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1篇
  免费   5篇
公路运输   70篇
综合类   41篇
水路运输   54篇
铁路运输   55篇
综合运输   6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2篇
  1976年   1篇
  197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51.
填方路堤的裂缝与防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郑治  任超 《路基工程》1996,(6):26-30
填土裂缝是路堤的常见病害。本文对填土路堤裂缝的成因和类型作出了分析。并结合常用的处治措施,对裂缝的防治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52.
153.
本文主要介绍日本千叶炼油厂由过去使用特 C 重油改用减压渣油的经验。文中对工艺流程、燃烧结果、烟尘与腐蚀问题作了叙述。  相似文献   
154.
在国铁有关行车部门,由于机械化自动化等作业内容发生质的变化,用旧的行车人员适性检查法及判定标准,已不可能进行正确的处理,因此从1974年为了重新考虑行车适性检查法及判定标准,组成研究组,从各个角度进行了研讨。根据文献的考察,现场调查,室内实验等已接近完成,兹将其经过与工作概要报告如下,请指正。研究方法及结果如表1、2,是旧的行车人员医学适性检方法(视器)及其判定标准,这次研究组成员,各担当一项检查项目分别进行研究,再根据各各研究结果进行综合研讨。但新干线电车司机与旧线电车司机,因电车速度,业务内容等不同分别进行了研究。 1.视力:  相似文献   
155.
156.
从事液压动力元件及液压控制系统设计与使用的人,常常会遇到“变量”的问题,变量控制的好坏又直接影响元件与系统工作的好坏。本文作者系日本相模工业大学工程系教授,以其教学和实践通俗地总结了变量控制的种类及特点;并指出了在制造、选用时的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57.
任超  丁海洋  江建坤 《公路》2011,(8):165-169
以重庆某砂岩顺层滑坡为工程案例,分析了滑坡的地质成因及滑动机理,并采用抗滑桩结合预应力锚索作为主要抗滑支挡结构进行滑坡处治.  相似文献   
158.
汽车智能终端是"驾驶员-车辆-环境系统"中极为重要的一环,能够有效提高驾驶的安全性、改善驾驶的乐趣;随着汽车操作复杂性的日益增加,其功能也不断得到增强。文中对智能终端的信号检测与提醒警示进行了综述,然后对显示终端人性化设计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59.
耿安  戴胜男 《家用汽车》2014,(11):124-131
曾几何时,宝马3作为运动与操控的标杆神一样的存在,而如今,落入俗套的第六代F30不免让追求运动极致的青年有所失望,更亲近于5系的外观扼杀了大部分的好动基因,不怎么运动的外形设计与3系的卖点与定位越走越远,而宝马也似乎滞后性地意识到了这一点,在半路杀出个运动疯子——ATS后,推出了3系的兄弟产品——宝马4系。  相似文献   
160.
这是一本系统介绍外观设计法律基础知识的书。作者大多是日本外观设计、专利和商标法律方面的权威或知名人士,他们的观点具有代表性,在日本影响较大。此书主要介绍了外观设计的基本概念、注册条件、注册审批程序、权利的保护以及申请外观设计注册和实施外观设计时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