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了控制轮箍加热炉自身的耗电量,提高加热效率,达到降耗节支的目的,我段从提高功率因数入手,应用较先进的中频加热技术,先后两次投资,对轮加热炉更新,通过对3种不同类型轮箍加热炉在我段的实际使用情况及数据、性能对比,阐述了中频轮箍加热炉的投入使用所产生的节能效果,由此得出结论:中频轮箍加热炉以其突出的节能效果,为我们指出了节能新路,具有很高的推广和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对一起因点焊机车轮箍扣环而致使轮箍在运用中崩箍的事例失效分析,表明现场在对轮箍装配时进行了非正常的维修操作,导致误点焊到扣环槽处,致使该处产生局部应力集中,并使轮箍在轮轨接触应力和紧箍应力作用下快速崩裂。  相似文献   

3.
指出轮箍崩裂的原因,分析了直探头,横波斜探头和双晶探头在探测轮箍的冶金缺陷和疲劳缺陷时的超声波图形特征,据此指出在轮箍探伤时,应选用双晶探头,必要时辅以直探头和斜探头进行综合判断。  相似文献   

4.
陈虎  许加宁 《铁道车辆》2000,38(12):18-20
对多年来车轮轮箍质量问题进行了归纳和分析。认为车轮轮箍质量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是车轮轮箍内部存在严重堆积的脆性氧化物夹杂,而车轮轮箍踏面浅层缺陷与车轮轮箍产品质量及机车车辆使用条件有关,减少车轮轮箍质量问题的关键不仅要优化车轮轮箍设计,而且更要提高钢质纯净度。  相似文献   

5.
对多年来车轮轮箍质量问题进行了归纳,并进行综合分析,认为车辆轮箍质量问题产生的主导因素是车轮轮箍内部存在严重堆积的脆性氧化物夹杂,但车轮轮箍踏面浅层缺陷与机车车辆使用条件有关。减少车轮轮箍质量问题的关键不是优化车辆轮箍设计。而是提高钢质纯净度。  相似文献   

6.
针对轮箍在运用过程中的疲劳失效问题,结合弹性车轮结构特点和承载原理,对轮箍的承载特性及相关影响因素进行系统研究,以提高轮箍的承载强度和弹性车轮运用安全性。为了精确分析弹性车轮轮箍在弹性支撑下的应力特性,基于有限元理论,建立了考虑橡胶块弹性离散支撑的轮箍承载特性参数化计算模型,对不同车轮刚度、轮箍厚度和车轮直径等结构参数下的轮箍应力状态分布、动态变形量、应力幅值等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车轮运行过程中,轮箍内表面和外表面应力分布均呈“W”形变化趋势,其中内表面以拉应力为主,外表面以压应力为主;随着轮箍厚度、车轮刚度的增大,轮箍承载性能和安全性得到改善;但随着车轮直径的增大,轮箍的承载强度呈降低趋势,因此对于直径较大的弹性车轮应当适当增大车轮刚度及轮箍厚度,以确保轮箍的安全性能。文章的研究方法和结果为弹性车轮结构及性能优化提供了可靠的设计依据,为提高弹性车轮的运用安全可靠性提供了极强的指导作用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一、概述 KGPS—100/1J型轮箍中频加热炉,是内燃、电力机车退、套轮箍专用设备,具有消耗功率低(75kW),功率因数高(cosφ>0.9),加热时间短,热效率高,工件受热均匀,使用性能稳定,节能效果明显,结构紧凑新颖,使用操作方便,能改善职工劳动条件和减少车间环境污染等优点。每次套(或退)一只轮箍,只需8—10分钟,耗电约11kWh,具有路内领先水平。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对带轮箍内燃机车的不退轮箍加装扣环,以及新套装轮箍加装扣环的新工艺。  相似文献   

9.
对带轮箍内燃机车的不退轮箍加装扣环的可行性、实施过程、实施结果和经济效益进行了全面分析总结 ,说明了对带轮箍内燃机车的不退轮箍加装扣环符合铁道部颁布的技术标准 ,方案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0.
同一轮对上使用硬度不同的轮箍,对机车的耐用性和可靠性会带来不利。本文介绍了一种К-61非破坏性磁性检测仪,可用来测量轮箍和轮缘的硬度,避免用布氏硬度试验法检测所造成的不足,可以对轮箍进行逐一检测,避免将不同硬度的轮箍装到同一轮对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