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振冲  韩庆等 《航海》1997,(4):18-19
U212型潜艇是德国在U209型潜艇问世后,并在世界军火市场畅销时即开始论证、设计和生产的新一代常规动力型潜艇。针对当前反潜兵力、兵器的发展及今后潜艇所担负的任务而设计,U212型潜艇的设计论证指标是:“先敌发现并判明目标”,“在敌未意识到攻击的距离上发起攻击”。为满足上述要求,采取了如下措施:  相似文献   

2.
简要介绍“弗吉尼亚”级潜艇的设计思路,针对任务需求说明潜艇系统的改进及新技术在艇上的应用。重点介绍CAD/CAM程序应用于该级潜艇设计、建造、测试及训练等方面的情况。展望该级潜艇在美海军中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3.
“阿穆尔”级常规潜艇是俄罗斯“红宝石”中央船舶设计局在其早年研制的“基洛”(Kilo)级多用途常规潜艇上发展出来的,是一型能在中近海域和浅水海区执行众多任务的新一代多用途常规潜艇。“阿戈斯塔”90B级常规潜艇是法国造舰局在“阿戈斯塔”70级常规潜艇基础上研制的新一代潜艇,可以说该级艇综合吸收了“阿戈斯塔”70级常规潜艇的所有优点,采用了法国许多最先进的造艇技术,是代表西方常规潜艇最高水平的一级潜艇(也是让台独分子垂涎三尺,日思夜想的一型武器)。眼下,印度和巴基斯坦分别购买并装备了“阿穆尔”级和“阿戈斯塔”90B级。俗话说一海容不下两“蛟”,可到底是哪一条“蛟”更利害一些呢?我们不妨在纸上让它们俩来一次决斗吧。  相似文献   

4.
潜艇磁异常信号与方位对应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潜艇磁偶极子等效模型,利用Matlab仿真生成了反潜机在任意搜潜航向下,探测到的目标潜艇任意航向下的磁异常信号,并利用这些磁异常信号建立数据库。将反潜机在两条相互垂直的搜潜航线下探测到的磁异常信号与数据库中的磁异常信号进行对比,可快速判别出目标潜艇所处的方位,对进一步提高反潜作战效能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潜艇损伤直接关系到艇上官兵的生命,并影响潜艇作战性能,影响日常维修保养与巡逻执勤任务。因此一旦潜艇损伤,能正确认识损伤程度,了解损伤情况,以便做出相应的应对措施是十分重要的。本文根据影响潜艇损伤的特点,联系系统评估的方法,提出基于证据理论进行潜艇损伤等级评估的方法,分析和示例计算表明该法能有效的应用于潜艇损伤等级的评估。  相似文献   

6.
在我国海军建设上,向来有潜艇与航母之争,至今仍无定论。不过从我国海军所面对的海洋地理态势和可能的作战对手特点看,重点发展潜艇战力,无疑是一项较适宜的选择,航空母舰则是好看但却昂贵的东西。在我国海军潜艇中,核潜艇风头最劲,但因数量有限,承担主要作战任务的是常规动力潜艇。到20世纪90年代末,我国已先后研制生产过五种常规动力潜艇,建造总数超过一百三十艘。在我国海军武库中,论吨位、论数量,至今没有任何其他类型舰艇的建造和装备规模超过常规潜艇。可以说,常规潜艇部队一直是我国海军的主要作战力量。90年代之后,我国自行研制的新一代“宋”级常规潜艇开始装备部队,向俄罗斯采购的“基洛”级常规潜艇也进入现役。随着新一代潜艇的陆续服役,我国常规潜艇的战力必将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本文拟对我国常规潜艇发展历程加以回顾。  相似文献   

7.
在战后的第二个十年里,轻型水面舰艇--驱逐舰和护卫舰的主要任务是保证发挥已方潜艇的作用和与敌人潜艇作斗争,在海军舰队中,大大提高了反潜力量的作用。由于有了核潜、超音速飞机以及今天出现的飞式反舰导弹,必须建造在海上武装斗争中有效地对抗新式武器的新型舰艇,大力提高反潜舰的航速能才能保证顺利地追击被发现的潜艇,只有在舰上安装对空导弹系统才有可能加强对空防御力量。  相似文献   

8.
谢可希 《国外舰船工程》2001,(5):47-48,F003
主要探讨核潜艇对其作战负载。21世纪的海上战斗舰艇毫无疑问将选择潜艇。当各种大小型水面舰艇花费大量的财力来减小其雷达能见度时,潜艇对各种反潜武器越来越隐蔽。在冷战期间潜艇是执行多种任务的最合适的平台,正在发展的技术使其具备更多能力,所需的空间和重量越来越小,对执行各种任务的适应性显著增加,随着潜艇抗破损性能的增强,潜艇持续作战的优势也在加大。  相似文献   

9.
对潜艇作战系统进行了特性分析,从使命任务、作战样式、系统功能和系统组成等方面简要阐述了潜艇作战系统的特点,指出了在未来潜艇作战系统设计中所面临的问题以及需要重点对待的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10.
潜艇的隐蔽性和攻击的突然性特点使其在现代战争环境下有很强的威慑力:后勤补给舰和运输船在潜艇面前就像小菜一碟,即便航空母舰、巡洋舰等大型作战舰艇对潜艇也颇为忌惮。现代潜艇不但能执行传统的攻击、破交、布雷和侦察封锁等作战任务,而且还能携带巡航导弹执行精确打击和战略打击的任务。  相似文献   

