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9篇
  免费   20篇
公路运输   293篇
综合类   188篇
水路运输   153篇
铁路运输   139篇
综合运输   26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34篇
  2022年   30篇
  2021年   25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46篇
  2018年   34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56篇
  2013年   44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38篇
  2010年   36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34篇
  2007年   43篇
  2006年   37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42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196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581.
通过调查分析影响修建城市轨道交通车站衔接过街设施的费用和效益因素,建立过街设施方案评价模型,并以实地调查数据为基础对评价模型进行了标定.以上海轨道交通3号线赤峰路站1号出入口过街设施为例,评价模型的计算表明,该处应设置过街地道.  相似文献   
582.
“六性”由于工作项目很多,要求错综复杂,给开展带来较大困难。本文以此为出发点,在结合产品开展“六性”工作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协同开展“六性”工作项目的方法,阐述了该方法的步骤,详细说明了每个步骤的实现途径,为后续计算机实现该方法,利用软件协助产品研制人员进行“六性”工作方案设计提供了可能,从而大大提高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583.
二乘二取二安全控制平台包括二乘二取二逻辑运算单元,二取二开关量输入、输出单元,人机接口单元。逻辑运算单元由2块独立的CPU板构成二取二结构,2块CPU板通过板上硬件同步单元实现信息交互和同步,在软件上独立进行运算结果的比较,并通过第三方硬件比较器实现2块CPU板总线数据的实时校核,保证了双CPU比较的正确性。输入单元和输出单元中均设计了双套智能处理器,采用动态控制方式,在出现硬件故障时可导向安全侧。其中输入单元对现场继电器前后接点进行采集,输出单元输出采用双断方式,可实时检测板外混电情况。  相似文献   
584.
为研究城市轨道交通高峰小时最大客流断面高峰系数,选取了东京、大阪、上海城市轨道交通线路进行相关对比分析.调查了东京、大阪线路截至2006年的客流数据,上海线路2010年的客流数据.通过趋势图分析、总结了高峰小时最大客流断面高峰系数值的规律,得到相应的结论.  相似文献   
585.
波流联合作用下振荡浮子式波浪发电机动力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参考某型振荡浮子式波浪发电装置的具体参数,结合该装置工作过程,使用水动力分析软件OrcaFlex建立了在不同海况下装置工作过程中的动力学分析简化模型,分析了流、波以及波、流联合作用对振荡浮子式波浪发电装置张力、弯矩沿缆长方向的变化规律以及装置能量转换效率的影响。结论对海洋可再生能源研究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86.
介绍了在Windows95下基于MFC的多线程编程技术及其在插销试验机微机实时控制系统中的应用,着重阐述了在插销试验机微机控制系统中多线程的同步问题,并给出了编程实例。  相似文献   
587.
588.
基于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统计数据,对2017年国内各城市轨道交通线路的负荷强度及客流密度进行了统计。将城市轨道交通线路分为市区线、市域线和郊区线三类,分类统计了各类线路的负荷强度及客流密度,并分析了其规律特点。根据统计结果,分析了不同类型线路负荷强度及客流密度的影响因素,主要影响因素为线路所在区位、城市常住人口密度、线网网络化程度、线路开通运营时间和发车间隔等。  相似文献   
589.
统计了国内28座城市的轨道交通(不含市域铁路、磁悬浮线、机场线)线网负荷强度。结合各城市的线网规模、市区和主城区常住人口密度、单程通勤距离、线路开通运营时间、沿线区域开发情况等因素,分析了引起线网负荷强度差异的原因。总结了提升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运营效率的要点:在城市主城区,当常住人口密度达到一定程度时,宜优先建设城市轨道交通,并应尽量覆盖大客流集散点;在城市外围区域,当基于TOD(交通引导发展)模式引导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时,应确保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与沿线区域土地利用开发同步实施。  相似文献   
590.
北斗地基增强系统将卫星定位、计算机网络、数字通信等技术多方位结合,可以满足铁路对安全监测和运营效率的更高要求。介绍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及地基增强系统,结合铁路特殊性提出铁路北斗地基增强系统的应用可行性及建设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