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篇
  免费   0篇
公路运输   2篇
综合类   10篇
水路运输   40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7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21.
以双体抛石船的改造为例 ,对双体船在工作状态下的受力状况进行了归纳 ,并对归纳的外力工况分别进行了结构应力计算和分析 ,得到了双体船的危险应力部位。并根据结构受力特点 ,介绍了将现役驳船改造为双体工程船的连接桥设计方法和原驳船的结构改造及加强方案  相似文献   
22.
对基于不同渐进失效准则计算复合材料层合板螺栓连接接头极限承载力的高精度预报方法展开研究。基于Abaqus有限元软件,采用USDFLD子程序对接头进行渐进失效分析。分别采用最大应力准则、蔡-希尔失效判据、霍夫曼失效准则、蔡-吴失效准则、哈辛失效准则等5种失效准则进行数值计算。建立不同的场变量描述纤维、基体、界面的损伤状态,研究复合材料层合板螺栓连接接头在拉伸载荷作用下的损伤发展过程。研究表明,基于这5种失效准则计算的有限元仿真结果均与试验值较为接近,其中采用纤维失效和基体失效分开考虑的哈辛失效准则计算的复合材料层合板螺栓连接接头的极限强度与试验结果的准确度吻合最好,较适用于复合材料螺栓连接结构的有限元仿真。  相似文献   
23.
T形焊接接头残余应力与变形的三维数值模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焊接残余应力和变形是个长期困扰船舶行业的难题。本文介绍了预测焊接残余应力和变形的基本数值理论,用MSC.Marc有限元分析软件对T形接头的焊接过程进行了实时三维数值模拟,并对焊接温度场、残余应力分布以及角变形计算结果进行了分析说明。  相似文献   
24.
徐琳  严仁军 《船舶力学》2007,11(6):895-903
基于一系列有限元数值实验,提出了角焊缝剪切固有应变分量的抛物面分布模型,并总结出模型表达式中各待定参数以及整体修正系数的经验公式.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一种用于预测角焊缝角变形的线弹性简化方法,即剪切固有应变法.对T形接头和加筋板的角焊焊接实验证实了该方法对角焊缝角变形的预测结果具有一定的工程价值.  相似文献   
25.
岩体作为建筑结构的基础,有时要承受巨大水压力的作用,文中提出了考虑岩体渗流作用影响的岩体参数识别方法,并对此方法的收敛性进行了讨论,同时通过数值算例研究了渗流作用对岩体参数识别的影响,结果显示在岩体中有水压力作用的情况下,进行岩体参数识别时,不能忽略渗流场的影响。  相似文献   
26.
运用Drucker-Prager非线性模型,并计及了岩体边坡非均匀介质的情况,模拟分析了开挖步对开挖连坡内岩体二次应力场和边坡变形场的影响,给出边坡某些特征点处位移随开挖步的变化,同时讨论岩体内破损区随开挖步进行的扩展规律。  相似文献   
27.
28.
通过对模拟结合壳典型部位的焊接试件进行加载试验,分析了压应力对局部应力应变特征的影响,结果显示,焊趾处名义应力相同条件下,局部应力应变值与施加的载荷形式有关.同时,对此试件进行的弹塑性有限元分析,得到了与试验结果基本吻合的规律.由此得出,压应力与弯曲应力的比值较小时,对焊趾处局部应力应变产生的影响可忽略;比值较大时,产生的影响不可忽略.  相似文献   
29.
使用公路桥梁结构设计系统GQJS对皂市河大桥进行施工过程模拟计算,并结合现场的施工情况,介绍了大跨度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桥施工控制的内容和方法,分析了如何避免影响施工监控的因素,并提出施工监控措施。  相似文献   
30.
[目的]船舶结构中的各构件是由节点连接在一起的,连接节点的力学性能对整船的极限强度影响很大。为了解节点的受力特性,[方法]通过对不同节点型式的试件进行弯曲载荷下的极限强度试验,分别得到其载荷位移曲线、节点应力分布以及破坏形式,并分析各试件的极限强度与平均刚度特性。[结果]结果表明:三角形肘板加强节点试件的极限强度大于圆弧形过渡加强节点试件,但其平均刚度比较大的圆弧试件小;在同等载荷条件下,三角形肘板加强节点处的峰值应力大于圆弧形过渡的加强节点试件;不同大小、相同节点形式试件的破坏形式相同,而大小相同、节点形式不同试件的破坏形式则差别很大;大小两组试件间的极限强度与平均刚度的变化规律一样,但变化的程度不一样。[结论]所做的分析及试验结果可以指导优化船舶的节点设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