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贵州省遵毕高速公路高填方斜坡软土地基为工程实例,分析研究高填方斜坡的稳定性及发生破坏的成因。针对其成因对该路段进行分区治理。并论述抗滑桩、素混凝土桩等加固措施在处治过程中的综合应用。 相似文献
2.
合理地评估软土路基的沉降和稳定性,不仅能保证在建公路的安全性,而且使得在建工程能产生更大的经济性,节约投资.文中结合工程实例,采用传统的理论计算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对软土路基进行计算评价,考虑了众多因素对工程的影响,计算结果更接近实际. 相似文献
3.
路基压实过程中压路机振动信号存在各种噪声干扰,故选用常用的傅里叶去噪与小波去噪法,对路基试验段采集到的振动压实信号进行去噪,通过结果比对分析得出:小波去噪法能更好地保留压实信号的信息;进一步计算出两种去噪方法各自对应的压实指标HV,并与压实指标Evd进行相关性校验,发现小波去噪法对应的HV能够更好地反映土体压实状态。最后,在考虑小波去噪后信号的二阶谐波的基础上,提出了新的指标HVN,通过与E 相似文献
4.
及时发现旧路加宽段的质量隐患、评价其处理效果,通常是进行旧路加宽设计、施工过程中要面对的主要问题之一。从分析旧路加宽段路堤的沉降机理入手,提出了路基处理效果评价方案,并验证了该方案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5.
基于已经建成通车的贵州某高速路典型砂泥岩顺层路堑滑坡治理过程为背景,通过滑坡治理过程分析,揭示了导致滑坡的内、外因素。根据定性分析及定量计算制定了滑坡治理方案,并取得较好的治理效果。结果表明:路基边坡设计应采用动态设计理念,进行过程跟踪;边坡监测可以有效避免施工安全事故发生,并为动态设计、信息化施工及治理效果评价提供最直接依据。研究成果对类似地形地质条件的路基设计及滑坡治理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针对山区某二级公路滑坡,基于其地形地质条件及监测数据,确定了单斜坡回头曲线路段滑坡成因及类型,从被动支挡和主动避让两方面提出治理思路,经技术经济比较后确定最优方案直至治理效果评价的全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山区公路选线不能片面地追求高标准,应充分进行地形地质选线;滑坡治理方案选择应综合被动支挡、主动避让、减轻、转移等思路进行考虑;抗滑桩支挡+下滑段减载是治理推移式滑坡的有效手段之一;对滑动面未明确的滑坡体,监测时充分利用监测孔埋设测斜管进行深层位移测量,确定滑动面。 相似文献
7.
通过分析陡坡高路堤设计方法对山区公路建设的重要实际意义和应用价值,讨论了陡坡高路堤的失稳破坏机理,针对其破坏形式提出了陡坡高路堤设计方法。传统的结构支挡设计方法已经难以满足社会的发展需要,加筋土设计方法和加筋土与支挡结构组合设计方法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8.
分析顺层岩质斜坡的溃曲破坏模式,建立力学模型,运用梁板理论分析斜坡滑移弯曲变形破坏的机理。计算挠曲曲线的理论解,得出岩质斜坡发生溃曲破坏的临界坡长。以某桥基斜坡为工程实例,计算斜坡在天然、暴雨、暴雨+地震3种工况下的临界坡长,发现雨水和地震对斜坡临界长度有较大的影响。研究对深入理解该类斜坡的变形破坏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在现场测试、室内土工试验及工后沉降监测的基础上,结合理论和数值分析,对强夯加固拓宽路基及降低新老路基差异沉降的效果进行研究,得到强夯后路基平均下沉0.245 m,地基土固结度达到57 %,其新老路基沉降量均满足规范要求。 相似文献
10.
为了研究透水混凝土路面施工中关键技术的应用思路,以某高速公路的路面改造项目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比较传统沥青路面与透水混凝土路面,明确透水混凝土的应用优势,并结合项目实际,基于路面基层处理、面层施工、路面养护与检测角度,对混凝土路面施工的关键技术进行分析。关键施工技术应用后,使得混凝土施工质量达到合同设计标准,透水混凝土路面的外观、接缝、厚度、压实度、高层、强度均符合技术规范,误差值在合理范围内,极大地提升了路面施工技术水平。 相似文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