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篇
  免费   4篇
公路运输   7篇
综合类   18篇
水路运输   2篇
铁路运输   13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5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我国高速铁路数字移动通信制式探讨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分析了我国铁路建立新一代综合数字移动通信系统的必要性,根据现代铁路对移动通信的要求,提出了选择新一代数字移动通信的立足点,并从业务和技术角度,对目前2种具有铁路调度功能的数字移动通信系统GSM-R和TETRA进行了比较,参考了世界其它一些国家的情况,对我国铁路建立新一代数字移动通信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
我国下一代铁路数字移动通信系统的选择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从业务和技术角度,对目前两种具有铁路调度功能的数字移动通信系统-GSM-R和TETRA进行了比较,对我国下一代铁路无线移动通信采用何种系统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3.
采用冲击碾压技术对高填方路基进行冲压补强,测试分析路基在冲击碾压作用下相关力学参数的变化,以确定更优化的相关施工参数:主要考虑了冲压遍数对路基沉降变形、路基不同深度处压实度、路基填料最大干密度及整体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碾压遍数的增加,路基沉降量增加,其增量曲线趋于收敛;碾压20~25遍可以起到对路基较好补强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机械系统因其各子系统、各部件、各单元之间的相互复杂关系,容易受到自身结构与人为因素的影响,导致其发生失效,严重影响了机械系统的可靠性.在利用Petfi网模型对机械系统分析的基础上,并引入"安全-中介-失效"3级工作模式,从安全、中介、失效3个方面来反映机械系统的可靠(完全正常工作)、可靠与失效的中介过渡、失效(完全不能...  相似文献   
5.
面向现代铁路业务需求的GSM-R寻址方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铁路有无线通信业务的需要,对GSM-R的特殊寻址方式-功能寻址的基于位置的寻址进行了研究,给出了两种寻址方式的定义,对它们的实现过程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并就GSM-R寻址方式中有待研究的问题作了进一步的分析。  相似文献   
6.
通过长距离线路动应力测试,编制适用于车轴磁粉探伤周期优化研究的台架试验谱.首先,分析测试结果中车辆载重、线路工况、运行交路对车轴动应力的影响,并考虑车轮失圆的影响,确定不同影响因素的灵敏度;然后,进行应力谱极值推断,得到车轴外推应力谱;最后,得到台架试验谱,并开展台架疲劳试验.结果 表明:车轴最大应力截面上的最高频次应...  相似文献   
7.
构架载荷谱分析是对构架进行疲劳可靠性评估的基础,现以某一车型的跟踪实验为背景,运用测力弹簧方法记录动力转向架轴箱弹簧的垂向载荷时间历程。选取某一运行区间的载荷数据作为样本,并将样本按速度等级划分,再次选取若干天相同线路相同区段的数据对样本进行扩充。联合不等组距及随机平均滑动直方图法,利用雨流计数得出载荷谱。根据载荷谱用极大似然法估计随机载荷在对数正态分布下的参数。最后根据累积分布函数曲线从统计学的角度给出一个运行区间内载荷幅值分布的变化情况。研究结果表明,根据载荷谱特点重新调整组距并对直方图进行平均处理有助于快速获得满足卡方校验的参数估计值;在一个运行区间内,速度200km/h以下时,随着速度的提高载荷谱中大载荷出现的概率明显提升,此时这一规律与速度关系显著与加速,减速关系不显著。当速度超过200km/h时大载荷出现的概率仍然较高,但其统计特性会受到速度,区间,加速,减速多种条件的综合影响。  相似文献   
8.
CRH2动车转向架构架疲劳强度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针对CRH2动车组动车转向架焊接构架,从模拟计算和线路实测两方面得到构架上关键部位的等效应力,并依据JIS E 4207规范进行了静强度和疲劳强度评估.两种分析结果的比较表明,各关键点的实测等效应力均小于计算值,这为正确使用规范以及制定符合我国线路条件的设计规范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9.
凭着锲而不舍的精神,他在研究和教学天地脚踏实地、辛勤耕耘;凭着锐意创新的恒心,他在研究和教学天地领域矢志不渝、永不言弃。他在国内外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其中被SCI、EI收录10余篇;完成国家和省部重大计划项目近20项,获各种科技奖励10余项。他成为令人瞩目的铁路青年科技拔尖人才、北京市青年学科带头人。他就是被业界称为科技之星、师生们赞誉为导师楷模的北京交通大学结构强度检测实验室主任、北京交通大学副校长孙守光。  相似文献   
10.
当前,交通行业部门掌握了大量的数据,但在面向个体的精细化管理决策方面尚有差距。随着互联网+交通新业态的快速发展,形成了大量基于个体的众包数据,为实现交通行业高标准的服务要求提供了新的手段。本研究探讨了政府信息资源及社会信息资源等众包交通大数据的应用机制。首先,对互联网+时代众包的概念和应用现状进行解析,分析了数据采集、数据处理、算法研究及行业应用等众包的不同环节。其次,确定了应用机制的研究思路。调研了政府部门和互联网企业等各方现有的数据资源和应用情况,分析了政府部门、交通运营企业、互联网企业及公众各自的角色定位和相互关系,并对应用机制的关键问题进行了分析,包括用户管理、数据接入、数据使用、应用服务接入及使用及运行保障等机制。最后,以公路车流量和基于互联网大数据的个体轨迹分析为例,从具体的应用场景入手,分析了政府和企业在众包交通大数据中可能的合作模式,包括购买服务、资源置换、定制产品合作建设及共同研发共同推广等,并对每种合作模式下应用机制的具体问题及应用进行了分析,以期通过对众包交通大数据的应用机制分析,统筹协调各方利益、实现数据共享及支撑扩展各自的应用,搭建政府、企业、公众各方共赢的合作生态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