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篇
  免费   4篇
公路运输   49篇
综合类   7篇
水路运输   4篇
综合运输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汉英高速公路透水型沥青混凝土路面降噪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汉英高速公路(谌家矶段)透水型沥青混凝土路面试验段的噪声性能进行了现场测试评价。与普通AC-13C路面相比,在高速行驶状态下的车外噪声降低近5 dB,车内噪声降低2 dB以上,而在潮湿路面状态下,降噪水平更达到8 dB以上。透水型沥青混凝土路面能够有效降低车辆行驶噪声污染,提高高速公路的行车舒适性及安全性。  相似文献   
32.
导电沥青混合料具有融雪化冰.路面自诊断等功能.本文优选一种高碳鳞片石墨导电相材料,制备导电SMA混合料,研究石墨掺杂导电SMA混合料的各项电学性能及路用性能.研究表明掺杂石墨可以有效降低沥青混合料的电阻率,在石墨掺量约15%时,电阻率出现急剧下降,石墨掺量为40%时电阻率降低至10 Ω穖;导电SMA电阻率不会随时间而发生剧烈波动,但会随温度的降低而下降;交流V-I特性的研究也进一步验证了导电SMA的导电机制;导电SMA各项路用性能优异,动稳定度保持在7 000次/mm以上.  相似文献   
33.
针对酸性集料沥青混合料水稳定性差的特点,采用不同抗剥落措施,研究各种方案下沥青混合料的水稳定性能。对比试验表明,常规水稳定性试验在评价酸性集料沥青混合料水稳定性方面明显缺乏有效性和区分度。而通过增加冻融循环次数、调整空隙率,以n次冻融循环劈裂强度比(TCSR(n))来评价沥青混合料抗水损害能力的改进法,可较客观地评价不同抗剥落方案的优劣性及耐久性,并准确地反映路面早期的水损害情况。  相似文献   
34.
以大跨径钢箱梁桥为例,分析了在静力荷载条件下各种因素对桥面铺装的影响.轻集料混凝土铺装方案影响因素较多,重点就剪力钉间距、直径、高度、铺装层厚度和模量、车载以及跨径等影响因素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钢箱梁桥面的轻集料混凝土+剪力钉铺装方案总体上完全可以达到当前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35.
通过室内性能试验与模拟燃烧试验对水泥混凝土、AC、SMA和OGFC几种路面材料的路用性能、沥青含量和防火性能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利用高粘度改性沥青配制的OGFC-13动稳定度达到7000次/mm以上,飞散损失仅为4.25%,构造深度在1.7mm以上,结构稳定,抗滑性能好;同时OGFC面层沥青用量少,其大空隙率结构可有效控制汽油燃烧的火势,防火性能甚至优于水泥混凝土路面。用高粘度改性沥青配制的OGFC更适于作为大型公路隧道沥青面层材料。  相似文献   
36.
针对隧道具有埋深大,途经地层水压大等显著特点,采用自制同步注浆材料复合外加剂HBP和膨胀剂、钢渣复合与有机纤维防渗技术,以具有抗水分散性能的同步注浆材料配合比为基准,配制出具有一定微膨胀性和抗渗性能的水下不分散同步注浆材料。研究结果表明:该同步注浆材料的抗水分散性好(pH:7.9,28d水陆强度比:0.88)、粘稠性佳、泌水率低(﹤0.03%);抗渗性好(P6);具有一定的微膨胀性能(90d自由膨胀率分别为4.13×10-4),体积稳定性好,可提高工程质量,确保隧道的长期稳定性。  相似文献   
37.
为了解超高强钢管混凝土(UCFST)的研究现状, 分析了钢管混凝土(CFST)中钢管与核心混凝土的材料强度发展历程, 根据这2种材料不同强度等级的组合, 梳理了1套简洁的CFST分类与缩写方法; 总结了UCFST的基本力学性能、收缩性能和界面粘结性能及其主要影响因素; 探讨了核心超高强混凝土(UHSC)的制备技术要求, 展望了UCFST未来的研究方向。分析结果表明: UCFST的提出与研究可分为UHSC和超高强钢材(UHSS)2条路径, 中国以前者为主, 对后者的研究较为滞后, 实际应用也较少; 已开展的UCFST基本力学性能试验研究, 体系仍不完善, 结构层次研究极少, 主要集中于构件层次但试验量偏少, 且以轴压短柱为主, 未见构件抗剪、抗扭及其余复合受力的研究; UCFST的研究以核心混凝土为UHSC的构件为主, 核心混凝土与钢管均为超高强的次之, 其他组合的较少; 钢管与核心混凝土的强度匹配研究才刚刚开始, 应继续深入, 重点研究合理匹配的UCFST; 核心UHSC自收缩大, 可能导致其与钢管脱粘, 应开展钢与UHSC法向黏结强度、UCFST构件收缩的研究; 应考虑核心UHSC材料的工作环境、施工条件及其对UCFST组合性能的影响, 核心UHSC材料以超高强度要求为主, 且具有低收缩(或微膨胀)、高流动性的特性, 不必强调耐久性; 制备核心UHSC材料时采用常温养护, 可少掺或不掺纤维。   相似文献   
38.
根据汽车动力学原理计算车辆安全制动距离,利用泊松分布函数研究武汉市长江隧道路面的车辆间距分布及路面摩擦系数与交通事故率的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摩擦系数的提高首先缩短了车辆的安全制动距离,从而减小了事故高发区域和意外状态下交通事故发生率。  相似文献   
39.
彭艳周  陈凯  丁庆军 《公路》2011,(4):160-163
针对活性粉末混凝土(RPC)研究与应用中存在的成本高、能耗大等问题,以钢渣粉、超细粉煤灰、硅灰等作活性细掺料、细河砂作集料,进行含钢渣粉RPC的研制.研究分析了水胶比、砂胶比及钢纤维掺量等配比参数对含钢渣粉RPC强度的影响,确定了含钢渣粉RPC的适宜水胶比、胶砂比及钢纤维掺量.按这些配合比参数在一定的胶凝材料组成下,经...  相似文献   
40.
设计了高粘度改性沥青配制的钢箱梁桥面SMA铺装层,并利用HBW高强度界面胶对钢桥面板进行糙化处理。该钢箱梁桥面的组合铺装技术方案,其SMA铺装层的抗高温车辙能力、抗裂性、界面抗剪切强度、疲劳寿命等都得到显著提高,70℃车辙动稳定度在5 000次/mm左右,60℃界面抗剪切强度达到1.42 MPa,铺装层疲劳寿命在200万次以上。该技术方案已成功应用于武汉市白沙洲大桥的桥面修补工程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