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故障现象一辆2015款Jeep牧马人车,搭载3.6 L发动机(型号为G)和W5A580型自动变速器(与奔驰722.6自动变速器为同款),累计行驶里程约为11.4万km。车主反映,该车行驶中,自动变速器无法升至4挡。故障诊断接车后进行路试,将换挡杆置于D挡,自动变速器1挡升2挡、2挡升3挡均正常,但无法由3挡升至4挡,接着挡位锁定在3挡。另外,该车R挡(倒挡)工作正常。用故障检测仪检测,在自动变速器控制模块(TCM)中读得故障代码"P1731不正确挡位啮合"和故障代码"P0730传动比不正确"。  相似文献   

2.
德国ZF集团客车传动技术业务部副总裁Wolfgang Schilha先生上个月在德国Passau指出:"汽车挡位数越来越多,这已成为一种趋势.比如,今天市场上的摩托车出现了5挡、6挡或7挡形式;轿车已从5挡发展到6挡、7挡;中、重型卡车已从过去的6挡发展到今天16挡;旅游客车从6挡、8挡发展为12挡、16挡;城市公交车也已从4挡、5挡的变速范围发展到5挡、6挡.在城市公交领域,4挡自动变速箱很快就会被燃油经济性更好的5挡和6挡自动变速箱取代."  相似文献   

3.
故障现象一辆2009年产迈腾1.8T轿车,搭载02EDSG自动变速器,行驶里程约为7.8万km。该车因自动变速器存在换挡冲击的故障而进厂维修。据驾驶人反映,该车在热机行驶过程中由3挡升至4挡时存在换挡冲击现象,由5挡降至4挡时也存在顿挫感。此外,在行驶过程中还能听到自动变速器内有"咔咔"的响声。原理分析为了弄明白故障产生的原因并  相似文献   

4.
<正>车型:配置K20A7发动机、5挡自动变速器。VIN:LHGCM462552××××××。故障现象:车辆起步,变速杆挂入R挡和D挡时偶尔出现"冲击"现象,挂挡迟滞时间短同时伴有明显冲击感,车辆行驶时自动升降挡过程均正常。故障诊断:利用诊断仪进行自诊断检查,发动机及变速器控制单元均未存储故障信息。检查自动变速器油位、油质等未发现异常。根据本车故障现象,故障原因可归结为以下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5.
<正>一辆2007款宝马530轿车,搭载使用ZF公司生产的型号为6HP19型6挡自动变速器。故障现象:变速器大修仅使用了3个月后,就出现3-2挡冲击的故障现象,但更换全新阀体带控制模块(如图1所示)后该冲击现象依然存在。3个月前是因为自动变速器时常锁挡故障而进行的大修,当时具体的故障现象是3-4挡变速器打滑随即锁挡并跑不起来,同时控制模块记录关于"3-4挡传动比错误"以及"E离合器打滑监控过大"的故障码。初次拆检发现问题所在,那就是给E离合器(4、5、6挡离合器)供油油路中的定子轴轴套出现严重磨损导致来自  相似文献   

6.
故障现象 一辆2.3L广州本田雅阁轿车,装备有MPOA型自动变速器,因出现打滑现象而在某维修厂对自动变速器进行了解体检修,装复后出现在"D"(前进挡)时一切正常,在"R"(倒挡)时自动变速器内部有异响.  相似文献   

7.
克莱斯勒300C车装备的42RLE型自动变速器是4速自动变速器,自动变速器的液力系统包括自动变速器油、油道、液压阀和各种主油路压力控制部件。使用的输入离合器总成容纳了降速挡离合器、超速挡离合器和倒挡离合器。42RLE型自动变速器还使用了分立的保持离合器——2/4挡保持离合器和低/倒挡保持离合器。  相似文献   

8.
自动变速器选挡杆的作用相当于手动变速器的变速杆,一般有以下几个挡位:P挡(停车挡)、R挡(倒车挡)、N挡(空挡)、D挡(前进挡)、S挡、L挡。掌握了这几个挡位的正确使用要领,对于驾驶自动变速器汽车的人来说尤其重要。  相似文献   

9.
<正>故障现象一辆大众途观2.0T车(搭载09G自动变速器),行驶中自动变速器升4挡后,稳住加速踏板,自动变速器很快会升到5挡和6挡,同时发动机转速会突然从2 000 r/min降到800 r/min,且有明显的顿挫感。故障诊断用故障检测仪检测,在自动变速器控制单元中读得的故障信息为"30号供电电压过低",在其他控制单元中读取的故障信息均为"与自动变速器控制单元失去通信",且故障代码无法清除。测量发电  相似文献   

10.
<正>在自动变速器的电子控制系统、机械、液压控制系统的故障中,以机械、液压系统的故障分析检修最为困难。本文主要从电控五挡自动变速器的特点、换挡执行元件的位置、执行元件的工作情况、动力流传递路线进行分析。一、辛普森五挡自动变速器的特点辛普森四挡自动变速器是在辛普森三挡自动变速器的基础上增加了一组超速行星排,故增加了一个挡位,而辛普森五挡又是辛普森四挡的基础上在变速器的后端增加了一组行星齿轮组。丰田A650E自动变速器是丰田公司1997年10月推出的新产品,装备在  相似文献   

