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1篇
  免费   5篇
公路运输   83篇
综合类   111篇
水路运输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5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陈芳  唐伯明  杨运兴 《公路》2021,66(12):368-371
为对比驾驶人在不同公路路侧绿化环境中的行车安全性及舒适性,针对普通行道树和树隧道路段,在山区公路进行实车试验,采用Dikablis眼镜式眼动仪和Varioport生理记录仪进行数据采集,以注视时间百分比、平均注视时间、扫视幅度、眨眼率、皮电等指标分析为切入点开展路侧绿化对驾驶入视觉及生理影响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不同路侧绿化形态对驾驶人的视觉及生理反应影响显著;树冠投影面大的绿化形态更优.  相似文献   
2.
3.
欧美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使用现状综述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唐伯明  蒙华  刘志军 《公路》2003,(10):37-39
综述欧美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使用现状,通过与我国水泥混凝土路面工程实践的对比分析,指出了我国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施工中的主要问题和需要改进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4.
城市公共交通线网优化是城市客运交通规划的重要部分之一。对现有公交线网进行优化,可以更有效地利用现有资源,解决城市交通问题。通过对城市公交线网优化的主要内容、优化模式、优化目标以及约束条件的分析,同时兼顾乘客出行时间、线网平均满载率、公交线网密度和公交线网的布局,对整个城市交通系统的影响提出优化目标的函数表达式及相应约束条件的数学表达式,建立公交线网优化的多目标模型。通过对模型的分析,提出可用功效系数法对模型进行寻优和评价。  相似文献   
5.
基于对重庆市国省干线公路灾害特性、类型、空间分布、原因机理进行研究,得出重庆市国省干线公路灾害发育,并且具有十分明显的分区发育特征的结论,分析了灾害发生的诱因,提出了充分重视地质勘查工作,合理规划和控制人类工程活动,严格控制工程质量,强化灾害分布预测,改进灾害时间预报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6.
质量是公路"产品"的生命线.随着沥青路面早期破坏现象日益严重,质量保证系统将会逐渐受到重视,该系统不仅强调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特征,而且强调路面性能特征在随后使用年限中的表现.对延长沥青路面质量保证期作探讨,对高速公路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为了分析自动驾驶车辆对交通流宏观特性的影响, 以手动驾驶车辆与自动驾驶车辆构成的混合交通流为研究对象, 提出了不同自动驾驶车辆比例下的混合交通流元胞传输模型(CTM); 应用Newell跟驰模型作为手动驾驶车辆跟驰模型, 应用PATH实验室真车测试标定的模型作为自动驾驶车辆跟驰模型; 计算了手动驾驶与自动驾驶车辆跟驰模型在均衡态的车头间距-速度函数关系式, 推导了不同自动驾驶车辆比例下的混合交通流基本图模型, 计算了混合交通流在不同自动驾驶车辆比例下的最大通行能力、最大拥挤密度以及反向波速等特征量, 依据同质交通流CTM理论建立了不同自动驾驶车辆比例下的混合交通流CTM; 选取移动瓶颈问题进行算例分析, 应用混合交通流CTM计算了不同自动驾驶车辆比例下的移动瓶颈影响时间, 应用跟驰模型对移动瓶颈问题进行微观数值仿真, 分析了混合交通流CTM计算结果与跟驰模型微观仿真结果之间的误差, 验证了混合交通流CTM的准确性。研究结果表明: 混合交通流CTM能够有效计算移动瓶颈的影响时间, 在不同自动驾驶车辆比例下, 混合交通流CTM计算结果与跟驰模型微观仿真结果的误差均在52 s以下, 相对误差均小于10%, 表明了混合交通流CTM在实际应用中的准确性; 混合交通流CTM体现了从微观到宏观的研究思路, 基于微观跟驰模型与目前逐步开展的小规模自动驾驶真车试验之间的关联性, 混合交通流CTM能够较真实地反映未来不同自动驾驶车辆比例下单车道混合交通流演化过程, 增加了模型研究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为了基于性能进行沥青混合料组成设计,对沥青混合料的综合性能优化进行了研究。根据胶浆理论,将沥青混合料的性能分为分散相主导型和分散介质主导型两类。选择4.75 mm筛孔通过率、0.075 mm筛孔通过率(矿粉用量)、粉胶比、空隙率作为沥青混合料性能优化决策参数。采用BP神经网络和遗传算法相结合的方法,对沥青混合料组成结构参数进行了优化。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疲劳性能的权重减小和高温稳定性权重的增大,4.75 mm筛孔通过率应逐渐减小;无论对疲劳性能还是高温稳定性,都需要5%~7%的矿粉用量和足够的沥青用量;粉胶比越小,沥青用量越大,疲劳性能越好;3%~4.5%空隙率的沥青混合料综合性能较好。  相似文献   
9.
刚性路面板脱空状况的评定与分析   总被引:32,自引:0,他引:32  
  相似文献   
10.
以重庆市部分国道和省道为研究对象,定量分析了超载超限车辆对路面使用的影响。根据Minner法则和不同的疲劳分析方程,计算分析了在目前交通组成情况下,满足水泥混凝土正常使用时现有路面结构需要增加的路面厚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