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汽车线束设计及线束用原材料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谷孝卫 《汽车电器》2006,(10):16-19
对汽车线束电源分配、车身线束三维布局、插接件和导线的选取、线束外包扎和固定方式等设计原则进行介绍,重点分析线束用导线、密封件、固定扣和各种包扎管、胶带等原材料的性能及选用原则。  相似文献   

2.
文章从重卡线束连接点、孔式端子的保护措施以及线束包扎保护三方面,简要阐述了重卡线束的防护措施及其重要性,为线束研发人员在线束保护设计方面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3.
猝死:胸外心脏按压,人工呼吸。忌观而望之,不做任何抢救。割破血管:压迫止血、包扎。忌不立即或不间歇压迫止血。昏迷:头后仰、开放气道。忌头抬高,剧烈搬动。  相似文献   

4.
汽车线束是汽车电路的网络主体,没有线束也就不存在汽车电路,合理设计汽车线束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汽车的整体性能。文章首先介绍了整车电路设计,然后对插接件的选取、导线的选取、全车线束密封件的设计做出了详细的介绍,最后对全车线束包扎和固定设计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故障现象 一辆2014年的东风本田CRV,搭载的是2.4L发动机,行驶了约40 000km,因为停放了很长一段时间后启动发动机时发现发动机故障指示灯常亮,送到修理厂检查发现发动机舱线束被老鼠咬破,维修人员对被咬线束进行修复和包扎后,发动机故障指示灯仍然常亮,于是车主将故障车送到我店进行维修.  相似文献   

6.
<正>汽车线束连接器用于连接电源、电路保护装置、用电设备、控制单元等部件,是保证用电设备正常工作的重要部件,其工作的可靠性关系到车辆的动力性、安全性、舒适性及维修的便利性等。1汽车线束连接器的布置特征汽车线束通常是将各用电设备的导线先就近捆成小线束,再将小线束汇合成大线束,然后再包扎好绝缘层。发动机线束包含相关传感器、执行器等的导线,  相似文献   

7.
目前公路木桥采用的防腐方法,计有扩散(即涂抹防腐浆膏及包扎防腐缠带)、热冷槽浸注及表面处理三种。它们的应用范围和处理过程,在以前公路总局印发的公路木桥防腐会议专刊,公路木结构防腐指南及1954年公路木桥防腐经验介绍等文件上,都有比较详细的介绍。但是,现在各地的木桥防腐处理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例如防腐方法的选择不很适当,浆膏涂层普遍地发生脱落现象等。为了改进防腐工作,仅在技术方面就我所了解的问题提出几点意见,以供大家参考和商讨。  相似文献   

8.
<正>这款车属于高配车型,搭载的是东风康明斯ISZ480发动机,最大扭矩输出2 320 Nm,最大输出480马力,需添加尿素溶液达到国IV排放标准。与之匹配的是采埃孚的ZF12AS2540自动变速器和空气悬挂。卡车也有自动挡,不用包扎管路。由于是首批用户,东风商用车公司每隔一个月都会向我询问车辆的使用情况,我也会把使用过程中的一些小问题反馈给厂家。我目前对该车的建议主要有两点:一是天龙旗舰由于采用了超大型平地板驾驶室,所以驾驶室位置相比普通车高出不少,适合跑专线和长途运输,但是走国道会有些危险,底盘有点低,有的地方会过不去。二是车身的自重比  相似文献   

9.
何文强 《汽车电器》2002,(Z1):95-95
一辆康明斯牌汽车,晚上开近光时,左边灯光正常,右边灯丝微发红,开远光时,左边灯光正常,右边灯丝也微发红.经分析检查,前照灯有2个熔断丝,分别控制左右前照灯的火线,2个灯光继电器分别控制前照灯近光、远光的搭铁线.检查熔断丝,继电器均正常拔下右边灯插头,用试灯测试不亮.判断故障在熔断丝至右边灯插头之间的这根导线有断路.仔细检查,距离右灯插头约15 cm处有蓝色铜线氧化物,拔开检查,这根线的并联接头已经氧化断.为了避免再次发生此故障,线接好后用烙铁焊锡,包扎后再裹上蛇皮管.开灯正常,故障排除.  相似文献   

10.
魏立勇 《汽车电器》2002,(Z1):104-105
本部一辆EQ1090汽车因交流发电机短路而损坏,不能继续使用,连接交流发电机电枢接线柱的那根粗线也被烧坏.由于当时无备用交流发电机可换,就地修理又缺乏条件和时间,于是驾驶员做了如下临时处置:先将交流发电机电枢、磁场、中性点接线柱上的3根线拆下来,并用胶布分别包好,以避免搭铁和与其它电路连通,再发动汽车,使汽车仅仅依靠蓄电池供电行驶一段路程,最终找到了维修点,并修好了交流发电机.需指出的是,此时如实在无胶布和其他绝缘物品包扎,也可将拆下来的3个线头可靠悬空(即线头在汽车行驶中也不致于搭铁和与其它电路连通)的办法应急,但汽车到达维修点后,应尽快修复或更换损坏的交流发电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