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6篇
  免费   8篇
公路运输   178篇
综合类   115篇
水路运输   55篇
铁路运输   58篇
综合运输   8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32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61.
由于输送介质原因,大量碳钢管道面临湿H2S应力腐蚀威胁,应当有效防范碳钢管道的湿H2S应力腐蚀。硬度检测和风险评估技术均被用于某企业延迟焦化装置的管道检测。通过讨论存在湿H2S应力腐蚀机理且硬度、风险偏高管道的检测及评估结果,分析了高硬度、高风险的成因和控制措施。结论对防止或减少碳钢管道发生湿H2S应力腐蚀提供了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62.
为优化泡沫沥青就地冷再生混合料级配,研究了水泥、机制砂和19~26.5 mm粗集料对泡沫沥青冷再生混合料路用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不掺水泥相比,掺1.5%的水泥,冷再生混合料的冻融强度比、动稳定度、弯拉强度分别提高19.0%,160.0%,18.0%。机制砂掺量为20.0%时,与不掺机制砂相比,冻融劈裂强度比、动稳定度、抗弯拉强度可分别提高10.0%,62.0%,13.0%;9.5~19 mm粗集料掺量为10.0%~20.0%时,与不掺粗集料相比,动稳定度可至少提高96.0%。建议冷再生混合料中19~26.5 mm粗集料掺量为10.0%~20.0%,机制砂掺量为20.0%,水泥掺量为1.5%。  相似文献   
163.
为提升车辆通行效率,以预测型诱导策略为基础,以排队长度作为交通诱导的约束条件,利用小波神经网络短时交通量预测预知路段堵死事件发生路段,通过广域诱导时空边界条件对事件路段进行节点分级和诱导周期长度界定,进而建立广域诱导模型;对事件区域路网进行分区,进一步确定该模型诱导起点位置,引入基于路径尺度的Logit 路径选择模型作为诱导路径选择方法,通过流量迭代分配方法实现路网负载均衡. 通过实例验证,该诱导方法能有效地缓解道路交通拥堵,提高路网通行效率.  相似文献   
164.
DF4B型内燃机车照明电路短路、接地及由此引起的电器误动作,严重危及行车安全。本文认真分析了产生故障的原因。提出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65.
探讨了土层预应力锚杆支护设计中的锚杆抗拔力学机理、预应力锁定值及永久性锚杆的安全系数等问题,为锚杆设计实践提供可行的指导。  相似文献   
166.
167.
十月里秋高气爽,我兴致勃勃地驾船出海,没几小时功夫就开出海湾,把几个小岛抛到了身后。 这时远方的天空和海水由蓝颜色变成了灰颜色。我知道,这是风暴来临前的预兆,所以决定返航。可这马达偏偏停止作响。我赶忙把头伸进马达箱,检查各个机械连接处、皮带、冷凝器、导管和油喷嘴,还清洗了火花塞,都没能使马达重新运作起来。当我失望地把头从马达箱抬起来时,大团大团的乌云已经压到船的  相似文献   
168.
介绍了双向自增力式制动器中的拉索型和杠杆型制动器的制动间隙自调装置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对领从蹄式制动器的螺纹推杆型制动间隙自调装置、棘齿型制动间隙自调装置和凸轮型制动间隙自调装置的结构和工作原理进行了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169.
基坑支护优化设计的优劣直接影响着基坑施工安全性与经济效益.以广州南沙港铁路隧道深基坑工程为例,基于MATLAB语言,采用遗传算法对地连墙厚度、墙体嵌入深度及支撑位置进行优化设计,通过ANSYS软件对优化前后进行分析比对,并结合现场监测进行可行性评价.研究结果表明:在满足基坑安全的前提下,采用优化后的设计参数可节省工程成本12.7%,优化后的基坑开挖对变形控制有所改善,优化结果可行.基坑实际监测结果比数值模拟结果偏大,但整体变化规律基本一致,基坑最大水平位移位于开挖底面附近,主要影响深度约为基坑开挖深度的2倍,进一步验证了优化结果的可靠性,为基坑工程建设提供了决策依据,具有一定的工程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0.
既有埋地管道对盾构隧道周围地层沉降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FLAC3D有限差分分析软件,从地层横、纵向沉降2个方面分析既有埋地管道对盾构隧道周围地层位移场的影响.结果表明:既有埋地管道对隧道周围地层的位移场有着较明显的影响;既有埋地管道上方地表与地层的横、纵向沉降量均明显小于无埋地管道的情形,地层越靠近既有埋地管道,地层位移场受到的干扰影响越大;既有埋地管道明显阻碍了地层纵向沉降曲线按累积概率曲线形式发展,致使隧道开挖面与既有埋地管道之间的地层沉降曲线出现堆积现象,而且屏蔽了既有埋地管道另一侧地层沉降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