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矿料级配检验方法之二 VCAAC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沙庆林 《公路》2005,(4):121-132
详细介绍了用VCAAC方法对沥青混凝土试件进行矿料级配检验、调整以及最终取得符合要求的矿料级配的原理和方法。文中用几个实例详细介绍了矿料级配检验的具体操作步骤。对比检验表明,对同一种原材料和相同的矿料级配,用VCAAC方法和VCAAC方法检验的结果并不相同。其主要原因是VCAAC方法所用的粗集料干捣实孔隙率常小于VCAAC方法中对用马歇尔试验两面各击实75次的试件进行分解计算得到的粗集料的孔隙率。此外,VCAAC方法考虑了集料吸收沥青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矿料级配检验方法之一VCADRF方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沙庆林 《公路》2005,(2):89-99
详细介绍了用VCADRF方法检验矿料级配是否属于紧密骨架密实结构的原理和方法。文中用实例详细说明了该检验方法使用简便和灵活,可以根据需要调整粗集料、细集料、填料或沥青的用量,也可以同时调整其中两项的用量。每调整一个组成的用量,就可以得到一个相应的配合比和一个矿料级配。便于使用者根据自己的经验选择合适的配合比和矿料级配。  相似文献   

3.
SAC和其他粗集料断级配的矿料级配设计方法   总被引:18,自引:3,他引:15  
沙庆林 《公路》2005,(1):143-150
详细介绍了SAC和其他粗集料断级配沥青混凝土的矿料级配设计原理和计算方法。通常粗集料的级配是一个幂函数,有40%左右的孔隙率;细集料是另一个幂函数,是一个很密实的级配。两者结合在一起,组成一个以粗集料为主体的密实式中断级配。  相似文献   

4.
VCADRF和VCAAC矿料级配设计、检验方法是沙庆林院士针对目前矿料级配设计方法中不能依据岩石性质进行设计、检验、调整以事先控制矿料级配性能而提出的一种矿料级配设计、检验方法.文中对选定的SAC20级配利用该方法进行了检验、调整,说明该方法简便、灵活,且调整后的级配高温稳定性、水稳定性及抗水渗透性能良好.  相似文献   

5.
对沥青混合料的抗车辙性能进行优化设计,设定骨架密实和设计8%空隙率2个优化条件,据此提出新型矿料级配设计方法--分级掺配法.矿料成型采用改进的干捣实方法,根据集料分界点分2步逐级掺配集料,粗集料部分每级集料掺配比例依据骨架判断公式和高斯拟舍结果得出,细集料部分每级掺配比例依据高斯拟合结果得出,进而确定粗细集料各自总的质量百分率,由此得到一条骨架密实型级配曲线,并进一步按照优化务件确定油石比.用成型试件对混合料沥青膜厚度、矿料间隙率、空隙率、动稳定度等各项性能指标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沥青混合料抗车辙性能较好,功能化设计方法能有效地改善沥青混合料的性能.  相似文献   

6.
张飞  于江 《中外公路》2019,39(3):225-230
结合二度域分形级配定向化设计与VCADRF矿料级配检验方法,研究了矿料级配组成与沥青混合料空隙率之间的关联性。研究结果表明:二度域分形级配沥青混合料空隙率计算公式是矿料级配分形特性与沥青混合料空隙率之间的纽带;二度域分形级配沥青混合料设计方法有利于在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过程中定量分析矿料级配分形特性对沥青混合料空隙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沥青稳定碎石排水基层必须具有良好的骨架-空隙结构.通过参考国内外大量资料,设计不同的关键控制筛孔的通过率,将粗、细集料分段取不同的级配曲线进行设计,并结合VCADRF方法对级配进行检验,根据沥青混合料的性质对粗、细集料的含量进行调整,在沥青稳定碎石排水基层试验路中设计出满足排水、结构要求的良好级配.  相似文献   

