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1篇
公路运输   7篇
综合类   1篇
水路运输   16篇
铁路运输   4篇
综合运输   2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加筋板格屈曲及极限强度分析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加筋板格是船体结构的主要组成部分,是船体最常用的结构单元。本文在消化相关文献后,作了一些修正和改进工作,提出了一套用于计算加筋板格屈曲及极限强度的方法,并开发了相应的计算软件。通过与试验及有限元计算结果的比较,考核了本方法的计算精度,证明了该方法完全可用于船体板架的工程设计计算。  相似文献   
2.
联合载荷作用下的整船有限元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应用整船三维有限元方法,分析了船体在波浪中航行时受弯扭联合作用下的结构响应,船体所受的联合载荷包括静水弯矩,垂向波浪弯矩,水平波浪弯矩,扭矩及相应的剪力,通过节点力转换的方法,将船体外表面所受的海水压力转化到有限元节点上,通过节点力平衡的处理,将船体所受的联合载荷和重力及惯性力调整到与其所受的三向矩及相应的剪力相平衡。  相似文献   
3.
4.
本文从天津港四港池集装箱码头堆场和东突堤南侧码头堆场基层大面积试验和应用工业废料粉煤灰的实践,提出粉煤灰在软基码头堆场基层施工中的广阔前景。  相似文献   
5.
合成孔径雷达的发展现状和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合成孔径雷达作为一种高分辨率雷达,已成为军事侦察和环境监测的重要工具,日益受到各国的重视。简要说明合成孔径雷达的应用特点,从星载SAR和机载SAR两个方面分析了合成孔径雷达的发展现状,在此基础上讨论合成孔径雷达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6.
本文应用结构可靠性分析方法,分别以船体梁和船体纵向加筋板极限承载能力为失效模式,对船体结构进行了安全评估和可靠性设计。应用所开发的新的改进可靠性计算方法,计算了基本物理量的不确定性对船体结构极限强度函数统计特征的影响,同时结合所开发的用于直接估算船体梁和加筋板极限强度的荛用计算方法,确定出不同船体结构的失效概率和设计目标安全指数,推导了局部安全因子,可以进行船体结构的可靠性设计与再评估。  相似文献   
7.
隧道岩爆防治作用机理初探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研究目的:采用离散单元法对几种常用的岩爆控制方法进行了数值模拟,旨在为岩爆防治设计提供理论依据,确保隧道施工安全。研究结论:数值模拟结果表明:注水围岩软化法是通过降低岩石弹性模量达到减少围岩内切向应力的目的,只适用于吸水性较强的围岩;而钻孔应力释放法是通过钻孔实现围岩内切向应力向内部围岩转移,适用于弱-较强岩爆;超前应力解除爆破法是通过超前爆破,更大程度地实现围岩内切向应力向内部围岩转移,适用于强岩爆洞段。  相似文献   
8.
唐志  刘军  徐向东  张小锋 《中外公路》2019,39(2):125-129
以陕西省某(20+33+20)m连续梁桥为工程背景建立有限元模型,分别对采用普通橡胶支座及ε型钢阻尼减震支座方案的桥梁内力、位移响应进行了计算和分析,计算结果表明:ε型钢阻尼减震支座的滞回曲线饱满,具有良好耗能减震作用,采用ε型钢阻尼减震支座可有效地减小桥梁各墩柱地震力,同时桥梁梁端位移也大大减小。  相似文献   
9.
客运专线箱梁体积大,重量重,施工控制标准高。结合客运专线建设实际,介绍了现场制梁场址的选择及布置,箱梁预制工艺及其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0.
船体结构极限强度的影响参数与敏感度探讨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白勇  徐向东 《船舶力学》1998,2(5):35-43
本文采用非线性有限元方法计算了船体结构在两种失效模式下的极限强度:一是加筋板格的非一性失稳极限强度;二是船体在中拱及中垂弯曲下的总纵屈服极限强度。较全面 探讨了计算中各种因素对第一种极限强度的影响,并对这两种极限强度中的主要影响参数,包括屈服应力、杨氏模量、初始缺陷、焊接残余应力、板厚等变化的敏感度作了计算,为船体结构的可靠性分析与设计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