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4篇
公路运输   14篇
综合类   5篇
综合运输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1年   4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本文以云南省某典型长大下坡高速公路段为交通安全风险水平评价对象,从具有代表性且可操作性强的角度出发,选取了6大评价指标,采用层次分析法与模糊评价理论相结合的方法对其进行评价。经过实际验证,该评价方法可操作性强,且评价结果较为合理。  相似文献   
2.
按照"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基本策略,火灾自动探测系统装备是近年来是公路隧道火灾主动防控的关键技术手段。在系统梳理国内外典型隧道火灾自动检测技术的基础上,以云南山区公路典型隧道为实验现场,通过控制隧道火灾的主要影响因素,模拟5种不同火灾工况,试验比较分布式光纤感温和视频图像探测系统及装备的火灾预警响应时间,分析不同风速、不同火灾大小下系统表现性能。实证结果表明:图像型火灾探测技术系统检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高,比分布式光纤感温火灾探测器的环境适应性强。  相似文献   
3.
针对山区双车道公路危险性弯道路段交通事故多发的现实问题,提出主动评估短时交通流状态下的交通事故风险,以降低交通事故发生率.采用无人机高空拍摄弯道路段交通流运行状态,利用计算机识别技术提取高精度的车辆轨迹和交通流数据,结合山区双车道公路弯道路段危险驾驶行为特征表征交通冲突,以距离碰撞时间为交通冲突量化指标,提出山区车道公...  相似文献   
4.
世界经济的快速发展必然带动货运交通量迅速增长,受道路条件、车辆性能和不良驾驶行为等因素综合作用,货车交通事故易发,且经常造成严重的人身财产损失.为提高货运车辆交通安全管理水平,从货车事故理论、主动安全防控技术、安全仿真建模技术3个方面回顾美国货车交通安全技术的研究脉络和主要实践成果,总结公路货车交通安全研究的模型框架、研究热点、主要信息系统及分析技术,探讨有效推进货车交通安全理论研究、技术装备研发和管理实践探索的关键问题和研究趋势.研究发现,翔实可靠的数据是开展货车交通安全理论研究的基础,主动安全理念逐步贯彻于货运交通系统建设和运营全过程,各类仿真技术能够有效拓展货车交通安全研究的广度和深度.   相似文献   
5.
为有效管控二级公路的交通安全,定量刻画二级公路事故严重程度与交通流特征之间的关系,以元(谋)-双(柏)公路为研究对象,基于长期监测的交通事故数据及交通流数据,利用结构方程中的测量模型实现事故严重程度的量化计算,并运用Spearman分析法、决策树算法及随机森林模型选取影响事故严重程度的关键交通流参数,进一步采用多变量多项式比率法建立关键交通流参数与事故严重程度之间的关系方程,获取二级公路交通流特征对事故严重程度的影响关系。研究结果表明:①相比于事故率、受伤人数、死亡人数等指标,事故规模更能准确且全面地表征事故严重程度;②大车(指大客车、中型货车、大型货车、特大型货车、拖挂货车、集装箱车)平均日交通量、轻型车(指拖拉机、摩托车)平均日交通量、v/c、车速变异系数是影响二级公路事故严重程度的4个关键交通流参数;③各交通流参数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关系,且不同参数对事故规模的影响程度不同;④当大车平均日交通量、轻型车平均日交通量、v/c、车速变异系数分别取200~340veh·d-1,200~380veh·d-1,0~0.1及0.7~0.77,0~0.15及0.6~1时,二级公路的事故规模较小;当大车平均日交通量、轻型车平均日交通量、v/c、车速变异系数分别取0~200veh·d-1,0~190veh·d-1,0.32~0.63,0.16~0.2及0.4~0.6时,二级公路事故规模较大。  相似文献   
6.
本文结合了云南省高原山区高速公路涵洞的设计、施工,阐述涵洞排水问题出现的原因及解决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为解析不利天气下的山区高速公路交通流特性,本文选择云南省某典型山区高速公路2019年8月至2021年6月的交通流数据和气象数据,运用对数正态分布和独立样本t检验解析不利天气种类对山区高速公路的车头分布时距和交通量的影响形式与机理。研究结果表明:车头时距与不利天气的恶劣程度呈正相关关系,不利天气恶劣程度的增加会导致车头时距整体上偏大,且产生较大的分布变化;不利天气的种类对山区高速交通流的影响程度按从高到低的顺序依次为雪天>雾天>大雨>中雨,其中,中雨、大雨和雪天下车辆的流量受到的影响有一定的时效性和迟滞性。  相似文献   
8.
为保证一级公路交通安全,从纵向和横向两个方面对交通安全设施设置进行了研究,针对机非分离设置、交通信号灯设置及下穿通道设置开展了分析,结果表明:(1)在一级公路上设置双排波形护栏,减少了机动车与非机动车混合通行的现象,避免了行人误入和横穿机动车道的现象,增加了一级公路的通行能力和效率,凸显了公路"以人为本,造福当地"的人性化服务理念。(2)在平交道口设置交通信号灯,有效控制车辆避让行人,减少行人通行的主观性和随意性,达到和谐交通目的。在下坡路段设置交通信号灯,达到了提醒车辆提前减速行驶的目的。(3)设置下穿通道,便于公路两侧居民的出行,避免居民横穿道路的风险,对下穿通道两侧辅路进行硬化改善,有利于居民养成良好的出行习惯,杜绝了交通事故的萌芽。  相似文献   
9.
为预防和治理城市路网系统中交通拥塞的辐射扩散以及由此造成的路网系统服务能力损伤,从新的视角对交通拥塞辐射扩散规律进行研究。将毒气在有限空间内的泄漏扩散抽象为交通拥塞的辐射蔓延,首先运用Python软件对高德地图API的WEB服务进行实时路况数据爬取,并对爬取的数据、浮动车数据、SCATS监测的流量数据以及其他交通信息数据进行预处理。在此基础上建立基于高斯烟雨模型的城市道路拥塞辐射时空模型并且充分考虑邻居节点和路段的交通运行状态以及不同道路等级对拥塞传播范围的影响。对模型调节参数U进行标定,得出快速路、主干路U值均为1,次干路U值为0.7。然后通过实例进行验证,结合实际值将模型计算结果与高德地图预测值进行比较,所建立模型的拥塞最大辐射边界、拥塞辐射时间预测精度要更准确,整个拥塞过程模型拟合度较高,模型适用性强。最后在城市道路拥塞辐射时空模型的基础上利用材料力学中切应力对材料的损伤原理,以拥塞某传播方向为研究对象,计算出拥塞辐射传播给路网中的某路段造成的通行能力失效值。分析路网中路段通行能力下降对路网服务能力的损伤影响,进而给出路段重要性识别方法。研究成果可为交通管理部门加强关键路段治理以及制定缓堵政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方案比选工作在工程可行性研究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目前方案比选工作中面对纷繁而无联系的指标,选取关键指标困难,难以定量分析,往往主要依赖技术经济指标,凭借决策人员的经验与判断,缺乏科学决策依据。文章采用专家访谈和问卷调查建立了公路建设项目方案比选阶段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对结果进行了分析、测验及优化,得到了初步优化后的公路建设项目方案比选阶段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具有代表性的工程实例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