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篇
  免费   0篇
公路运输   2篇
综合类   5篇
水路运输   19篇
铁路运输   11篇
综合运输   1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4年   4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1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从和平时期军用舰船的有效利用和战时舰船的大量消耗,以及如何降低舰船的建造费用、如何减少舰船现代化改装时的难度和费用及民用船只的征用等多方面论述了开展“军民通用型舰船开发及应用技术研究”的重要意义,并针对军民通用型舰船研究提出了建议和看法。  相似文献   
2.
生产技术准备工作在整个船舶的经营建造过程中处于承上启下的关键阶段,该项工作的完善与否决定着船舶建造过程是否顺利。国内某船厂通过在液化天然气(Liquefied Natural Gas,LNG)船多年建造过程中的深耕细作,在船厂及船东等外方的项目组织结构建设及相应的沟通机制上形成一套制度。在编制各类作业计划时对业务环节进行评估分解,深化计划管理和计划体系建设。通过高效的沟通机制和监控制度促进各项生产技术准备工作有序推进;采取建造管理对策表的形式,对建造过程中的各类重点、难点问题进行集中管理和组织推进,有效地缩短了LNG船的生产技术准备周期,并做到不断突破,形成一套有特色且可推广的管理经验,对其他船型的生产技术准备的组织实施有极强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为客观合理地评价燃气公交运营的本质安全,建立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以哈尔滨市某公司为例进行验证。采用层次分析法得出评价指标体系各指标的主观权重,采用离差最大化法得出各指标的客观权重,通过合成算法计算得出各指标的综合权重。这种主客观权重相结合的方法能够提高评价体系的可靠性,适用范围更广[1]。最后,采用多级模糊综合评判法对企业运营安全水平做出定量评价。结果表明,建立的基于AHP-离差最大化法的评价指标体系较合理,多级模糊综合评判模型具有一定的实用性,研究结果对发现燃气公交系统管理的薄弱环节、提高燃气公交系统安全性具有一定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同江黑龙江铁路特大桥是中俄两国首座横跨黑龙江的过境桥梁,根据前期工作安排,大桥主桥的大跨度简支钢桁梁上采用新型板式无砟轨道结构,直接在钢桁梁上铺设板式无砟轨道在我国是一次全新尝试。从套轨线路板式无砟轨道结构及接口设计、轨道结构各部件关键技术参数确定、板下调整层材料、室内组装试验验证以及轨道板制造等方面进行详细说明。套轨线路板式无砟轨道的成功铺设,满足了同江黑龙江铁路特大桥工程项目的建设需求,同时也为我国钢桁梁桥轨道结构的采用形式提供了一种全新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5.
日前,从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金属及化学研究所和北京铁科工程检测中心传来喜讯,徐州徐工铁路装备有限公司线上线下I/Ⅱ-s-L/G/-800砂浆搅拌车按照铁道部科技基(2008)74号《客运专线铁路CRTSI型板式无砟轨道水泥乳化沥青砂浆暂行技术条件》、铁道部科技基(2009)77号《客运专线铁路cRTSI型板式无砟轨道水泥乳化沥青砂浆暂  相似文献   
6.
结合城市轨道交通工程车的运用现状,将国内近两年出现的新型电力蓄电池工程车与传统的内燃工程车进行了技术经济对比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选型建议。  相似文献   
7.
介绍地铁车辆采用的两种紧急疏散门系统,从结构、可操作性能和疏散能力等方面对两种紧急疏散门进行分析对比,并提出地铁车辆紧急疏散门选型建议。  相似文献   
8.
轮重减载率是评定城轨车辆运行安全性的重要指标之一,文章介绍了城轨车辆轮重减载的两种试验方法,并对其进行了对比。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自主化研制的80km/h速度等级B型地铁车辆,包括总体技术性能,主要机械、电气部件的基本特点。  相似文献   
10.
小半径曲线地段桥上无缝线路的设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郦 《铁道工程学报》2008,25(2):47-49,64
研究目的:解决小半径曲线地段桥上无缝线路设计的难题.研究结论:小半径曲线地段桥上无缝线路设计应重点从提高线路横向阻力、降低桥上无缝线路钢轨附加力、适当提高设计锁定轨温等几方面考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