8.
提出了一种新的骨架密实级配沥青混合料的实用设计方法,方法以矿料筛分结果为基础、以粗集料干捣实密度作为粗集料骨架设计指标进行骨架结构设计,采用粗细集料级配双向调整避免了级配设计过程中的二次设计步骤,通过计算影响系数、对比试件空隙率变动和切面观测三种方法科学直观判别沥青混凝土骨架形成状况,在实际工程中简单易行,整套方法具有实用性特点。  相似文献   

9.
该文以填充理论和干涉理论为基础,根据集料的填充特性,提出了嵌挤骨架型沥青混合料集料新的临界筛孔的计算系数,从理论上计算出了多级嵌挤骨架型沥青混合料集料中粗、细集料的用量:粗集料占74%,细集料和填料占26%.同时引入了分形理论,根据粗、细集料的架构效应和填充作用的不同,分别提出了粗、细集料级配设计的数学模型.通过计算得出了多级嵌挤骨架型沥青混合料矿料的级配曲线,并用贝霄法对其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文中提出的矿料级配设计方法有别于以往的级配设计方法,是一种纯理论的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10.
对于SMA混合料,准确地设计矿料级配非常必要.因为其路用性能,尤其是抗车辙能力,主要归功于混合料中粗集料所形成的石-石嵌挤结构.该文论述了一种基于贝雷法的SMA配合比设计过程,研究了16种不同的沥青混合料,包括6个矿料级配和3个沥青用量.通过对成型试件的体积参数进行分析,发现粗集料用量对VCA和VMA两个指标影响较大.当粗集料的设计密度为干捣实密度的95%~105%时,粗集料可以形成很好的石-石嵌挤结构.试验结果表明,SMA混合料具有较好的抗车辙能力;同时车辙试验的动稳定度和蠕变试验的变形应变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  相似文献   

11.
对石灰岩集料的经济型SMA沥青混合料开展矿料级配优化工作,首先根据逐级填充理论和粒子干涉理论确定粗集料最佳组成,以等体积替代方法试验得出细集料各含量最佳组成;然后通过分析粗、细集料含量与路用性能的关系,确定经济型SMA沥青混合料的最佳矿料级配;最后对经济型SMA路用性能与不同集料、级配混合料做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石灰岩集料级配优化后的经济型SMA混合料的高温性能与玄武岩集料SMA沥青混合料相当,低温性能与水稳定性优于玄武岩集料SMA沥青混合料。  相似文献   

12.
为了研究沥青混合料剪切强度的显著影响因素,通过正交试验对沥青类型、矿料级配、油石比、粗集料针片状含量和细集料棱角性五个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相同条件下,影响沥青混合料剪切强度程度最大的因素是矿料级配,其余依次分别是沥青类型、细集料棱角性、油石比和粗集料针片状含量。  相似文献   

13.
为进一步认识级配变化对粗集料间隙率VCA的影响,基于振动压实方式对连续密级配粗集料部分以振动频率和振动时间作为试验参数进行试验研究,试验采用3因素、15水平均匀设计方案进行。试验及回归分析表明,连续密级配矿料空隙率的大小主要取决于矿料自身性质(粒径、几何形状、表面性质),级配变化对空隙率的影响最大幅值不超过3%,无法通过调整级配而使矿料空隙率或沥青混合料矿料间隙率(VMA)发生较大改变。试验研究证实了采用振动压实试验进行粗集料间隙率研究的方法可行。  相似文献   

14.
陆建明 《城市道桥与防洪》2011,(6):46-49,312,313
矿料级配是提供沥青混凝土多个性能的关键因数之一.介绍了国内外常用的几种沥青混合料级配设计方法及其特点;讨论了粗细集料分界粒径的问题,认为明显的粗细颗粒分界点是不存在的,关键在于确定和控制好敏感粒径的含量.  相似文献   

15.
采用不同细集料、级配类型、油石比、沥青类型和成型方法成型试件进行试验,研究细集料对沥青混合料空隙率的影响,并计算试件空隙率。试验结果表明,采用玄武岩粗细集料成型试件,试件空隙率明显偏大,都超出规范要求范围;采用玄武岩粗集料和石灰岩细集料成型试件,试件空隙率较小,都满足规范要求。其主要原因是玄武岩细料毛体积密度偏大,并且其不容易压实。建议最好采用玄武岩粗集料和石灰岩细集料成型试件,慎重采用玄武岩粗细集料成型试件,如该地区缺少石灰岩细集料,则应先检测玄武岩细集料的特性。  相似文献   

