上海港完成集装箱吞吐量93.5万TEU,比1992年增长了27.95%。1994年完成119.9万TEU,比上年增长28.3%,居全国之首。但在世界范围内上海港集装箱吞吐量1994年居21位,在亚洲地区仅占第10位(详见表1)。在上海港1993年93.5万TEU中,国内运输量仅占8.4%,即中转箱在总吞吐量中还不到10%,说明上海港目前还未达到国内集装箱中转港的地位。而在上海港外贸集装箱吞吐量85.6万TEU中,很大部分(约占62.4%)须经海外(香港、日本、韩国)港口中转,每年造成的中转费和二程运费的收入损失数亿美元。而周围地区的高雄、釜山和神户港发展势头迅猛,1994年已分居世界第3、5、6位。高雄港1994年的集装箱吞吐量达到490万TEU,中转率40%以上,距国际性集装箱枢纽港标准仅一步之遥。上述事实说明,上海港目前充其量属于第二类港口,甚至处于第二类与第三类之间,离国际性集装箱枢纽港的标准还相差甚远。 上海港未能形成国际性枢纽港的原因除在软件方面有起步晚、管理不协调的因素以外,在硬件方面主要有以下两方面问题:  相似文献   

14.
上海港超越香港,位列全球第二大集装箱港口2007年6月份香港的集装箱吞吐量达到205.9万TEU,虽比去年同期大升18.8%,但上半年的吞吐量仅上升了2.5%至1155万TEU;而上海港同期的吞吐量达到1251万个TEU,增幅24%,这意味着上海港正式超越香港,仅次于同期处理1347万TEU的新加坡,晋身全球第二大集装箱港口。上海港也取代香港,成为中国最繁忙的港口。不少业内人士预计,明年或者后  相似文献   

15.
丁力 《海运情报》2004,(3):29-29
中东萨拉拉港(位于阿曼南部)的集装箱吞吐量。到2003年6月27日已达到.500万TEU,距开业日只有4年7个月。预计2003年的集装箱吞吐量将超过2002年的140万TEU而达到180万TEU。  相似文献   

16.
新加坡港集装箱吞吐量同比下降7.8% 6月份新加坡港吞吐量为261.7万TEU,环比下滑0.2%,这是连续第4个月下跌.上半年新加坡港累计吞吐量为1599.8万TEU,同比下降3.1%. 香港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同比下降12.9% 6月份香港港口吞吐量为171.9万TEU,连续第12个月下跌.上半年累计下降9.7%至1011.6万TEU,6月份葵青码头集装箱吞吐量下降14%至133.9万TEU,中流作业及公众卸货区集装箱吞吐量下降8.5%至38万TEU.上半年葵青码头集装箱吞吐量累计下降11%至798.2万TEU,中流作业及公众卸货区吞吐量下降4.5%至213.4万TEU.  相似文献   

17.
尧乐 《集装箱化》1994,(10):28-28
英国海运咨询公司(OSC)与集装箱产业研究所预测,由于集装箱生产的发展,世界海上集装箱拥有量将从1994年的850万TEU增加到2000年的至少1150万TEU、2005年的1550万-1700万TEU,即1994年至2000年间将增长1倍。  相似文献   

18.
《集装箱化》1995,(5):23-23
1994年日本往北欧海上集装箱运量,公会内外船公司合计约35.3万TEU、与上年大致相同。其中公会船公司运量约20.7万TEU,也与上年大致相同,虽然连续二年低于30万TEU,但与1993年比1992年减少约8%相比,去年已停止下降。公会外船公司运量约5.6万TEU,已是1992年以来连续3年低于6万TEU.但与上年相比,已有一定的恢复。  相似文献   

19.
10月份,集装箱运输市场欧美主干航线出现冰火两重天景象.从整体供需看,承运人管控淡季运力的动作较往年迟缓,导致基本面继续失衡.据Alphaliner统计,截至10月6日,全球500TEU以上船型闲置运力为131艘、20.2万TEU,占总运力的1.1%,为201 1年8月以来的最低水平,其中承运人控制的只有9艘、1.5万TEU,更是为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来的最低水平.10月24日,上海航运交易所发布的中国出口集装箱综合运价指数为1021.01点,上海出口集装箱运价指数为967.31点。  相似文献   

20.
1993年,香港连续两年超过新加坡,雄踞世界第一集装箱港的宝座。香港1993年集装箱吞吐量为962万TEU,比1992年增长20.7%;而新加坡为904万TEU,增长19.5%。在《国际港口发展》(PDI)杂志最近一期的世界20大集装箱港排名中,这两个港口1993年的吞吐量业绩遥遥领先于其他各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