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时代汽车》2010,(12):55-55
为实现节能减排的目的,国家将大力扶持传统燃料的节能环保汽车、以纯电动汽车为主的新能源汽车,及支持研究开发混合燃料、氢燃料等汽车。小型化和汽车电气化是中国汽车未来发展的两大方向,2015年中国电动汽车保有量计划达到100万辆,  相似文献   

2.
周宏湖 《轿车情报》2008,(7):146-149
为了应对日益严峻的能源安全和环境的挑战,福特汽车公司始终坚持技术创新,不断开发各项新能源技术。近年来,福特汽车每年投入约75亿美元开发清洁新能源技术,提高燃油经济性等研究。福特汽车也是全球全面开发清洁柴油、混合动力、乙醇和氢气多种新能源车型的汽车制造商之一。福特汽车认为,新能源技术的适用性因市场而异,目前没有任何一个适用全球的解决方案,因此,唯有通过充分研究市场特点,加快技术开发,才能达到节能减排目的,实现汽车工业可持续发展。 福特汽车清洁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战略是: ·改良内燃机·开发替代能源·发展混合动力·推进氢发动机·研发燃料电池驱动  相似文献   

3.
车用燃料电池是一种高效、清洁的新能源技术。本文综述了中国、北美、欧盟、日本、韩国等国家和地区在该领域的发展情况,进行了多个角度的比较分析,其中包括:燃料电池汽车各项技术指标、燃料电池发动机的寿命、环境适应性、储氢系统、燃料电池关键材料、燃料电池辅助系统、燃料电池汽车的示范运行、加氢基础设施建设等。结果表明:在国外,整车企业已经进入产业化燃料电池汽车的准备,预计燃料电池汽车将在2015年进入量产阶段;而在中国,燃料电池汽车还处于性能改进和小规模示范阶段;下一代燃料电池汽车的研发重点是:延长电池寿命、降低系统成本、建设加氢基础设施和推广商业示范。  相似文献   

4.
12月18日,新能源汽车正式进入鼓励产业目录。 在汽车新能源领域,谁抢得了先机,谁就是胜利者。 12月18日,国家发改委发布了《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07年本)》,新能源汽车正式进入发改委的鼓励产业目录。发改委表示,压缩天然气、氢燃料、生物燃料、合成燃料、二甲醚类燃料以及灵活燃料汽车和混合动力汽车、电动汽车、燃料电池汽车等新能源汽车整车,以及燃料电池及电催化器、电极、复合膜和双极板等电池关键材料,质子交换膜等关键零部件的开发及制造,都已列入了鼓励目录,享受鼓励政策。  相似文献   

5.
南辰 《汽车电器》2005,(10):58-58
上汽股份与上海变通大学、同济大学于2005年8月26日签署新能源汽车战略合作协议,标志着上汽股份与上海交大、同济大学开展新能源汽车“控企合作”进入了实质性推进阶段,以上汽股份为主导的新能源汽车项目全面提速。作为中国汽车产业的重要成员之一,上汽股份在“十五”期间已经通过“校企合作”在新能诼汽车的研发领域取得一定成果.成功试制了二甲醚城市客车、混台动力城市客车、燃料电池MPV等概念样车,实现了桑塔纳3000型LPG单/双燃料轿车、申沃CNG城市客车、桑塔纳CNG两用燃料轿车等批量投放市场,在节能汽车,替代能源汽车、混合动力汽车、燃料电池汽车的研发上取得了积极进展,为“十一五”加快研发和应用新能源汽车奠定了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6.
未来5.10年全球新能源汽车有望走进大规模产业化阶段,并将带动整个相关产业链蓬勃发展。新能源汽车发展总体将遵循节能(降低总能耗)、环保(减少污染物排放)两大趋势,逐步实现对化石类传统能源的替代。其中,混合动力汽车在2020年以前将是新能源汽车的主流,2020年~2030年逐渐被纯电动汽车取代,燃料电池汽车在2030年以后有望占据重要地位。在这个过程中面临的最大挑战就是自主创新,达到一种减排标准很容易,难的是由汽车大国向强国迈进的目标。  相似文献   

