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船舶推进轴系扭转振动减振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结合具体实例探讨了改变轴系某些参数对其固有频率的影响,得出减振调频的主要方法和规律。针对某轴系实例,运用减振调频的具体方法对初始计算结果进行分析,对参数进行修正,最终达到规范的要求,消除了扭振故障的威胁。 相似文献
2.
为有效处理各种复杂的几何形状和材料特性,提供更全面的分析结果,研究船舶推进轴系瞬态扭转振动响应有限元分析方法。本文采用ADINA有限元软件构建船舶推进轴系的有限元模型,利用Newmark-β法求解船舶推进轴系的瞬态扭转振动响应,全面分析推进轴系的瞬态扭转振动响应。试验结果表明,在不同工况下,螺旋桨桨叶的扭转应力分布存在差异,最大应力点分别位于桨叶与浆毂的交界区域或叶切面的周边;增大螺旋桨转角,可降低船舶推进轴系艉后与艉前轴承的瞬态扭转振动应力,艉前与艉后轴承的瞬态扭转振动应力分别稳定在±2 MPa与±1 MPa范围内;在共振转速下,中间轴承的角位移振幅波形波动幅度较大,表明其遭受较为严重的扭转变形,在最大持续转速下,角位移波形相对平稳,中间轴承运转更为平稳。 相似文献
3.
4.
本文结合七条船舶推进轴系的轴向振动实测曲线,对其扭转-轴向耦合振动的响应曲线进行了分析,从而对扭转-轴向耦合振动的规律进行了有意义的探索。 相似文献
5.
6.
船舶推进轴系是船舶动力装置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载荷的作用下,产生扭振。根据轴系扭振的基本原理,分析了船舶推进轴系产生扭振的原因,在此基础之上,分析各个因素对扭振特性的不同影响效果,从而为推进轴系的避振减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冰载荷冲击下的船舶推进轴系瞬态扭转振动响应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传统的推进轴系扭转振动响应计算聚焦于稳态响应,而传递矩阵法、系统矩阵法,可以取得满意的稳态计算结果,但无法处理冰区船舶、海洋工程船舶所遇到的变载荷、变惯量等瞬态工况。为了克服频域扭振计算方法在处理瞬态条件扭振问题的局限性,使用 Newmark 法从时域求解轴系扭转振动微分方程组,基于该算法对某船推进轴系在冰载荷作用下的瞬态响应做了数值计算。其结果表明,在冰载荷冲击下,轴系瞬态扭矩比稳态扭矩大;通过时频分析,在冰载荷作用期间,出现了明显的螺旋桨叶频激励,因此须避免冰载荷激励产生轴系扭转振动的叶次共振。 Newmark 法扭振计算结果与实船测试结果对比表明,该方法在稳态响应计算和时域曲线上都与实际测量结果基本一致,具有工程实用性。 相似文献
8.
船舶推进轴系横向振动模态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针对船舶轴系试验台的轴系横向振动组织了3种方案的振动试验,并进行了轴系横振模态参数识别。通过分析比较,获得一组精度较高的模态参数,为进一步的动力学模型修正打下了基础。此外,还对振动试验及分析中应注意的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9.
10.
船舶轴系扭转振动计算的Riccati传递矩阵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建立了船舶轴系扭振计算的Riccati传递矩阵法的数学模型,编制了通用程序,并用此方法对船舶轴系扭转振动问题进行了计算与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在数值稳定性及精度方面优于Mykested-Prohl传递矩阵法,而计算量则小于系统矩阵法。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本文建立了大型船舶柴油机推进轴系纵扭耦合振动计算的系统矩阵模型。在耦会效应的考虑上,柴油机曲轴计入其当量耦合刚度;而螺旋桨则用当量加速度耦合系数和当量速度耦合系数描述。通过对实部轴系纵扭耦合振动的计算与实测分析,对耦合振动的一般规律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5.
船舶推进轴系校中若干技术问题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船舶推进轴系校中计算对保证轴系长期可靠运行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标准的编制为轴系校中计算、安装、检验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依据和实际应用指导.本文针对我国船舶轴系校中实际,在对CB*/Z33884 <船舶推进轴系校中> 标准的修订过程中,对千斤顶顶举系数曲线的绘制、与千斤顶对应的被测轴承确定、顶举曲线与轴承负荷计算、斜镗孔问题、混合弹性模量、带有液压联轴器的轴系校中计算等六个问题进行了详细分析讨论,并通过在实际船舶轴系校中计算中的应用,表明其是正确可行的. 相似文献
16.
以直接传动形式的船舶推进轴系为研究对象,基于连续-离散混合模型,开展推进轴系纵向振动动力吸振设计分析。采用直接法和模态叠加法计算比较推进轴系在螺旋桨脉动推力下的频率响应,识别出第1阶模态是优势模态。结合Lagrange方程和模态展开定理推导出推进轴系连续-动力吸振器离散混合模型的动力学方程,采用动力调谐优化方法对动力吸振器进行优化设计,在优化状态下讨论动力吸振器的控制效果和参数影响规律。分析结果表明:动力吸振器安装位置应尽可能接近螺旋桨端,以减小动力吸振器动力参数值;第1阶共振线谱的减振效果与动力吸振器安装位置无关,仅取决于其质量比。 相似文献
17.
18.
船舶推进轴系的设计质量是其安全、稳定运行的重要保证之一。鉴于船舶推进轴系的组成部件数量及工作环境,其设计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性问题。为提高轴系设计质量,国内外船舶领域的专家学者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相关设计单位和船级社也制定了一系列设计规范和流程。目前,船舶推进轴系常用设计方法的缺点已日趋凸显,故亟需对现有设计方法进行全面综合的分析研究。基于船舶推进轴系的方案设计流程,重点梳理推进轴系的校中及优化、轴系振动及减振控制和轴系设计质量评价等方面的技术进展,并提出未来需要进一步展开的研究工作,旨在为船舶推进轴系的优化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超长轴系校中安装工艺的关键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一艘78mDP2多用途工作船轴系校中安装技术为例,分析和介绍了超长轴系校中安装的特点、要点和方法。实践证明,该施工技术对类似船舶轴系的校中安装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