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江津区是距离重庆主城区最近的卫星城市,其发展方向为"向北拓,融主城",为了应对城市空间演变和可持续快速发展的挑战,需制定与城市化协调发展的交通战略,为城市交通的发展目标和策略制定提供依据。文中在分析江津区交通现状的基础上,结合城市发展方向提出交通发展策略,从城市道路、轨道交通、铁路战略通道、公铁水联运、公交一体化等方面提出发展措施。  相似文献   

2.
以深圳市龙岗区为例,根据龙岗土地利用现状和规划,结合公共交通发展态势、需求分布和公交系统规划布局,划分不同类型的公交发展区域,提出差异化公交发展策略,并以实例加以说明。  相似文献   

3.
自行车交通在我国城市交通系统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一种绿色交通方式。本文论述了自行车在国外的发展情况、自行车交通的特点和我国自行车发展情况,认为自行车是一种适合我国国情的客运交通工具,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仍然是我国居民出行的主要交通方式之一,并提出建设自行车交通系统的策略和措施。  相似文献   

4.
针对东莞市松山湖大道入城段在高峰时段发生常发性拥堵问题,从出行结构、路网布局、立交节点3个层面对交通拥堵成因进行了分析.根据《东莞市交通发展白皮书》提出的城市交通高效性发展目标、道路交通发展总体策略及道路交通治理策略,提出:近期拥堵治理以交通管理措施为主要技术手段,中期主要采取工程措施,远期则由中短期的局部性治标措施上升到立足城市布局结构、优化完善路网规划、打造高品质交通廊道的系统性治本措施.最后,对未来城市交通拥堵治理方式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5.
从构建市域综合交通体系的角度出发,深入剖析九江市综合交通现状存在的问题,在在分析九江市区位特征的基础上,研究探讨未来九江市域综合交通发展的策略,并提出相关的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6.
沈阳是东北地区的中心城市,小汽车处于高速增长期,但还未达峰值,城市用地布局和交通规划还存在优化余地,探究健康交通发展措施具有显著的实践意义.在分析健康交通理念和基本内涵的基础上,提出了健康交通体系的逐层实现策略,即目标层、策略层和设施层,提出了基于健康城市理念的沈阳市绿色交通体系规划要点与实现路径,包括完善城市绿道网、改善步行和自行车出行空间、优化轨道交通换乘系统、打通支路微循环系统,在各个方面均提出了宏观、中观、微观的交通规划设计方案,在健康交通的视角下,拟对沈阳市综合交通体系进行改善和提升.  相似文献   

7.
珠三角地区高度城镇化以及地区一体化使该区域城市发展呈现集群化、连绵化的特点,也使跨界交通需求快速增长并有城市化交通发展趋势。简要梳理近年来珠三角地区跨界道路发展历程和工作措施,并分析了珠三角跨界道路规划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最后针对性提出了珠三角跨界道路交通改善和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2010年上海世博会道路交通组织的总体目标、基本策略和主要措施,对世博期间上海市日常交通和观博交通实现"双赢"进行了分析和总结,并对"P+R"停车换乘、公交优先、集约化出行转换等交通组织措施合理纳入世博会后长效管理机制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9.
高速公路交通管制策略仿真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高速公路交通管控措施的评价问题,提出基于交通仿真软件的评价方法.交通仿真技术克服了传统方法的局限,为高速公路的管制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高效便利的研究手段.对高速公路常用的交通管制策略进行分析,提出高速公路的交通仿真模型.最后以广清高速公路为例,通过VISSIM对实施交通管制手段的高速公路交通流进行模拟仿真,建立微观交通仿真模型,考察了交通管制措施的实施效果,从而为优选出最优的交通管控策略提供科学合理的依据.  相似文献   

10.
以“合理分流、优化组织、减少需求”为构建老城区动态交通保护圈的基本策略,从“路网规划、交通管理、交通组织规划与信号控制方案优化”等方面提出有利于桂林老城区保护的交通规划方案和管理措施,并运用交通微观仿真软件TSIS,对提出的规划方案和动态交通组织方案进行仿真分析。  相似文献   

11.
城市商业中心区是城市中交通拥堵的多发地带,而交通枢纽及商业混合区域更是给交通带来了巨大的压力。文中结合镇江市城际枢纽站商业中心区的实例,对城市交通枢纽及商业混合区域的交通问题剖析,并对交通枢纽型商业中心区的交通改善策略进行了相应研究。通过采用公交优先、布置交通设施、构建先进的停车系统、合理组织交通流等措施,为该类地区的交通改善和治理提出对策,使得交通枢纽型商业中心的交通组织更加合理有序,尽可能地减少交通拥堵,促进城市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2.
在对深圳市梅林联检站及周边道路主要交通问题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其外围、内部交通改善方案及对策,以有效改善其交通问题。  相似文献   

