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篇
  免费   1篇
公路运输   11篇
综合类   10篇
水路运输   25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5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6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37 毫秒
21.
为研究内河船舶流特性,基于船舶制动机理,分析了船舶制动距离与船长、航速的相关性,给出了制动距离的经验公式,考虑驾驶员经验对实际制动距离的影响,建立了船舶跟驰间距模型。结合江苏地区机动单船、顶推船队、拖驳船队3类船型实例分析,通过与内河船舶领域长轴经验值、100t机动单船的分段线性模型结果的对比,确定了间距模型参数。研究结果表明:3类船型的制动距离分别与单船、船队、最大单驳长度相关,计算长度系数分别为5.98、2.73、17.41,前2类船型的制动距离与航速的平方成正比,拖驳船队与航速的0.85次方成正比;驾驶员的制动操作系数、操作指数应取0.78、2.5。  相似文献   
22.
结合高石碑船闸下闸首设计,研究了桩顶刚性连接、桩侧接触面的有限元建模技术,分析了闸首结构体系转换和施工过程的模拟方法。通过有限元计算结果,研究了下闸首沉降和底板内力的分布规律,探讨了复合桩基的承载特性。分析表明,下闸首采用空箱式底板、复合桩基是合理的。最后,对下闸首的配筋、防渗、施工设计等提出了注意要点。  相似文献   
23.
结合高石碑船闸下闸首设计,研究了桩顶刚性连接、桩侧接触面的有限元建模技术,分析了闸首结构体系转换和施工过程的模拟方法。通过有限元计算结果,研究了下闸首沉降和底板内力的分布规律,探讨了复合桩基的承载特性。分析表明,下闸首采用空箱式底板、复合桩基是合理的。最后,对下闸首的配筋、防渗、施工设计等提出了注意要点。  相似文献   
24.
邵伯三线船闸空间渗流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邵伯三线船闸工程,分析了应用ADINA-T热分析模块进行渗流计算的方法和建模技术。研究了空间渗流特征,给出了不同工况下渗流场的压力、流速值,探讨了二线船闸、邵伯湖等周边水文环境对三线船闸降排水、防渗效果的影响。分析表明,临湖侧横向渗流关系到防洪线渗透安全,设计中采取沉井护岸、提高墙后填土压实度等措施是合适的。  相似文献   
25.
以曲线拟合法为主,研究了预测模型的速率与沉降的特征,指出了Gompertz模型、Usher模型等增长曲线预测工后沉降存在的不足,改进了二次三项式预测模型,提出了计算幂函数模型参数的简便方法。结合高速公路长期的工后观测资料,分析了常用方法的适用性和预测精度,并对工后沉降预测模型的选择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6.
以芒稻河特大桥主墩深水超长钢板桩围堰为例,考虑钢板桩与地基土、内撑、回填物的相互作用,利用ABAQUS软件建立平面有限元接触模型,通过单元"生死"和位移追踪技术,进行施工全过程仿真模拟,分析围堰受力变形特性。研究表明:基坑开挖完成后,桩后土压力呈R形分布,入土段下部弹性嵌固作用明显。封底砼顶部在抽水后、冠梁在拆撑过程中有显著的支承作用。钢板桩弯矩在第二道内撑拆除后最大,底撑在抽水后反力最大,其他各道内撑分别在下一道内撑拆除后反力最大。各道围檩最大挠度接近,内撑竖向布置和构件设计合理。  相似文献   
27.
为研究船闸分离式闸首复合桩基的受力特性,以尖子山船闸为依托,建立软岩上边墩复合桩基有限元模型,分析边墩位移、变形特征,提出桩顶力简化算法,研究软岩竖向力分担比ξV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边墩以刚体位移为主,检修期横向转动、竖轴扭转最大,桩基布置宜外密内疏;由于存在破碎带,ξV仅有11.5%;ξV近似与置换率呈双曲线关系、与软岩模量呈幂函数关系,桩间距越小,置换率越大,软岩模量越大,桩岩系数比越小,ξV越大。破碎带固结灌浆处理后,提高了桩基承载力,还使ξV有效提高到26.8%。  相似文献   
28.
为提高闸首底板分段法的计算精度及其适用范围,针对规范中横向荷载分配方法的不足,在深入分析边墩横向荷载扩散传递机理的基础上,提出并列铰接悬臂梁法;并首次进行横向整体平衡分析,给出横向不平衡剪力的分配方法。结合工程实例计算,证明横向荷载分配之后进行内力调整的必要性。提出的2结点并列悬臂梁法,能够考虑边墩高度的影响,并反映横向荷载、弯矩分配比例不同的特征。对于承受横向不对称荷载的闸首,还应进行横向不平衡剪力计算和分配。与有限元结果比较分析表明,经横向荷载分配、横向不平衡剪力分配、内力调整后,底板内力计算结果有较高的精度。  相似文献   
29.
介绍并列铰接空间地基梁法的理论推导过程,结合山东八里湾船闸工程实例,分别运用并列铰接空间地基梁法、平面截条法、有限元法3种方法计算闸首底板内力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并列铰接空间地基梁法比平面截条法更接近有限元法的计算结果,验证了并列铰接空间地基梁法的可靠性,可以推广应用到船闸闸首底板、水闸底板等基础梁板的设计分析中。  相似文献   
30.
高速公路软土路基沉降观测的精度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高速公路软土地基施工过程中沉降速率的变化规律和沉降稳定动态控制的需要,提出了在不同施工期沉降增量的精度指标。结合高速公路水准网精度低于沉降观测精度要求的特点,提出和研究了拟附合水准路线的平差和精度估计方法。通过比较认为高速公路沉降宜采用三等水准观测,观测路线型式和观测线路数应根据施工实际情况本着技术可行、经济合理的原则灵活确定。还对不同测量规范的限差要求进行了比较选择,提出了提高观测精度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