11.
英国宇航系统公司是“机敏”级核动力猎潜潜艇设计建造的总承包商。该工程是英国把人的因素具体体现在潜艇平台总体设计方法中的第一个工程项目,且可能是未来舰艇建造项目的操作性标准。叙述了目前正在应用于设计过程的人的因素,探讨了“机敏”级潜艇将如何达到精简人员配备的目标。人的因素方法旨在保证完善人机工程学上的渗艇设计,并保征艇员的任务能在国防部规定的工作负荷范围内得以实现。艇员的训练需要也是由人的因素处理过程来规定的。研究的结果是要产生对艇员及其任务一致同意的界定,由此来对潜艇设计施加影响。“机敏”级核潜艇的精简人员配备正通过新技术装备和更加可靠的系统来减少人的工作负荷以及优化分配艇员的任务来实现。技术改进使人员配备得以精简的三个关键方面是损管技术、操作技术和维修保障。  相似文献   

12.
冷战结束之后,有关潜艇论调的变化令人感到十分惊奇。现行的论调是:目前,那种在远洋深处以核潜艇隐蔽地进行较量的时代已经结束。从今后以后,近海和浅海海针成为潜艇的主要舞台,潜艇所执行的任务主要是向陆地发射武器,运送特种部队,布雷、扫雷、攻击水面舰船、秘密搜集情况、监视舰船航行以及进行水陆两栖作战等,对潜艇要求的变化,必将影响潜艇武器系统的研制。  相似文献   

13.
目前,世界上拥有潜艇的国家已有40多个,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前,世界上拥有潜艇的国家还只有几个,而在40多年的时间里,潜艇已被认为一个国家的标准海军装备。中小国家拥有潜艇,是自二战之后美国、英国和苏联将其常规潜艇或借或出售给那些国家而开始的,但是,近年来这些中小国家也在建造新潜艇以代替那些过时的潜艇,而战后建造的那些潜也得到了更新换代的时候了。这种形势,对以德国为首的那些建造潜艇的国家来说无疑是  相似文献   

14.
王小平  翟光 《国外舰船工程》2003,(7):46-48,F003
有关潜艇艇员日常生活与潜艇执行日常任务的报道很少,关于艇员在紧急情况下撤离潜艇的技术报道就更少。一般是否有利于撤离,可根据失事现场情况分为两类:一是有利于他救的现场,此时援救来自失事潜艇之外的第三方;二是独立脱险自救的现场,此时,幸存艇员穿戴艇上的脱险设备。虽然需要按以下描述的撤离程序的事故不会发生,但以下介绍的设备系统与程式均已成功地进行过撤离演习。艇员在高强度环境下,运用脱险与救生设备和程式,进行常规训练。在阅读下述内容时,讨论艇员从任一失事潜艇上撤离时还好理解,但在事故或在对敌作战中死亡或受伤时,外部损伤情况却不可预知。这类情况可能包括火灾、大气污染及进水或油污。就潜艇而言,这类情况还可能包括艇内压力增加。  相似文献   

15.
潜艇先进武器装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迎接各种新的挑战和任务,当今和未来的潜艇不仅需要先进的传感器,而且需要一种更适宜的武器装备。非核动力潜艇的主要武器当前仍然是鱼雷、重型潜一舰导弹和专用的巡航导弹,这些成熟、高效的武器,使潜艇能隐蔽地从海洋深处打击对手,巩固了潜艇的战术重要性。在今后一段时期内,这似乎不会有任何根本性的改变。为了使潜艇能应对冷战后的新任务,新型武器系统正被提出:一种是IDAS,用于对抗反潜直升机和精确打击水面目标、海岸目标的轻型光纤链导弹;另一种是MURAENA,由潜艇升降装置升降的小口径自动炮系统,可用于对抗恐怖份子。  相似文献   

16.
据报道,伊朗首艘国产潜艇已正式开始服役,这艘潜艇能够同时发射导弹和鱼雷。报道称,潜艇能够在海湾和阿曼海域执行任务。报道没有提及潜艇所携导弹的射程。  相似文献   

17.
海军赋予潜艇的任务是使命正在发生变化,潜艇所使用的电子支援措施也在不断发生变化。重点介绍美英等国海军现代潜艇常用的几种技术先进的高级电子支援措施系统。  相似文献   

18.
本文根据潜艇作战信息资料数据库的功能、任务、内容及技术实现的要求,探讨了潜艇作战信息资料数据库计算机系统的结构及开发潜艇作战信息资料数据库系统的步骤。  相似文献   

19.
在保证完成任务的前提下,潜艇航线的选择必须兼顾航行安全和航行的隐蔽性。如何综合评价一条航线的优劣,航海上目前还仅限于定性分析。本文用模型数学综合评判的知识对各种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得出了航线综合评判的数学模型,对潜艇航线的综合评估作出了定量分析。  相似文献   

20.
护卫舰角色,地位的转变 护卫舰是一种古老的舰种,经过了数百年的发展,但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才出现了真止意义上的现代护卫舰。针对潜艇的出现,各国开始了新型护卫舰的建造,发展出了可担负远洋护航反潜任务的专用反潜护卫舰,并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发挥了一定的作用。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由于德国海军强大的潜艇力量对盟国海上运输队及水面作战舰艇构成了极大威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