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篇
  免费   2篇
公路运输   11篇
综合类   8篇
水路运输   8篇
铁路运输   7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1.
通过试验研究了不规则波浪在一陡坡(1:10)上的传播过程中的非线性特征。为达到研究目的,在试验水槽中以JONSWAP谱为靶谱生成了两组随机波浪。试验结果显示,在坡前常水深区域和坡顶,两种波况下波高分布均符合瑞利分布;但是在变浅区域两种波况的波高分布却不尽相同。应用基于小波变换的二阶相位谱来分析波浪在传播过程中的非线性相位耦合特征,结果表明:随着水深的变浅,波浪的非线性逐渐增强并且参与非线性相互耦合的频率成份也越来越多。通过二阶相位谱发现:随着水深的减小,参与最强的非线性相位耦合频率向高频处移动。另外通过傅立叶频谱、二阶谱以及二阶频谱共同分析陡坡上两组波况下低频波浪的演化情况。  相似文献   
12.
进入信息化时代,车载电脑成为汽车防盗器市场的主角。于是,如何选择防盗装置并拿出有效对策,使盗贼不敢觊觎他人的车和物就成了本文的研究对象。  相似文献   
13.
4款新车评价     
于博 《天津汽车》2005,(5):29-30
随着车市发展,两厢车越发得到消费者的关注与接受.本期评车栏目,我们选择了4款售价不超过6万元的两厢车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14.
713.1万人,2.2亿人,铁路旅客发送量屡创新高 1月11日,全国铁路开始实行新的列车运行图.这次列车运行图调整后,客运列车增加了342.5对,坐席增加了45万个,铁路客运能力增长了13.2%,为今年春运打下了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15.
车辆段试车线接口适用于地铁车辆段计算机联锁系统和试车线之间的联系。从保证试车线安全作业和正常运营的角度,对一种基于非进路调车的车辆段试车线接口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6.
<正>2010年2月份,全国铁路客货运输势头良好,完成旅客发送量14220万人、货运总发送量27918万t,双双创出历史新高,还有多项运输指标突破历史纪录。2010年2月份,全国铁路完成旅客发送量14220万人,比上年同期增加629万人,增长4.6%,其中直通旅客发送量完成5820万人,比上年同期增加  相似文献   
17.
于博 《铁道货运》2010,(6):42-42
2010年5月中旬,各铁路局积极开展增运增收,不断提高运输效率和效益,客货运输保持较好的发展势头。  相似文献   
18.
对钢-混凝土组合梁的受力原理进行介绍,分析了钢-混凝土组合连续梁内力分布规律和受力特点,比较了常用几种施工方法下,主梁的内力特征。研究结果表明:钢-混凝土组合连续梁受施工流程的影响较大,现阶段的施工技术难以保证组合结构处于最佳的受力状态。  相似文献   
19.
张军  徐镭  李一鸣  于博 《城市道桥与防洪》2023,(9):171-175+179+21
以新建和若铁路预制装配式桥墩作为研究对象,研究铁路预制装配式桥墩构造设计对受载作用下其结构合理性、安全性及经济性影响。采用国家现行铁路桥涵设计规范对预制空心墩进行上部结构自重、二期、列车制动力三者组合加载。根据控制空心墩不同壁厚、不同预应力束数、不同墩柱后浇段高度等因素,基于MIDAS CIVIL软件建立桥墩受力模型,得到3类不同控制因素在墩顶、墩底和墩身关键点处发生的位移与弯矩的变化。研究表明:墩柱壁厚按45 cm设计时可以满足和若铁路实际工程的设计需要,同时也能获得更大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与壁厚40 cm相比位移降低17.61%,弯矩变化很小,整体结构更加经济合理,能保证行车安全;预应力束数按12根设计时足以满足桥墩的力学性能,构造更经济合理;墩柱后浇段按4 m设计时能够更好满足和若铁路实际工程需要,同时提高结构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与3.2 m相比墩顶水平位移降低1.61%,对弯矩影响不大。通过优化对未来预制装配式桥墩设计提供了理论指导和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20.
于博 《天津汽车》2005,(2):31-32
本期评车栏目,选择了4款售价在10万元以下的三厢车型,对其进行了评述,谨供大家参考,也期望您能对本栏目提出宝贵意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