13.
佛开高速公路谢边至三堡段改扩建项目已陆续开始进入全线路面工程施工阶段。结合现场暴露出来的问题,原设计图纸中关于路面工程施工期间的交通组织方案已不能完全适应当前面临高压态势的工程安全管理形势,存在改进和优化完善的地方。结合设计研究内容和国内外的相关应用成果,对佛开改扩建项目路面工程施工阶段交通组织方案进行了研究探讨,提出了改进和完善的方案,借此为其它高速公路改扩建项目提供一定程度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掌握城市道路交通事故空间分布特征是城市道路交通安全管理的重要基础。基于深圳市2014~2016年的道路交通事故数据,首先应用地理编码方法对原始事故记录进行空间定位,形成事故的空间分布。其次针对考虑/不考虑路网密度的2种情况,应用密度分析方法对道路交通事故多发的区域和事故严重程度较高的区域进行鉴别,比较2种情况下区域分布的差异并分析造成这种差异的可能原因。最后利用异常点分析和热点分析2种空间聚类分析模型对事故严重程度较高的区域进行进一步鉴别,并对密度分析和聚类分析2种方法得到的结果进行了比较。密度分析结果表明:就事故频度而言,深圳市中心城区单位面积上的交通事故频度较高,而郊区单位长度道路上的交通事故分布更为密集;就事故严重程度而言,郊区的交通事故平均严重程度高于市中心区域。造成上述差异的原因可能与郊区道路限速较高等因素有关。聚类分析结果与密度分析结果相近,在郊区形成了高严重程度的事故聚类,而在中心城区形成了低严重程度的事故聚类,说明郊区的交通事故严重程度总体高于市中心区域。从2种方法的比较来看,密度分析简单易行,有助于交通管理部门对城市交通事故空间分布特征直观快速的了解;聚类分析可精确到事故点,为精细化的交通安全管理工作提供支撑。研究结果表明基于密度分析和聚类分析的研究方法对于确定道路交通事故空间分布特征有良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1995年深圳从香港引进咪表对道路停车进行管理,使得深圳的道路停车问题得到了较好的解决,交通环境得到了很大改善。但同时,咪表停车管理与体制上的种种矛盾也逐渐显现出来,并最终导致咪表在深圳暂停使用。该文从政策、交通环境等外部因素和咪表管理的自身因素上对咪表在深圳的实施进行分析,探索其在外部政策环境上和咪表停车管理实施上存在的不足和弊端,挖掘咪表在深圳实施失败的深层次原因,并提出了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6.
广深沿江高速公路(深圳段)以其重要的地理位置和严酷的自然气候条件,给公路运营管理部门如何对其进行有效监督管理提出了较高要求。对广深沿江高速公路(深圳段)所处路网网络特性进行了分析,确定疏散点及备选线路,并通过TSIS仿真软件对其在雨天条件下的交通疏散方案进行建模,优化了广深沿江高速公路(深圳段)在恶劣天气条件下交通组织管理上的灵活性和机动性。  相似文献   

17.
孔令旗 《城市道桥与防洪》2013,(6):228-231,237,7
环形交叉口经常成为城市道路交通的瓶颈。该文详细探讨了无信号控制环形交叉口通行能力的计算方法及其适用条件、优化方法、改善策略。根据环形交叉口的具体情况,分析了环形交叉口的交通组织设计,确定了信号灯的相位配置及主要交通参数。结果表明,其对环岛交叉口改善具有可实施性。  相似文献   

18.
邓娜  张正军 《隧道建设》2022,42(12):1985-1995
通过全面梳理深圳市地下交通规划编制的发展与有关法规标准的要求,系统总结深圳市地下交通设施的发展现状与成就,并从理念导向、规划体系、政策制度、智慧建设和评估机制5个方面评估深圳市地下交通发展面临的问题与挑战。为支撑和引导地下交通发展,在规划层级与内容方面,应开展支撑地下空间总体规划的地下交通设施发展策略专项研究,并结合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分级研究地下交通规划的编制与传导。在规划协调与实施方面,应以交通等地下公共设施空间统筹协调为重点,设立地下空间综合管理部门并明确其职责,同时完善地下交通设施专项法规,强化信息化建设,并对已建地下交通项目建立评价与反馈制度,迭代式优化地下交通规划,为地下空间发展规模化、深地化积累实践支撑。  相似文献   

19.
惠盐高速作为广东地区最早一批建成通车项目,自1994年建成运营以来,其交通区位优势显著,是深圳地区前往粤东和江西等地最方便的道路,同时也是深圳去往惠州最便捷的通道。从项目背景、工程概况、功能定位、路基拼宽方案、交通组织等方面对惠盐高速(深圳段)改扩建工程做了全面的介绍。  相似文献   

20.
巢湖市长江中路交通拥堵的现象由来已久。通过现场调研和交通调查,对沿线主要交叉口的交通量进行预测,并找出拥堵成因。基于此,重新梳理局部路网,提出三种交通改善策略,并给出近期建设的最优策略和远期进一步改扩建的预留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