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0 毫秒
1.
液货船船岸界面存在作业风险高、作业管理不规范、船岸双方安全生产责任未严格落实等问题.通过对辖区船岸界面作业现状分析,围绕液货船船岸界面作业安全管理存在的实际问题,识别船岸界面作业风险点.为散装液体危险货物作业安全、规范船岸界面安全管理、完善船岸安全检查机制等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2.
辛艺强 《中国海事》2007,(12):56-57
AIS系统建立了船-船,船-岸的信息交换平台,为真正实现海上交通安全的信息化管理提供了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3.
王明世  张仁颐 《中国港口》2007,(6):50-51,53
<正>一、船舶自动识别系统(AIS)介绍船舶自动识别系统(AIS)是以自控时分多址为核心技术的,可以用于水上交通联络和指挥的岸-船、船-岸,以及船-船之间的通讯、导航系统。AIS是用船舶的MMSI码识别的(MMSI码又叫船舶识别号,每一艘船舶从开始建造到使用结束解体,给予一个全球唯一的MMSI码)。  相似文献   

4.
岸-船雷达系统能够为船舶提供目标探测以及定位等功能,数据处理以及传输技术决定着雷达系统的性能。当前随着雷达技术、信号处理技术以及数据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研究新一代便携式岸-船雷达系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FPGA技术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技术,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FPGA和以太网的岸-船雷达系统,对雷达系统的原理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岸-船雷达系统的数据处理和传输技术进行研究。通过方案对比,本文设计的系统具有成本低、数据传输快以及便携性好等优点。  相似文献   

5.
LNG运输船舶船岸兼容分析涉及到的信息空间跨度大,所需数据数量大,数据格式类型多且难于共享,因此考虑通过建立LNG运输船舶船岸兼容数据库系统,为船岸兼容分析提供有效的支持。通过分析LNG运输船舶船岸兼容分析方法,集成Access数据库开发、OPTIMOOR系泊计算、VB.NET软件开发等技术,构建了船岸兼容分析系统。船岸兼容数据库由三个子数据库组成:终端数据库、船型数据库、船岸兼容分析数据库。系统具有六大模块,对应的有六大功能:兼容性分析、统计分析、系泊分析、靠离泊分析、文档自动生成功能、数据维护功能。通过LNG运输船舶船岸兼容数据库软件系统的应用,可极大地提升船岸兼容分析的效率。  相似文献   

6.
为保障航运企业船岸网络信息安全,维护航运企业利益,分析船岸网络安全现状,总结常见的网络攻击形式和安全漏洞,归纳处理网络攻击事件的基本步骤,提出船岸网络安全管理目标和安全团队成员岗位职责,并结合具体案例分析船岸网络信息安全管理的应用,为航运企业做好船岸网络信息安全工作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7.
为推动我国船岸一体化建设,加快关键技术的推广和应用,构建船岸一体化关键技术体系。基于船岸需求,船岸一体化关键技术体系可划分为信息互联、电力传输、自动靠泊和船岸物流等4个子系统。综合分析各子系统关键技术构成及其联系,分别介绍这些关键技术的原理和发展现状。结合未来港口的发展趋势,提出将新旧技术结合、谋求多方合作、推进技术融合、以网络为基础建设港口综合服务平台等建议。  相似文献   

8.
<正>各国在智能航运领域的投入日益加大,在国际标准化工作中的博弈也日趋激烈。近年来,随着信息通信、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等新兴技术的不断进步,智能船舶的发展如火如荼。事实上,早在2006年,国际海事组织就提出e-Navigation的概念,旨在通过电子信息手段,在船上和岸上收集、整理和显示海事信息,实现船-船、船-岸和岸-岸之间的信息互联互通,以达到船舶航行的安全性、经济性和环保性。  相似文献   

9.
覃露  易琛 《水运工程》2024,(5):169-172
三峡坝区河段船舶形式多样,坝上水域水位垂直落差大,江心锚泊船舶船岸连接难、接入难。为实现岸电系统安全规范、便捷高效的建设目标,为长江流域岸电全覆盖提供可复制、推广的经验,根据三峡坝区内船舶实际使用岸电的场景,提出一种船岸连接插件、一种跨船连接装置、一种电缆自动提升输送装置,从而解决了岸电接入难的问题,可为稳步推进岸电建设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0.
王栋 《船舶》2017,28(Z1)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船岸一体化网络系统在现代科考船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文中通过我所设计并交付使用的科考船为实例,介绍了船岸一体化网络系统的用途、设计及功能;以及探讨了船岸一体化网络信息化的在日后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