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0篇
  免费   17篇
公路运输   119篇
综合类   56篇
水路运输   62篇
铁路运输   63篇
综合运输   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选取盾构形地铁隧道在均匀土壤介质中建立加设排流网情况下的地铁杂散电流场三维有限元模型,通过设置边界条件、加载电流进行仿真计算,得出计算域各个位置的电位,包括排流网本身的电位及与周围混凝土的电位差,分析了加设排流网情况下杂散电流的分布情况,该仿真分析可对排流网钢筋是否遭受腐蚀进行评估。  相似文献   
2.
CBR值检测新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3.
故障一 气门油封装配不当造成6102发动机大修后机油消耗过甚。 (一)故障现象: 一台6102发动机进行大修后运行了300km左右,机油消耗量很大,拆检发现1、6缸火花塞积炭多,怀疑1、6缸窜机油。 (二)原因分析: 由于修理单位技术水平有限,所测检的数据以及对故障的把握和判断能力都值得怀疑,另若材料质量有问题,各缸可能都要出现窜油故障。  相似文献   
4.
5.
在充分考虑外部干扰和系统模型不确定性的情况下,将混合灵敏度H∞设计引入多点喷射燃气发动机空燃比控制中,将发动机空燃比控制转化为H∞标准设计。仿真结果表明,H∞控制器具有良好的跟踪性、鲁棒稳定性和抗干扰能力。  相似文献   
6.
围绕铁路安全防范核心需求,设计基于天空地一体化监测的高铁沿线周界防范综合信息服务系统,包括4类重点管控场景和5种感知手段,并进行4类场景的应用示范及分析,系统保障车站及高铁沿线安全,实现高铁全天候、智能化、可视化、自动化、立体化预警,同时提升高铁沿线周边治安管理、安全防控技术水平。  相似文献   
7.
南京地铁车辆合成闸瓦技术方案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国内外铁路车辆应用的合成闸瓦技术,并对地铁车辆使用的合成闸瓦特点进行探讨.提出研究聚合物基复合摩阻材料的地铁车辆合成闸瓦初步技术方案,重点解决适用于地铁车辆制动工况的关键技术,包括耐热高聚物的改性和应用研究、增强材料的应用研究和设计材料结构与性能,并对合成闸瓦的生产工艺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8.
文章针对水下垂直发射航行体,建立了一种考虑尾空泡影响的定常水动力数值仿真计算模型,分析了尾空泡对轴向力、附加力及俯仰阻尼力矩的影响。将仿真获得的考虑尾空泡影响的定常水动力系数代入理论弹道模型,预示水下弹道。计算结果表明,采用文中的考虑尾空泡模型及相应的流体动力求解方法获得的流体力系数,用于预示航行体运动参数的变化规律与模型弹射试验结果一致性较好。  相似文献   
9.
为了进一步提升深海阵列式拖曳系统的深度调节性能,满足阵列式拖曳系统不同深度作业的需求,设计了一种通过内部调节机构来改变运动姿态与深度变化的水下拖曳体,并对这一水下拖曳体的水动力学进行数值计算。在研究其水动力学相关参数基础上,分析水下拖曳体重心位置变化与运动姿态的关系,验证内部调节机构的可行性。仿真结果表明,拖曳体的设计满足使用要求,不同俯仰角下水下拖曳体深度变化的时间有所不同。在俯仰角40°左右范围内,拖曳体的升力系数最大,并呈现较好的深度调节运动姿态。  相似文献   
10.
陈士岭  裴文斌  唐岩 《水道港口》2009,30(6):444-447
对一年潮流实测数据进行了调和分析试验研究。通过对实测数据和模型残差的频谱分析,验证了调和分析模型及其结果的正确性,并在理论上对模型残差的组成进行了分析,由结果可知,短期气象因素和季节性变化异常是造成调和分析模型偏差的主要因素,且该偏差可能具有较大量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