7.
为促进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与技术的发展,首先从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现状出发,对现阶段中国新能源汽车整体产业、关键零部件产业及基础配套设施等产业链重点环节发展现状进行系统的梳理,并对中国新能源汽车整车技术、动力电池技术、驱动电机技术、燃料电池技术等核心技术取得的进展进行总结。然后,通过对标国外纯电动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燃料电池汽车、动力电池及驱动系统的技术前沿,分析中国新能源汽车与国际先进水平之间存在的差距与不足。基于现状分析,从战略政策、核心技术、研发生产、产业体系、示范推广、产品销售6个方面对目前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度剖析,并进一步从顶层设计、自主创新、基础支撑、产业生态、配套体系以及商业模式6个方面为中国新能源汽车未来的产业发展路径和技术突破方向提供对策建议。最后,对中国未来新能源汽车产业与技术的发展路径进行思考。研究结果表明:产业布局方面,应合理布局整车及零部件配套企业,推进企业集群化,产业集聚化;纯电动汽车应着重发展一体化电动底盘,加大新体系动力电池的研发力度;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应重点发展高性能混合动力总成与专用发动机,以及动态协调控制技术;燃料电池汽车应以发展燃料电池电堆及关键材料为重点,同时兼顾燃料电池系统及核心部件的开发。  相似文献   

8.
编者的话     
<正>这期《新能源汽车》内容非常丰富。国家科技部《电动汽车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征求意见稿)已发布,东方时评《新能源汽车发展指导性大纲—电动汽车十二·五发展规划述评》提出了发展电动汽车的战略、发展技术路线、发展目标、关键零部件(蓄电池、燃料电池、电机、电控单元)十二·五期间具体指标等。制动能量回收控制是新能源汽车重要结构,是实现节能减排的技术支持。《混合动力车与电动车制动能量回收控制(一)》介绍混合动力车制动能量回  相似文献   

9.
发展新能源汽车是顺应节能减排、低碳环保的国际共识,缓解我国能源和环境压力,推动汽车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举措。"中国制造2025"国家战略将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列入十大重点领域之一,新能源汽车产业步入了快速发展期。文章分析了我国天然气汽车、电动汽车、燃料电池汽车等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现状,指出了产业发展中在政策制定、产业结构、核心技术、基础设施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指出要加强政策引导,鼓励科技创新,扶持龙头企业,加快充电桩等基础设施建设。  相似文献   

10.
燃料电池汽车是新能源汽车的重要技术路线。针对2022冬奥应用环境,开展了燃料电池发动机系统高密度集成、耐久性管理和低温冷启动技术研究,提升其性能及低温环境适应性。车辆在张家口进行了近3年示范运营,经历了-20℃以下的低温环境,通过抽取样本信息,分析了燃料经济性、耐久性和可靠性。示范运营积累的经验和改进措施为2022冬奥会“氢能出行”服务及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城市群项目实施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1.
正2018年11月6-8日,中国·上海云集汽车行业技术大咖覆盖汽车前装产业链关注未来汽车技术创新引领汽车产业变革部分新能源汽车技术话题提前知晓后补贴时代新能源汽车技术经济评估及政策体系建议自主品牌企业新能源发展战略电池企业对新能源战略的思考外企新一轮新能源战略思考面向规模化示范推广的燃料电池技术开发新能源汽车领域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2.
随着汽车产业的高速发展,车用能源的需求也在快速增长,为贯彻国家节能减排的战略方针,2009年起政府陆续出台了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政策、"节能产品惠民工程"节能汽车推广政策、节约能源、使用新能源车辆车船税优惠政策等一系列针对节能汽车和新能源汽车的鼓励政策.并在2013年开始实施《乘用车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核算办法》,建立了与国际接轨的以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考核评价为核心的全新汽车节能管理模式. 在这些政策的综合作用下,节能汽车的市场占有率大幅提升,新能源汽车市场正在逐步形成,我国乘用车行业的节能水平得到了明显提升.经测算,2010年我国乘用车平均燃料消耗量为7.71L/100km,到2012年已经下降到7.38L/100km,年均下降2.16%.  相似文献   

