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篇
  免费   6篇
公路运输   39篇
综合类   14篇
水路运输   3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实现船舶操纵性的在线预报及自适应运动控制,针对Nomoto二阶非线性运动模型参数辨识问题,将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least squares support vector machines,LSSVM)与多新息方法相结合,提出一种新的多新息在线LSSVM辨识建模方法。试验结果表明,使用所提出的算法辨识的模型进行预报的拟合误差可达到4.76%以下,能准确拟合船舶操纵运动模型。  相似文献   
2.
基于微观形貌特征的沥青路面抗滑性能评价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沥青路面形貌对路面使用性能的影响,分析了微观形貌对路面抗滑性能影响原理,并分别对沥青路面微观形貌信息各种采集方法、微观形貌特征统计参数、图像处理技术与分形等在微观形貌特征描述中的应用、基于沥青路面微观形貌特征的摩擦系数预测与评价、沥青路面宏观纹理对路面水膜深度的影响等研究现状进行概述,建议开展沥青路面微观形貌图像三维恢复、沥青路面微观形貌特征分形描述、运用人工智能分析的方法对路面摩擦系数预测与评价等研究,并在沥青路面水流生成影响因素分析的基础上,开展路面水流过程建模与仿真方法研究。  相似文献   
3.
高速公路场景图像的二值化及交通标志定位检测方法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采用CCD摄像机采集高速公路场景图像,并通过图像颜色空间变换,将图像的RGB量值转换为色度-饱和度-亮度(HSV)量值。采用基于阈值的方法对场景图像中颜色饱和度分量进行二值化分割处理;利用场景二值化图像形状特征(周长、形状参数、圆形性参数)去除非目标区域,并通过搜索场景二值化图像方向投影值序列的突变点实现标志准确定位。采用HSV颜色模型中的亮度分量和最佳阈值法对场景图像中标志区域进行二值化处理。结果表明,应用上述方法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基于计算机视觉的驾驶员转向操作实时监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初秀民  严新平  吴超仲  章先阵 《汽车工程》2005,27(5):522-524,630
为实时监控驾驶员操纵转向盘的状态,构建了基于机器视觉汽车转向盘实时监控系统,并运用阈值分割和边缘检测方法对转向盘图像中感兴趣区域进行了图像分割,提出了转向盘转角的计算公式。试验结果表明,感兴趣区域图像分割与转向盘转角监测方法有效。  相似文献   
5.
利用发动机点火线圈次级电压作为脉冲电源,在发动机稳流气道试验台上模拟175单缸机的进气,用YSC-1型运动粒子瞬态激光全息测试仪折摄了燃油油滴带电雾化和不带电雾化的粒子全息图,经再现后得到实际的粒子图,编制了专用软件进行粒子图像处理和粒径统计分布,统计结果证明燃油油滴带电后粒子粒径约减少了3/4倍左右,改善了雾化效果。  相似文献   
6.
长江作为我国第一也是世界最为繁忙的河流,它的可持续发展和航运安全一直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近年来,随着我国中西部地区的迅猛发展,一方面长江船舶的流量和货物吞吐量与日俱增,另一方面船舶碰撞、搁浅、翻沉、油污、火灾等水上交通事故仍屡次发生,并造成了严重的后果.有鉴于此,结合专家学者们的相关研究成果,在研究船舶交通流、航道状态以及环境影响的基础上,建立了一个基于网格技术的碰撞风险评价模型,并以此对长江干线的碰撞风险进行了评价分析.  相似文献   
7.
针对内河水上交通主要要素的特点,提出了基于船标岸一体化技术的内河航路信息服务体系框架,并着重分析了其中的信息感知层和信息交互层结构等关键技术。通过对水上交通状态所涉及信息种类的讨论,提出了船标岸协同下的内河水上交通状态感知体系的信息结构,并分别分析了它们在船标岸一体化技术下的感知方法。对内河水上交通信息交互技术进行了研究,在内河水上交通信息交互系统框架基础上分析了信息传输和数据管理的实现方式,分析认为基于船标岸一体化技术,构建内河航路信息服务体系是可行的,可以极大地促进水上交通管理向信息化、网络化、集成化、智能化方向迈进的步伐。  相似文献   
8.
船舶溢油监测方法的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可见光、红外、紫外、激光荧光、微波及电磁能量吸收等船舶溢油监测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及优缺点;分析卫星遥感监测、飞机遥感监测、巡逻船监测、VTS监测、CCTV监测、定点监测和浮标监测等7种监测方法的研究、应用现状,并通过对比分析指出今后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9.
针对Smart River 2011会议,介绍了Smart River在内河电子航道图、RIS系统及其应用,以及其他有关Smart River的最新发展情况,同时介绍了我国长江电子航道图、信息服务,及其他内容的发展近况。通过对比分析,认为我国在下一步内河航运发展中,应全面统筹发展。在着力电子航道图的全面发展,加强内河航运信息服务的同时,大力发展公铁水联运。同时要注意保证船员适任性,灾难应急的处置。环境的保护、规划选址方法也应该得到充分的重视。  相似文献   
10.
随着港口信息化基础建设的不断发展,以及无线传感、无线网络、视频监控等技术手段的成熟应用,结合港口物流枢纽危险品作业特点,构建危险品监控与预警系统已经具有可行性.在分析港口物流枢纽危险品监控与预警系统功能需求的基础上,提出系统的五层框架,即:信息采集层、信息传输层、信息管理层、支撑平台层和信息应用层,同时分析信息采集和处理的关键技术,并展望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