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代表着我国零部件工业希望的中国汽车零部件工业联营公司,1991年工业总产值达40.3亿元,占全国汽车零部件工业总产值的25%。产品品种有500多类1000多种,为全国所有主要汽车产品配套和市场维修,年利润4亿元。在出口方面,1991年全公司创汇0.8亿元,约占全国零部件行业的40%,占全国汽车工业产品出口总值的20%。当前,根据中汽总公司领导的要求,在全国安排好70个关键品种约200个企业的建设,集中力量,狠抓其中50个左右企业形成零部件“小型巨人”。这是“八五”期间,零部件工业转捩起飞成敗的关键。“小型巨人”的建设,将对我国汽车零部件工业的健康发展,改变“散、乱、差”低水平局面起着正确的导向作用。  相似文献   

2.
《中华汽摩配》2005,(12):6-6
本刊讯 在全球汽车工业价值链中,汽车零部件价值就已占总价值链的50%。而中国正在成为全球汽车零部件的生产基地,2004年我国汽车零部件工业增加值速度远远高于GDP的发展速度,工业总产值3188亿元人民币,市场销售额为3102亿元人民币。  相似文献   

3.
经过8年的不懈努力,中国汽车零部件工业的精英,终于脱颖而出,奔向了健康发展的道路。长期以来,我国汽车零部件工业受到散、乱、差的困扰,无法适应汽车工业发展的需要。“七五”时期在“重中之重”方针的指导下,全国建设和改造了113个汽车零部件项目,完成投资12亿元,同时引进了66项国外技术和关键设备,总用汇8亿美元,形成了一  相似文献   

4.
(一)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汽车主机引进国外技术,各方面重视汽车零部件的发展,强调零部件是汽车工业的重中之重。先后引进了66种零部件制造技术,积极吸引外资,已兴办23家合资企业。在“七五”期间,对131个汽车零部件项目进行了技术改造,计划总投资为14.1亿元;到1990年底,已累计完成总投资12.2亿元;有108个项目已经竣工,其余待1991年后完成。  相似文献   

5.
经过“十五”期间的快速发展,我国汽车零部件工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介业数量过多等十大问题制约着我国汽车零部件工业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6.
王珣 《时代汽车》2006,(7):8-12
2006中国汽车零部件行业年会近日在杭州开元名都大酒店落下帷幕:这次会议对“十五”期间我国汽车零部件行业发展进行了回顾,总结了2005年我国汽车零部件行业发展的基本情况,全面分析了当前我国汽车零部件行业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全面提升竞争力是我国汽车零部件行业“十一五”期间发展的主要目标。会议还公布了由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完成的《汽车零部件十一五专项发展规划》等讨论稿及四个汽车零部件“十一五”重点专题发展规划概要,以供零部件企业发表意见,并最终成为汽车零部件行业“十一五”发展的指导性文件。[编者按]  相似文献   

7.
新春伊始,以中国汽车零部件工业联营公司为基础,重新组建的汽车零部件企业集团,在北京宣告成立。这是我国汽车零部件工业发展历史上一件大事。中国汽车零部件工业联营公司——更加成熟了汽车零部件是汽车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发展状况和汽车工业的技术经济水平有着密切关系。“七五”期间,以至更长  相似文献   

8.
1 背景资料 (1)汽车是拉动机床市场的主要因素 汽车工业是机床消费的主体,消费了40%的机床。“十一五”期间汽车产业固定资产投资为过去4个5年计划的总和.预计“十一·五”投资约8000亿元(2006年1516亿元,2007年1904亿元,2008年1700亿元),是“十一五”期间的两倍以上,其中约70%用来购买设备。  相似文献   

9.
在中汽总公司统一归口管理下,“八五”期间我国汽车工业改造中组建了一批具有一定水平的轿车零部件基地,以加速引进轿车生产的国产化进程,并使这些零部件企业努力争取成为汽车工业中“小型巨人。”八五“第一批零部件企业技术改造前期工作已基本结束,这些企业通过技术改造后,在产量、质量、工艺装备水平和经济效益等方面均将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部分工艺和测试手段达到国外近期先进水平,产品除能满足引进车型的国产化需要外,如能积极开拓国外市场,可望有相当数量出口。  相似文献   

10.
一、日本汽车零部件工业的概况及特征 1.概况日本的汽车零部件工业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而稳步前进,现在年产值达13万亿日元(折合人民币约为5000亿元),已成为日本主干工业——汽车工业的重要基础工业。汽车零部件工业是一个内涵极丰富而复杂的产业,就企业规模来说,既有年销售额达1万亿日元的大型企业,又有规模及小的作坊式企业。据日本“工业统计表1987年快报”报导,目前日本拥有大小汽车零部件企业约1万家。  相似文献   

