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28篇
  免费   28篇
公路运输   586篇
综合类   256篇
水路运输   313篇
铁路运输   162篇
综合运输   39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38篇
  2021年   46篇
  2020年   26篇
  2019年   42篇
  2018年   39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59篇
  2013年   35篇
  2012年   32篇
  2011年   35篇
  2010年   71篇
  2009年   104篇
  2008年   78篇
  2007年   75篇
  2006年   37篇
  2005年   74篇
  2004年   72篇
  2003年   48篇
  2002年   40篇
  2001年   40篇
  2000年   39篇
  1999年   29篇
  1998年   27篇
  1997年   22篇
  1996年   22篇
  1995年   31篇
  1994年   28篇
  1993年   21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19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1篇
  1976年   2篇
  1975年   1篇
  1974年   1篇
  1973年   2篇
  1964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92.
93.
为保证施工阶段的结构安全,一些斜拉桥的施工需要进行2次分步张拉斜拉索,而由于二次调索控制目标不同,需要采用不同的调索计算方法。针对施工期间存在2种阶段控制目标的斜拉桥,以主梁脱离支架和内力分布合理作为控制目标,采用以梁塔拉压及弯曲应变能最小为约束条件的最小能量法进行初张力优化计算,以设计成桥索力作为控制目标,采用差值法进行正装迭代计算确定第2次张拉索力,并结合工程实例,利用有限元法实现了二次张拉索力计算。2种方法组合使用所确定的施工张拉索力能够满足施工控制要求,最终成桥状态亦达到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94.
使用三维仿真软件AVL-FIRE建立了增压稀燃LPG发动机缸内燃烧模型,对模型进行了数值仿真.分析了单、双火花塞不同点火模式对发动机工作过程的影响并通过实验得到验证.结果表明:采用双火花塞点火与单火花塞点火相比,缩短了火焰传播距离,增强了缸内涡流,加快了火焰的传播速度,减轻了爆燃,降低了排气温度,提高了热效率,使发动机具有较好的动力性和燃料经济性.  相似文献   
95.
肖进  许强  耿冬青 《路基工程》2007,(3):114-116
由于城市发展,建筑物深基坑施工场地越来越狭窄。介绍在城市狭窄地段,采用护坡桩和土钉墙对深基坑的联合支护技术,通过施工监测,结果表明其支护体系是有效的,保证了深基坑的支护安全和基础施工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96.
林茂  吕凡任 《路基工程》2007,(4):140-142
从施工角度,按照桩的不同类型,结合前人的工程经验和研究,对桩基存在的质量缺陷和采取的防治措施进行了综合分析,以期对桩基的设计和施工有所帮助,促进桩基工程的发展和施工技术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97.
<正>一、桑塔纳轿车前照灯电路介绍桑塔纳轿车前照灯的电路受点火开关D、车灯组合开关E1、变光和超车开关E4共同控制,前照灯灯泡是双灯丝,分为远光和近光,也就是说通过变光开关的控制,前照灯灯泡既可以发出远光,也可以发出近光。但桑塔纳轿车和其它车辆不同之处在于,当变光开关置于远光时,近光灯熄灭,当变光开关置于近光时,远光灯熄灭。桑塔纳轿车前照灯控制电路如图1、2、3所示。  相似文献   
98.
99.
大跨径敞开式K形钢桁架的设计和建设案例较少,顶推施工难度较大。依托螺溪洲大桥工程,对大跨长联敞开式K形钢桁架顶推施工的关键技术进行研究,利用有限元软件Midas Civil对其顶推施工全过程开展了模拟和分析,校核了钢桁架和导梁的强度,并对各个状态下的顶推力进行了计算,同时校核了临时墩的强度。分析计算结果显示,钢桁架、导梁及临时墩柱在顶推法施工中均可达到结构的受力要求,采用有限元方法可有效预测顶推施工中基础和临时墩的顶推力大小。  相似文献   
100.
调查了对无人自行车平衡控制的发展史,了解并总结了近年来学者们在研究的过程中在结构以及控制上的优化和解决的一些技术问题,最后对无人自行车的未来发展进行展望并总结内容。文章作为综述性论文主要针对无人自行车平衡控制的结构优化和控制优化两个方面进行了讨论,结合了从自平衡稳定概念诞生以来至今的一些文献,对其平衡系统的发展进行了总结概括,并对无人自行车的投入使用寄予期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