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0篇
  免费   3篇
公路运输   40篇
综合类   8篇
水路运输   43篇
铁路运输   9篇
综合运输   3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9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将驼峰自动控制系统的采集和驱动单元放置在室外现场,室内机房的决策控制计算机实现数据计算、控制逻辑分析和决策过程,通过现场总线实现现场设备与控制计算机全数字信息交换,构建新型驼峰自动控制系统.  相似文献   
42.
前池是泵站的重要组成部分,上游来流经过前池被水泵送往下游,大城市土地资源十分宝贵,泵站的占地受到较大限制,因此前池往往不得不做成池长较短和扩散有较大,这样极易造成前池流态不佳,各不泵配水不均,泵站能耗增加及沉砂淤积。本文通过上海污水治理二期工程SB泵站的水力模型研究,针对该泵站前池长短,池底陡,扩散大的不利情况,提出了在前池增设压水板/导流墩组合流装置的技术,显著地改善了前池流态和多泵运行配水均匀性,从而提高了泵站效率,克服沉砂积,这一优化措施已有多个泵站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3.
张迪 《隧道建设》2014,34(11):1062-1070
为了规范与提高盾构法道路隧道通风运营关键技术,基于既有盾构法道路隧道的设计实践,采用调查、归纳、总结及技术验证的方法,提出盾构法道路隧道运营通风设计的主要依据和适用标准,总结出常用运营通风方式的优缺点及适用范围,并结合典型工程的通风设计阐述了正常运营通风和火灾通风设计的主要原则与关键流程,以及逃生通道和设备廊道的通风设计要点。得出通风设计应结合监控、消防等系统协调设计来保证盾构法道路隧道的整体功能,同时,指明了盾构法道路隧道运营通风实施过程中进一步降低通风机能耗及废气处理设备占地面积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44.
全断面岩石隧道掘进机滚刀磨损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延栋  陈馈  郭璐  李星 《隧道建设》2016,36(11):1394-1400
为了有效控制和降低全断面岩石隧道掘进机施工时滚刀的磨损,较准确地预测滚刀的磨损量,通过室内实验和现场实验从地质影响因素和机械影响因素2个方面对滚刀磨损问题进行了分析。通过水泥试样实验,得出等效石英含量EQC和单轴抗压强度UCS单独对岩石磨蚀性的影响规律;通过现场岩样实验,得出两者共同对岩石磨蚀性的影响规律。通过对比进口与国产TBM的刀盘刀具布置,得出滚刀破岩面积对磨损速率的影响规律;通过统计现场掘进参数与刀具磨损数据,得出场切深指数FPI对滚刀平均磨损速率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 岩石对滚刀磨损的地质影响是岩石等效石英含量和单轴抗压强度共同作用的结果;破岩面积是刀盘刀具设计参数对滚刀磨损的敏感指标;场切深指数是设备掘进参数对滚刀磨损的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45.
减速器出口速度的合理性直接影响着驼峰溜放作业的效率和安全。目前,国内外常用的驼峰车辆溜放速度控制模型主要是基于车辆走行阻力的统计特性。但车辆走行阻力是随机、离散的复杂变量,难以准确测定;而且,基于这个统计模型的出口速度计算法比较机械,没有自适应能力,使得某些溜放环境变化后,溜放作业的安全连桂率有所下降,安全善恶化。为此,本文基于模糊神经网络(FNN)理论,提出了一种新的计算车辆减速器出口速度的智能控制模型。该模型采用五层的前向神经网络来构造模糊系统,以模拟熟练的调速作业员给定出口速度的模糊和自适应策略,并在相关的先验知识的基础上,使用了改进的误差反向传播学习算法,具有自学习和自适应能力。在驼峰溜放环境变化时,控制系统能通过自学习,自动校正减速器计算出口速度模型,改善控制品质,使系统保持设计的安全连挂率。计算机模拟结果表明这种模型是很有效的。  相似文献   
46.
针对TJDY型电液非重力式分级制动减速器在一些驼峰调车场的应用,介绍了TBZKⅡ型驼峰自动化控制系统与这种减速器的结合电路设计.  相似文献   
47.
赵志强 《隧道建设》2017,37(Z2):175-180
目前的纵向设计方法均假定盾构隧道结构纵向刚度不变。在此基础上进行的盾构隧道纵向结构设计,无法达到结构纵向的变形受力协调,也无法实现结构纵向优化设计。在传统的纵向等效连续化模型的基础上,提出纵向刚度非均匀等效连续模型。模型最大的优点是可以实现盾构隧道纵向刚度分配的非均匀性,从而为纵向设计优化以及隧道结构纵向变形和受力协调的实现打下基础。在该等效纵向模型的基础上,建立2种优化设计模型,其一是以变形为目标、受力为约束的优化模型,其二是以受力为目标、变形为约束的优化模型。利用2种模型对盾构隧道穿过软弱夹层等工况进行分析,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另外,利用优化的结果可以得到较为合理的隧道结构纵向刚度分布方式,以及纵向受力和变形协调的刚度取值范围,从而最终实现变形和受力协调。  相似文献   
48.
彭蓉蓉 《隧道建设》2017,37(5):565-570
节理的存在降低了岩体的完整性和连续性,对隧道围岩的稳定具有重要影响,若支护不及时或强度不够将会严重威胁施工安全。本文依托井冈山特长隧道,提出了基于三维重构、块体理论的隧道围岩稳定性快速分析方法,动态反馈、指导设计施工方案优化。针对中风化砂岩、Ⅳ级围岩区段,通过地质素描与统计分析,建立基于节理特征的三维重构地层模型;运用块体理论,分析隧道开挖时临空面关键块体分布、失稳形式及安全系数;提出围岩稳定性动态反馈方法,并对比分析不同支护方案。研究表明:开挖后围岩稳定性较差,必须采取相应的支护措施,根据动态反馈明确在实际施工时必须严格按照原设计方案施作锚杆支护。基于三维重构的围岩稳定性快速分析及动态反馈,可以实现施工过程中地质数据的动态采集、分析与反馈,及时依据实际开挖地层条件,动态调整支护体系,确保结构的经济安全性。  相似文献   
49.
驼峰自动化控制系统是提高驼峰解编能力的计算机控制设备。根据车辆溜放过程中速度与阻力的关系,运用人工智能技术,提出采用专家系统的构建方法和推理原则,实现对驼峰自动控制系统参数调整。通过开发的应用软件和对新的分析方法的尝试,使驼峰自动化过程控制中的主要技术指标不断得到优化。  相似文献   
50.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以“村村通”公路为主体的农村道路硬化工程全面实施,农村地区人流、车流、物流不断加剧,农民出行的主要方式,正在逐步由步行、自行车及畜力车等非机动车为主,加速向摩托车、轻便摩托车、低速载货汽车(即三、四轮农用车)和拖拉机等“五小”机动车辆发展,尤其是以摩托车为主体的机动车以惊人的速度增长。如何加强农村地区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是摆在各级公安交通管理部门面前的一大课题。本文对这一问题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