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圣诞前夕,一个又一个小山一样的集装箱货轮离开中国、驶进北美与欧洲的港口。有人说发达国家的圣诞礼物不是装在圣诞老人的靴子里,而是装在从中国来的集装箱里。  相似文献   

2.
《中国远洋航务》2009,(6):26-26
自从2001年加入WT0后,中国已经成为世界制造业中心。正如图表所示,在过去的7年里,中国的集装箱吞吐量增长超过两倍,从2001年的4530万TEU上升到2008年的14240万TEU。中国的集装箱贸易主要集中在沿海的三个地区:珠三角地区,长三角地区和环渤海地区。本月的中国评论着眼回顾三个地区的集装箱吞吐量的交替发展。  相似文献   

3.
航务快讯     
港府担心两岸直航 会影响香港 香港的官员担心,两岸直航以后,香港的商业损失每年将超过1.3亿美元。1995年两岸通过香港转口的集装箱总数达100万TEU,占香港集装箱总吞吐量的8%。而葵涌码头装卸费为200美元/TEU。中流作业装费为100美元/TEU,每年所减收的转口箱装卸费很可观。 美国总统轮船公司(香港)负责人称,两岸直航以后,APL的跨太平洋运输业务将从香港转移到高雄。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中国集装箱码头在信息技术方面投资一掷千金,从最基本的无纸化办公到整个作业线的实时管理,从无线通讯到光学字符识别、射频技术、GPS定位技术,许多刚走出实验室的新技术在集装箱码头找到了用武之地。集装箱码头的迅猛发展催生了信息技术迅速转化为生产力,中国集装箱码头已经进入数字时代。集装箱码头加速信息化建设的动因1.全球集装箱码头信息化趋势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和外贸经济的迅速发展,集装箱运输逐渐成为当今航运的发展方向,集装箱业务在港口业务中增长最快、利润率最高。同时集装箱装卸、堆存业务日趋标准化,集装箱业务正…  相似文献   

5.
欧美经济持续下滑,不少贸易商提前到10月份出货.推动10月份集装箱吞吐量获得两位数增长,随着传统圣诞货运旺季提前结束,出货接近尾声,旺季不旺,淡季提前到来。2011年11月份多以贸易短单和小单为主,导致11月份的集装箱吞吐量下降。  相似文献   

6.
欧美经济持续下滑,不少贸易商提前到10月份出货.推动10月份集装箱吞吐量获得两位数增长,随着传统圣诞货运旺季提前结束,出货接近尾声,旺季不旺,淡季提前到来。2011年11月份多以贸易短单和小单为主,导致11月份的集装箱吞吐量下降。  相似文献   

7.
1 中国A股港口上市公司指数走势 中国A股港口上市公司指数2021年12月底收于74.93点,较月初上涨7.8%,月内呈上涨走势,总体表现强于同期沪深300指数. 12月16日,宁波舟山港2021年内装卸的第3000万个集装箱(按20英尺标准箱计)在梅山港区智慧码头起吊.至此,宁波舟山港成为继上海港和新加坡港之后全球第三个3 000万TEU级集装箱大港,也是2011年以来我国第二个年集装箱吞吐量突破3 000万TEU的超级大港.2001-2020年,宁波市外贸进出口总额从88.9亿美元增至逾1 500亿美元,增长近16倍;同期,宁波舟山港集装箱吞吐量也持续增长,宁波舟山港日益成为提供中国港口方案、展现中国港口智慧的对外开放窗口.预计到2025年,宁波舟山港货物吞吐量有望达到13亿t,集装箱吞吐量将达到3 500万TEU,基本建成世界一流强港.  相似文献   

8.
我国港口集装箱运输发展态势和对策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1我国港口集装箱高速发展的动力我国港口集装箱吞吐量由1990年的156万TEU发展到2003年4867万TEU,年均递增30.3%,超过美国成为港口集装箱吞吐量最大的国家。2003年上海港和深圳港集装箱吞吐量分别以1128万TEU和1062万TEU超过釜山港,港口集装箱运输快速发展是由于:1)对外贸易快速发展在对外开放政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的推动下,全国外贸进出口总额由1990年的1154亿美元上升到2003年的8512亿美元,年均递增16.61%,推动集装箱运输需求年均增长12%;2)集装箱化率提高通常情况下,人们都将整个货运分为干散货、石油、适箱货和散杂货物四大类,其中…  相似文献   

9.
正一只集装箱从工厂出发那一刻,就意味着它将"过五关斩六将",从陆路到海路运输链条上的车队、货代、船公司、港口等各方的收费接踵而至2018年7月16日,浙江湖州的张先生一票1X40HQ的货物,经由上海港洋山港区太平船务(PIL)的船舶,去往英国最大的集装箱港费列斯托(FELIXTOWE)港。这只40HQ的箱子装着价值17 000美元的Nonwoven fabric(无纺布)。这只集装箱从工厂出发那一刻,就意味着它将"过五关斩六将",从陆路到海路运输链条  相似文献   