13.
编者的话     
2011年已经过去,2011年国内新能源汽车示范运行和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处于低迷状态。而国家却出台了不少对新能源汽车鼓励和补贴政策。本期东方时评《新世纪中国新能源汽车政策盘点》和《2011年国内外汽车节能减排技术发展的回顾与分析》介绍国内外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蓄电池安全性、  相似文献   

14.
春魏 《驾驶园》2009,(5):72-73
石油资源并非用之不竭,作为汽车的主要燃料,它总会有被替代的一天。虽然在寻找新能源的过程中,世界各大汽车公司纷纷研制各种新能源汽车,包括燃料电池车、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代用燃料汽车等。但由于燃料电池汽车和纯电动汽车还存在不少问题,目前还不具备产业化条件,只能进行研制开发、示范运行。而今全球各大汽车公司已纷纷推出各种混合动力汽车,并先后推出了各自的量产车型。  相似文献   

15.
<正>目前针对购买新能源汽车的补贴政策共有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两种,而且可以同时享受。但都是只对已进入《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应用工程推荐车型目录》的车型才进行补贴,即只有自主、合资等国产纯电动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和燃料电池汽车才符合标准,而进口新能源汽车则不享受中央政府的补贴。中央政府对新能源汽车的补贴政策按续航里程分级别进  相似文献   

16.
王晓娟 《时代汽车》2022,(4):107-108
随着全球能源和生态环境面临严峻挑战,节能和新能源汽车是解决中国能源和环境问题的关键措施,那么新能源汽车的推广也就会越来越广泛.对于不同技术的前景,产业界和学术界尚未达成共识.本文首先介绍了新能源汽车的概念和发展历史,讲述了我国纯电动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和燃料电池汽车的发展现状,并进一步分析了目前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正>目前,全球能源和环境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汽车作为石油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大户,需要进行革命性的变革。为了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发展新能源汽车已经在全球范围内达成了共识。从长期来看,包括纯电动、燃料电池技术在内的纯电驱动将是新能源汽车的主要技术方向,在短期内,油电混合、插电式混合动力将是重要的过渡路线。但是发展新能源汽车还面临着一些共同的难题,例如关键技术的突破、汽车工业的转型、基础设施的建设以及消费者的接受度等。我国发展新能源汽车,是应对节能减排重大挑战的需要,同时也是汽车产业跨越式发展和提升国际竞争力的需要。欧美国家及日本,都把发  相似文献   

18.
编者的话     
2011年已经过去,2011年国内新能源汽车示范运行和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处于低迷状态。而国家却出台了不少对新能源汽车鼓励和补贴政策。本期东方时评《新世纪中国新能源汽车政策盘点》和《2011年国内外汽车节能减排技术发展的回顾与分析》介绍国内外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蓄电池安全性、燃料电池车发展前景和2011年新  相似文献   

19.
《汽车杂志》2007,(6):28-28
此次上海车展上,自主品牌展示的产品技术有了新的提升,包括一批新能源概念车,成为一大亮点。上汽此次展出了荣威混合动力概念车,“上海牌”轿车也重新出现在展台上,这是一款采用燃料电池技术的概念车,搭载的是第四代燃料电池组。上海计划在“十一五”期间实现燃料电池汽车的量产.2008年成立示范车队,2009年保有量达到1000辆,五年后达到1万辆。  相似文献   

20.
随着节能减排的环保理念日益深入人心,汽车新能源技术已备受世界各国瞩目。车载电池的研发成为竞相角逐的焦点。文章详细介绍了电动汽车车载电池新能源的种类和发展方向,以及各国在车载电池新能源方面研发和投资的情况。得出车载电池既是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的技术瓶颈也是未来电动汽车产业最理想的最终产品,指出锂电池将成为未来车载电池市场的主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