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公路运输   3篇
水路运输   6篇
铁路运输   2篇
综合运输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分析了润滑剂、防锈剂和其它几种添加剂各组分的作用和作用原理,提出了配方中的组分选择应考虑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2.
基于电压控制的混合动力履带车辆控制策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车辆结构形式和DC—DC变换器控制方法,在功率跟踪控制策略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电压控制的混合动力履带车辆控制策略。并在Simulink/Stateflow环境下对提出的控制策略进行建模,将控制逻辑与整车驱动系统模型联合,得到以加速踏板、制动踏板和转向盘为输入,包含控制策略的混合动力履带车辆模型。在不同工况下进行仿真,仿真结果表明该控制策略可行并可使车辆具有良好的加速性能和转向性能。  相似文献   
3.
4.
介绍了喷涂聚脲弹性体技术的化学原理、关键技术和材料性能,展望了该项技术在机车车辆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船舶建造和施工流程中,每个工序中产品形态的控制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精度管理。通过对生产实践中每一步精度管理的解析,提出了基于流程控制的精度管理方法,建立了精度管理基准模式。  相似文献   
6.
提出了一种在常规汽油机上利用原有点火模块进行扩展并采用神经网络控制对点火能量进行控制的新方法,以C8051F020单片机为核心,设计了该点火能量控制模块的软硬件。试验表明,该模块能满足设计的要求。  相似文献   
7.
计晨  汪玉  敖晨阳  吴静波 《船舶工程》2010,(4):13-16,32
柴油机是舰艇上的重要动力设备,其抗冲击能力对舰艇的航行能力和作战能力影响较大.通过建立的某型柴油机主要部件的有限元模型,计算了柴油机在动态运行时整机和各部件的响应,然后在柴油机动态运行状态下加载冲击载荷,得到了柴油机动态条件下的冲击响应,最后分析了动态运行条件对柴油机冲击安全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针对控制策略参数优化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遗传蚁群算法的履带式混合动力车辆整车控制策略参数优化的新方法。基于优化设计的思想,以最小燃油消耗量为目标函数,建立控制参数优化问题的数学模型,然后结合遗传算法和蚁群算法各自的优点提出一种遗传蚁群优化算法,并对控制策略参数优化问题进行数值求解。结果表明,优化后车辆燃油消耗减少14.9%,说明该方法可以找到一组全局最优的参数,大大缩短控制参数的实车标定时间。  相似文献   
9.
舰船设备抗冲击性能校核评估系统概念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舰船设备冲击试验现状以及计算机建模仿真水平的研究分析,论证了开发舰船设备抗冲击性能校核评估系统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根据舰船设备抗冲击仿真计算的要求和特点,提出了舰船设备抗冲击性能校核评估系统应当具备的基本功能和总体构架,并分别对系统各模块的功能特性和相互关系进行了较为细致的研究分析.在系统的设计过程中采取了一系列优化的措施,以最大限度地提高系统的运行效率和可靠性,为下一步开发舰船设备抗冲击性能校核评估系统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目的]针对舰船大型机械设备振动冲击隔离对高传递损失减振抗冲元器件的需求,[方法]基于负刚度动力吸振机理,构建一种含负刚度(NS)元件的动力吸振器(DVA)混合隔振系统。建立刚性基础上的无量纲动力学模型,在激励力作用下,运用不动点法获得隔振系统最优传递时的最优刚度比和阻尼比。基于龙格—库塔(Runge-Kutta)方法研究不同冲击脉宽下具有最优参数的隔振系统在基础激励下的冲击响应,并与传统动力吸振器的冲击响应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结果表明:在一定参数下,该混合隔振系统具有无谐振峰的传递特性;在不同脉宽下,其冲击加速度响应和相对位移均比传统动力吸振器的要小。[结论]所提含负刚度动力吸振的混合隔振系统可为大载荷、高传递损失的减振抗冲器设计提供一种新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