10.
正1978年,中国第一座国际集装箱专用码头开始在天津港建设,由此拉开了中国集装箱化运输的帷幕。中国港口业发展集装箱化运输的四十年,正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四十年。中国港口集装箱运输驶上"快车道"1956年4月26日,一艘改装过的油轮"理想X"号(Ideal X),甲板上装了58只标准化的集装箱,从美国纽瓦克启程开往休斯敦,由此拉开了世界运输业集装箱化  相似文献   

11.
韩国自1974年开始生产集装箱,由于现代精工、进道工业、晚星金属公司等大企业的参加,到70年代后半期,集装箱已成为韩国的主要输出产品之一。1986年的产值达到2.54亿美元,1987年4.9亿美元,1988年7.37亿美元,1989年和1990年均突破10亿美元,  相似文献   

12.
<正>一、集装箱船舶大型化体现了国际贸易发展对优化现代物流体系的诉求自1966年4月,美国海陆运输公司以经过改装的全集装箱船开辟了纽约-欧洲集装箱运输国际航线以来,全球商品贸易出口总额从1966年的0.21亿美元,增加到2013年的18.78万亿美元,全球集装箱海运量在2013年超过1.6亿TEU,而全球港口货物吞吐量增加到6.41亿TEU。通过集装箱完成的商品贸易,已经在全球商品贸易总额中占据1/3的份额。  相似文献   

13.
图1旧有重进重出模式所谓“重进重出”,即集装箱卡车从港口重箱区运一个装进口货物的集装箱到进口卸货地拆箱后,随即再运一个装出口货物的集装箱回到港区,这个过程即为完成了一次“重进重出”。1传统的集装箱运输模式以苏州和昆山为代表的苏昆地区是我国经济最有活力的地区之一  相似文献   

14.
港口信息     
据香港《大公报》报道,远东货运公会计划从今年10月起,把从欧洲装船运往亚洲的货物运费提高,其中,每个20英尺集装箱的运费将提高150美元(等于每吨货物加费6美元),40英尺集装箱则增加250美元(等于每吨货加费5美元)。由于受亚洲金融风暴的影响,许多亚洲国家和地区的货币大幅贬值。因此,在过去一年里,从欧洲运往亚洲的货物减少15%,许多东向  相似文献   

15.
信息     
连云港集装箱码头尝试集装箱装大理石获得成功2007年2月底,首批从新疆发来的大理石在连云港港集装箱码头开始装箱,装成20英尺集装箱28个,然后搭乘连云港港至南方内贸集装箱船首次从连云港新东方集装箱码头运往我国南方,这标志着连云港港尝试集装箱装大理石运输获得成功。此举将为西部经济发展搭建快速出海黄金通道。  相似文献   

16.
1 引言 20世纪80年代到21世纪初,我国港口集装箱吞吐量每年以两位数的百分比递增.我国港口集装箱吞吐量从1986年的62.7万TEU增加到了2001年底的2 500万TEU,16年期间增加到近40倍 .我国的对外贸易额从1986年的738.5亿美元增加了2001底的5 018亿美元,16年共增加了近 6倍.后世贸时代,航运界人士将格外关注我国港口集装箱吞吐量的变化,本文将以数学模型对此问题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7.
10月,中国出口集装箱运输市场依然延续了9月的旺季特征,船舶基本满舱出运,航线运价总体仍呈现上涨趋势,但上升的幅度较9月大幅缩窄.10月30日,上海航运交易所发布的中国出口集装箱运价指数报965.15点,较上月仅上涨0.5%.欧洲航线:在圣诞货和日用消费品补库需求的双重拉动下,货主出货踊跃,船舶舱位紧张.在货量的支撑下,10月运价又再度小幅提升50-100美元/TEU,海运及海运附加费的市场水平已经上升至1300-1400美元/TEU.船公司力争将此运价水平维持到11月底.  相似文献   

18.
1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概况 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箱集团)成立于1980年,总部在深圳,是以集装箱制造为主导产业的综合性企业集团,年出口创汇7亿美元以上.中箱集团是世界上最大的国际标准干货集装箱制造商,集装箱年生产能力高达70万TEU,集装箱产销量已经连续五年蝉联世界第一,同时它也是中国最大的冷藏箱制造商.2000年度该集团集装箱国际市场占有率达36%,国内生产份额也将近44%.  相似文献   

19.
简讯     
《集装箱化》1998,(3):30-31
中国集装箱低价竞销每年损失数亿美元 我国首条罐式集装箱生产线建成 冷藏船运输将成为青远航运“龙头” 青岛至下关班轮航线开通 大连港确定1998年集装箱运输工作目标 威海港集装箱吞吐量突破3万TEU 连云港跻身港口10强  相似文献   

20.
《水运文献信息》2005,(4):16-16
依赖远东地区,尤其是中国外贸经济高速发展的费力克斯托港,在2004年继续获得集装箱吞吐量大幅度增长,其进口集装箱货物中至少50%是来自中国等远东地区的消费品,日用品和耐用品。2005年,中国出口到英国和其它欧洲国家的集装箱货物的强劲势头不会减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