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01篇
  免费   24篇
公路运输   609篇
综合类   388篇
水路运输   349篇
铁路运输   333篇
综合运输   46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36篇
  2022年   37篇
  2021年   50篇
  2020年   41篇
  2019年   47篇
  2018年   29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55篇
  2013年   93篇
  2012年   37篇
  2011年   53篇
  2010年   67篇
  2009年   59篇
  2008年   50篇
  2007年   96篇
  2006年   93篇
  2005年   63篇
  2004年   78篇
  2003年   80篇
  2002年   50篇
  2001年   90篇
  2000年   77篇
  1999年   47篇
  1998年   55篇
  1997年   48篇
  1996年   43篇
  1995年   29篇
  1994年   31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31篇
  1991年   30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30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5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01.
应客车市场的特殊需求,我司开发出了空气悬架机械电子控制快速升降系统。该系统串联在传统空气悬架气路上,利用控制面板控制,使气囊充排气,进而实现车身的上升、下降和侧跪。本文详细介绍该系统的组成及重要参数的确定。  相似文献   
102.
提出了一种基于集成Dzierzek非线性静态弹性单元模型、分数导数粘弹模型与Berg平滑摩擦模型的橡胶衬套半经验参数化模型.结合某悬架用圆柱橡胶衬套对该模型进行了参数识别与仿真精度对比分析,同时对该模型进行了修正及验证.试验结果表明,修正模型在增加5个参数识别工况的条件下,显著提高了模型的仿真精度,增强了模型适用性.  相似文献   
103.
大多数的桥梁检查采用人工统计裂缝数量、测量裂缝长度和宽度,并对裂缝部位拍照,检查报告的质量和可信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检查工人的勤奋度和训练度.提出一种用于桥梁检查的机器人系统,该系统由3部分构成:专门设计的汽车、用来移动的机器人装置和控制体系及自动检查裂缝的机器视觉系统.该系统已经被开发用于收集准确的数据,以记录大桥安全环境2年的变化以及查验桥梁安全状况.通过对一座实桥裂缝检查,证明该系统裂缝检查和裂缝跟踪处理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4.
桥梁施工的质量管理是保证工程施工符合设计要求的手段,贯穿于整个工程项目建设过程,施工管理的优劣直接关系到整个工程项目的质量,关乎整个建设项目成败。该文在当前情况下,针对我国桥梁项目质量管理中存在的许多问题:安全管理不到位,工程质量不高、监理机制不健全等等,提出了相应的质量管理对策,保证工程的建设质量、建设时间、建设水平,进而使工程能够有序地、合理地、科学地进行。  相似文献   
105.
近年来,随着各类盾构隧道的大规模兴建,管片上浮始终是施工中迫切需要解决的一大难题,为此,国内外许多学者对管片上浮机理及其处置办法进行了深入研究,形成了不少科研成果,在生产实践中也得到了良好的应用。该文借助数值分析手段,依托衡阳二环东路合江套湘江隧道工程,对盾构隧道施工期渗流场、地应力场、隧道埋深、地下水位、泥水和注浆压力等因素进行分析,明确了各因素对隧道施工的影响程度和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106.
为加强对公路隧道运营风险的辨识、改善和优化公路隧道运营安全,降低重大隧道事故对人员伤亡、隧道结构、设备和经济收益的损失,通过隧道事故调研和大数据技术,收集近些年在全国范围内发生的802起公路隧道事故,对公路隧道自身特性和隧道事故的时间、空间、类型、诱因等特征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 1)外界因素对隧道事故影响较大,在高温和车流量较大的环境下,事故发生较多; 2)特长隧道和长隧道的事故数远高于短隧道和中隧道; 3)小型车是隧道内发生事故的主要车型,事故原因多是驾驶员违规驾驶,事故类型多为追尾事故; 4)火灾事故的诱因多为车辆自身故障,其中危化品泄露多为易燃液体泄露。  相似文献   
107.
随着制造业的快速发展,汽车逐渐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重要的出行工具,随之而来的是在城市道路尤其是在无信号灯十字交叉口造成的交通拥挤,针对该种现象,基于GPS和GSM技术的远程无线定位特性设计了一种多车智能定位与跟随控制系统。以STM32微控制器为主控芯片,采用GPS模块进行前车定位采集取得前车的位置信息并通过GSM网络无线传输,跟随车接收并分析GPS信息帧进而解析汽车位置信息,实现前车的精准定位和跟踪。测试表明,系统能准确可靠的远程定位和跟随,及时提醒跟随车主进行有序行驶,提高道路通行效率。  相似文献   
108.
在传统汽车手动调节空调系统的基础上,结合混合动力汽车的特点设计了一款空调系统,该系统具有传统手动调节空调的结构简单、成本低的特点,同时又具有自动空调系统变频和恒温的功能,有助于混合动力汽车的节油率和乘坐的舒适性,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09.
结合工程实例主要阐述智能张拉系统在某项目30 m箱梁中的应用,智能张拉系统可以有效地减少人工张拉中存在的问题,提高了预应力施工质量,在技术和经济方面都值得推广.在龄期相同、混凝土强度相近、外界温度大致相同的条件下,人工张拉的箱梁跨中起拱度小、张拉伸长量偏差大,而智能张拉的起拱度及伸长量接近设计值.  相似文献   
110.
为解决地下工程中叠合结构接触面采用常规凿毛等方式进行预处理时存在的施工难度大、剪力槽设置参差不齐等难题,提出一种便于施工的预制叠合结构形式,然后运用ANSYS有限元软件对波浪形、三角形以及梯形波纹结构面进行受力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梯形结构面在结构应力、接触面压力以及接触面滑移方面更有优势,并确定梯形结构面作为静力荷载试验方案。通过静力荷载试验对比分析整体现浇梁和梯形结构面叠合梁在各级荷载作用下的挠度、水平位移以及裂缝开展形态,结合实测数据表明: 在受到相同荷载作用下,叠合梁的挠度增量小于整体现浇梁,同时叠合梁在裂缝开展阶段存在停滞现象,能够减缓裂缝穿过叠合面,从而提高结构的整体承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