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 毫秒
1.
ʵ�齻ͨ���̷���Ӧ��ʵ��������̽������Ӧ��Ϊ��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先介绍了实验交通工程法产生的背景及概念,阐述了实验交通工程法在交通流组织方案设计中的应用方法和步骤,分析了实验交通工程法相对于传统交通模拟应用方法的优先性;然后,以“昌平卫星城换乘枢纽周边路网交通流组织方案设计”研究课题为案例,具体介绍了实验交通工程法的应用过程,并详述了部分细节的处理;最后,根据案例的实际应用,总结了实验交通工程法的应用经验,并对其进一步的发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
南京地铁盾构隧道盾尾刷更换过程地表变形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盾尾密封刷是盾构机的主要组成部分。完好的盾尾密封刷是保证盾构机不发生漏浆的前提条件。当盾尾密封刷出现磨损、盾尾严重漏浆时,必须及时更换。以南京地铁土压平衡盾构机盾尾密封刷更换为背景,介绍盾尾密封刷的更换过程;采用泊松曲线沉降预测的研究方法,分析盾尾刷更换期间地表变形,说明盾尾刷更换方法合理、盾尾0.6~0.8MPa的注浆压力科学合理,保证了盾尾密封刷安全更换。 相似文献
4.
以南京长江漫滩地层某道路暗桥全套管钢护筒灌注桩近接既有盾构隧道施工为工程背景,通过单桩及群桩施工期间既有盾构隧道变形现场的实测结果分析及回归分析表明:单桩施工工况下,全钢护筒施工方案相比半钢护筒施工方案,临近既有盾构隧道变形主要发生在钢护筒穿越密实砂层期间,5~15m净距工况下,变形总量增加2.6~4.3倍,影响半径扩大30%;群桩施工工况下,通过调整群桩成桩顺序实现遮挡隔离作用,可有效减少后续成桩对运营隧道的影响,隧道变形量平均降幅达35%。由此说明,穿越密实砂层的全钢护筒方案对既有盾构隧道影响较大,近接运营隧道施工方案须慎重论证,不穿越密实砂层的半钢护筒方案可作为既有盾构隧道结构保护的主动预防措施方案。 相似文献
5.
地铁运营后,隧道管片会因地下水位变化、地面超载、周边基坑土方开挖、列车振动荷载等各种外部因素而造成开裂.用圆曲线分段拟合隧道断面监测数据,计算隧道断面变形曲率;运用修正惯用法理论,以隧道结构为研究载体,求解弹性极限曲率半径与收敛值.通过对比分析现实状态与极限状态,探讨管片开裂的内在原因,为隧道的运营维护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为了在Synchro进行干道信号协调优化时选取较好信号配时方案,应用Vissim模型搭建了基于最小延误、最少停车次数和最小PI值3种不同优化目标方案的仿真平台.以行程时间、延误、平均排队长度以及停车次数为评价指标,对比分析了3种优化目标方案.以北京市首都机场东区四纬路为例,研究结果表明,以行程时间、延误、平均排队长度以及停车次数为评价指标时,基于最小延误的优化方案均为最优.建议在利用Synchro进行干道信号协调优化时,采用基于最小延误的优化方案而不是默认的基于最小PI值方案.此外,基于最小PI值的优化方案在除停车次数之外的评价指标对比中,明显优于基于最少停车次数的优化方案. 相似文献
7.
候车是公交出行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候车时间是决定公交系统吸引力的关键因素,也是评价城市公交服务水平的指标之一. 目前,获取乘客候车时间的主要途径为问卷调查法和视频采集法. 但是这些方法费时费力,仅能实现小范围典型站点的候车时间的调查,无法快速完成线路甚至线网级别的候车时间采集.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文基于北京公交GPS和IC 卡刷卡数据,采用非时齐泊松过程理论构建了乘客到站模型,并给出了一种离散条件下任意时刻的乘客人均候车时间计算方法,该方法能动态准确的获知不同站点、线路和线网乘客的人均候车时间. 基于此方法本文计算了1 d 内北京公交606 路全线的人均候车时间变化情况,计算结果表明,606 路早晚高峰和中午乘客人均候车时间最短大约在200 s 左右,下午乘客的候车时间较长. 相似文献
8.
城市交通枢纽的规划要点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国的各大城市开始大规模建设城市交通枢纽,急需相对应的规划理论和方法的支持。在此背景下,重点研究了城市交通枢纽的基本概念、功能和发展现状,结合西直门枢纽的实际情况,分析了城市交通枢纽规划的影响因素、基本原则,总结了城市交通枢纽的基本规划方法,并提出了在城市交通枢纽规划中应注意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9.
微扰动双液注浆纠偏技术在南京地铁盾构隧道病害治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永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15,18(6)
因南京与上海两地的地铁盾构隧道拼装方式不一致,且南京地质条件更为复杂、隧道埋设更深,通过对试验段采用微扰动双液注浆的结果数据分析,验证了在上海地铁隧道纠偏取得成功的微扰动双液注浆技术适用于南京地铁,并对注浆孔距离、注浆顺序及注浆终止条件等施工参数进行优化,以指导后期施工。 相似文献
10.
以北京市实时天气数据和基于浮动车的城市道路行程速度、交通运行指数数据为基础,对比分析降雨天气和正常天气的行程速度、指数、降雨量等数据指标.然后从降雨强度、时间段、拥堵等级等角度展开对城市道路运行参数的分析,建立降雨天气速度预测修正模型,并进行模型验证.研究得出,在夜间降雨强度达到中雨及以上时,快速路、主干路、次支路的速度下降百分比分别为:8.8%、4.8%、5.9%,分别得出高峰和平峰时降雨强度与行程速度下降之间的关系;得出在全路网不同拥堵等级下降雨强度与行程速度下降之间的关系.最后对速度预测模型进行实测验证.结果表明,该模型可以对降雨天气条件下的行程速度进行有效预测,预测的平均误差在5%以内.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