16.
李兵 《交通科技》2010,(1):78-80,90
采用相同级配不同材料利用马歇尔正交试验分析了级配与矿料间隙的相关性。在相同的集料、沥青用量和压实功的情况下,利用数据统计软件SPSS对马歇尔试验结果进行统计,建立矿料间隙率与贝雷法评价集料级配参数之间的回归模型并进行了检验。  相似文献   

17.
传统的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时,通过粗、中、细3种级配试配,然后再进行马歇尔试件的击实,分析体积指标确定级配、油石比,过程复杂,试验人为误差较大,耗时,耗力。通过贝雷法的粗集料选取密度,CAVF法计算粗细集料比例及油石比,对AK-13A和SMA-13的级配和油石比进行优化,并运用贝雷法3个比例参数CA比、FAc比、FAf比对优化后的级配的骨架嵌挤情况进行判别,以评价优化后的级配是否符合贝雷法3个比例参数的要求,旨在严格控制沥青砂浆体积与粗集料间隙率之间的关系,使沥青混合料的骨架嵌挤效果更好,性能更稳定。研究过程中采用GTM方法成型试件,用马歇尔方法进行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验证。结果表明,粗集料的设计密度位于松装密度及干捣实密度之间时可以达到嵌挤状态,对于一般的密级配沥青混合料如AK-13A,粗集料的设计密度选择松装密度,对于SMA选用干捣实密度。采用改进的CAVF法计算粗细集料的比例并优化级配,通过计算得到的油石比与最终实际采用的油石比基本一致。粗型密级配AK-13A混合料的3参数符合贝雷法范围,形成一种嵌挤密实结构;SMA的3参数都不在贝雷法的范围内,其形成的骨架密实结构是独有的。SMA-13的粉胶比较AK-13A大,同时沥青膜厚度小于AK-13A,但2种混合料路用性能经实践证明都是良好的。  相似文献   

18.
沙庆林 《中外公路》2005,25(2):17-19
4 沥青混凝土的分类,综观当今世界各国使用的沥青混凝土可分为两类4种。一类是密实式沥青混凝土,其孔隙率或空气率Va常为3%~4%,因而透水性小。由于矿料颗粒级配的组成方式不同,密实式沥青混凝土又可以区分为3种,它们分别是传统连续式密级配沥青混凝土、粗集料断级配沥青混凝土和细集料断级配沥青混凝土。第二类是多孔隙沥青混凝土PAC,它是开级配沥青混凝土,其孔隙率常在18%以上,最大的达28%。由于多孔隙沥青混凝土常被用作磨耗层,所以一些国家称其为开级配磨耗层OGFC。  相似文献   

19.
毕林昌  申爱琴  郭寅川 《公路》2011,(7):212-217
沥青混合料高温稳定性影响因素诸多,包括集料性状、沥青性能和矿料级配等,通过室内试验定量分析了集料针片状颗粒含量对沥青混合料动稳定度的影响规律,同时,对沥青性能和矿料级配对沥青混合料高温稳定性的影响进行了实验分析,结果表明,当针片状颗粒含量小于14%时,对沥青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影响减缓;选用改性沥青和粗型、“S”型级配能...  相似文献   

20.
为了提高半开级配AM-20沥青碎石混合料的现场使用效果,对符合规范级配范围的三种不同级配的AM-20沥青碎石混合料进行室内试验设计,并对试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系统研究了这三种不同级配沥青混合料的高、低温路用性能,最终确定了AM-20沥青碎石混合料的建议级配范围。同时,由于AM-20沥青碎石混合料的粗集料的含量通常在50%以上,孔隙率较大,沥青用量少,矿料之间的接触点比普通沥青混合料少,实际应用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其抗水损坏的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