11.
自动变速器选挡杆的作用相当于手动变速器的变速杆,一般有以下几个挡位:P挡(停车挡)、R挡(倒车挡)、N挡(空挡)、D挡(前进挡)、S挡、L挡.掌握了这几个挡位的正确使用要领,对于驾驶自动变速器汽车的人来说尤其重要.  相似文献   

12.
正电动汽车的P挡是自动变速器的驻车挡(图1),当换挡杆被推到P挡位时,通过变速器内换挡手柄对换挡摇臂的操纵,驱动停车锁杆上的锥形体将停车爪压下,此时变速器的锁止齿轮被停车爪销锁止不能转动,车辆不能移动称之为"驻车"。不论是在上坡道或下坡道,P挡都是车辆可靠停车的保证。电动汽车普遍装有P挡控制器,电动汽车上的P挡控制,其作用等同于传统自动变速器的"驻车挡",此功能通过一个复杂的电机  相似文献   

13.
正2013款奔驰R300车变速器选挡范围传感器学习方法如下。(1)连接元征X-431 PADⅢ汽车诊断设备,接通点火开关。(2)选择奔驰V48.70以上版本。(3)选择快速测试扫描全车系统。(4)进入"TCM-自动变速箱控制模块"界面(图1)。(5)进入"特殊功能"界面(图2)。(6)选择"自学习过程:Y3/8S1(选挡范围传感器VGS)"功能,系统提示施加驻车制动(图3)。(7)点击"确定",根据系统提示将挡位置于P挡(图4),然后点击"确定",系统开始自动学习P挡,学习成功后  相似文献   

14.
故障现象1辆2007年款广汽本田七代雅阁轿车,车型CM5,5挡自动变速器,排量2.4L,行驶20多万km。当停车后挡位置于P挡时,点火钥匙时常不能拔出,反复挂P挡后就可能拔出点火钥匙。故障分析正确拔出点火钥匙的方法是,当停车后使挡位处于P挡时熄火,逆时针旋转点火钥匙到"Ⅰ"位置后,向里按压钥匙再逆时针旋转到"0"位置时,就能顺利拔出钥匙。  相似文献   

15.
大众车系OAM型7挡双离合器自动变速器结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9年产大众速腾车型配置了OAM型7挡双离合器自动变速器(简称7-DSG),该自动变速器具有7个前进挡和1个倒挡,采用自动+Tiptronic操作模式。这是世界范围内在前轮驱动横置动力总成上首次采用7挡自动变速器,  相似文献   

16.
故障现象一辆伊兰特1.6 L轿车,搭载F4A42型自动变速器,由1挡升2挡时,换挡平顺;由2挡升3挡时,出现换挡冲击;当车速达到100 km/h,发动机转速为4 000 r/min时,自动变速器无法升入4挡。故障诊断连接故障检测仪,读得的故障代码为P0733,其含义为3挡传动比不正确。查阅相关资料得知,自动变速器升入3挡后,当自动变速器输入轴转速-(自动变速器输出轴转速×3挡传动比)≥200 r/min时,PCM记录此故障代码并切断A/T控制继电器的电源,同时自动变速器进入失效保护模式,挡位被锁定在3挡。经分析,造成该故障的  相似文献   

17.
故障现象一辆一汽大众迈腾轿车(采用CBL,发动机和09G自动变速器),累计行驶里程约为12万km,自动变速器出现3挡升4挡时有空转的现象,导致轿车无法高速行驶。故障诊断首先对该车进行路试。试车发现,轿车升入2挡和3挡均正常,当3挡升4挡时发动机转速突然升高,存在着发动机空转的问题,这时仪表盘上的挡位显示红屏(图1),说明是自动变速器有故障,导致了红屏,自动变速器锁挡。继续用VAS5054进行诊断,发现发动机系统与自动变速器系统都存在故障记忆(图2)。接着分别进入发动机系统和自动变速器系统读取故障代码,调得的故障代码分别如图3、图4所示。  相似文献   

18.
案例一.日产天籁RE4F04B自动变速器2/4挡打滑一辆日产天籁轿车,搭载RE4F04B自动变速器,行驶了83000km,刚开始出现1升2挡且3升4挡打滑的故障,直到后来自动变速器没有2挡和4挡,才将车送到修理厂检修。  相似文献   

19.
2011款大众途锐车装备了8挡0C8型自动变速器器,该款自动变速器在09D型自动变速器的基础上变化并不是很大,只是把前面原来的单级单排齿轮机构换成了双级单排齿轮机构,同时多了1个K4离合器,这样通过重新组合可多实现2个挡(4挡和6挡)。0C8型自动变速器的结构如图1所示。下面重点分析该自动变速器各挡的动力传递路线。  相似文献   

20.
一辆三菱太空汽车装用F4A20自动变速器,据车主介绍,该变速器大修后,在D挡位升不上三挡,只能低速行驶。 接车后先做基本检查,发动机工作正常。自动变速器油位和油质正常、节气门拉索调整正确、R挡倒车正常。接着进行路试,在D挡位一挡和二挡起步升降挡均正常,当行驶速度达60km/h时,由二挡升入三挡,但三挡不能维持,便立刻自动降回二挡,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