11.
加入WTO给我国轿车工业带业的挑战、机遇及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中美、中欧就中国加入WTO达成协议,中国加入WTO已指日可待。因此,到2006年中国的轿车关税将由目前的80%-100%降到25%;进口配额以60亿元人民币为基数,每年增加15%,到2006年全部取消;在部分零部件关税将在2006年降至10%;并且也将允许外国公司提供汽车融资。中国汽车关税降低的过渡期正好是我国“十五”计划期间,也就是说在“十五”计划时期,随着我国加入WTO及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作为幼稚工业的中国汽车工业特别是轿车工业将面临巨大的挑战,同时也面临诸多机遇。本文在分析中国轿车工业所面临的巨大挑战和机遇的基础上就政府和企业两个层次提出了关于我国轿车工业发展对策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我国汽车工业“十五”规划中明确指出:“要提高汽车零部件产品系统配套、模块化供货能力,增加高技术、高附加值零部件产品和为轿车及国际汽车市场供货的比例。‘十五’期间要停止生产化油器轿车和采用CFC—12工质空调的汽车,‘十五’末期争取停止生产采用化油器的汽油车。”  相似文献   

13.
为了大力推广新能源汽车,各国政府都出台了补贴政策以鼓励新能源汽车的研发。我国“十一五”国家科技部启动了新能源汽车项目,共拨款11.6亿元人民币,累计安排270个课题,并取得了重大进展,带动地方政府和社会力量投入新能源汽车研发及配套总经费110亿元人民币。“十二五”期间,国家拟拨款7.38亿元投入一期(2011.1—2013.12)项目的研发。美国能源部在近期拨款折合人民币154亿元研发资金给那些对新能源汽车事业做出贡献的企业,这其中包括整车企业、跨国零部件企业、高校等。如此的大手笔也看出美国政府发展新能源汽车的决心。  相似文献   

14.
各省、市、自治区机械厅(局)汽车工业办公室,各有关部门、单位、各有关企业: 我国汽车零部件工业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特别是在“七五”、“八五”期间,许多企业经过了技术改造和技术引进、使汽车零部件工业有了长足的发展、初步形成了我国汽车零部件工业体系和独立的配套市场、社会服务市场。但由于我国汽车零部件工业历史流长、涉及部门众多、企业分散、企业性质多样、水平和规模相差很大,经营和市场十分繁杂。为了帮助国内有关领导部  相似文献   

15.
《时代汽车》2009,(12):2-2
2009年以来,中国汽车工业恢复迅速增长的势头使得汽车产量不断攀高,到10月已经突破产销1000万辆的大关。整车产量的增长同样也带动了汽车零部件产业的恢复。相关数据表明,今年我国汽车零部件的总产值将达到12000亿元。  相似文献   

16.
2004年1月26日,国家海关总署公布了2003年我国汽车产品进出口最新统计资料。数据显示,去年我国汽车产品进口额达到创纪录的144.47亿美元,同比增长84%。而全年汽车产品出口额仅为47.1亿美元,增长34%,进出口逆差接近百亿美元。截至到2003年年底,全国范围内列人到统计范畴的汽车零部件企业4300多家,全行业拥有员工70余万人,资产总额2000多亿元,2003年零部件实现工业总产值(不变价)接近3000亿元,同比增长36%,完成工业增加值近600亿元,同比增长22%。  相似文献   

17.
汽车工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汽车工业具有市场需求大、带动作用强、涉及效应广、经济效益高等特点,世界发达国家都把汽车工业作为支柱产业进行培植。我国汽车工业经过了50年的发展历程,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还存在着“散、小、弱、低”等问题,特别是在汽车零部件行业更加明显。汽车工业的迅猛发展,  相似文献   

18.
对我国汽车零部件工业现状和总体素质进行了分析,论证了目前我国汽车零部件工业是幼稚工业,在论述恢复我国关贸总协定缔约国地位对汽车零部件工业的影响中指出,从长远考虑复关是有益处的,但长期对汽车零部件工业会有冲击,市场占有率将会有所下降,部分企业将会自然破产,零部件产品结构调整将受到影响,同时,提出了我国汽车零部件工业应采取关税和非关税保护政策,以及强化汽车零部件工业发展的政策。  相似文献   

19.
《中国汽车工业》2000,(1):12-12
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汽车工业完成投资总额持续增长:“六五”时期投资总额44.4亿元,“七五”时期投资总额172.4亿元,“八五”时期投资总额756.1亿元,“九五”时期前四年投资额合计达789.0亿元1999年完成投资总额194.0亿元,其中,七大企业集团占53.4%。  相似文献   

20.
现在我国汽车零部件市场规模:已经达到7400亿元(其中包括800:亿元的进口零件),其中配套市场有5000亿元.汽车出口市场有1200亿元,售后市场有1200亿元,随着我国汽车千万辆级市场的来临.明年国内零部件产值可以实现7000多亿元的规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