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公路运输   14篇
  2024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7年   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12.
徐紫祎  王渊  何锐 《公路》2022,(6):342-351
随着我国交通量的急剧增加,水泥混凝土路面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损坏,若不及时进行修补,破坏情况会日益严重,造成巨大交通压力。因此,水泥混凝土路面快速修补对道路工程以及行车安全都有着重要意义。目前境内外开发的道路工程快速修补材料种类繁多,不同材料的修补原理和适用条件不同。基于此,对常用的道路工程快速修补材料进行分类,在此基础上梳理了道路修补工程对快速修补材料的技术要求,提出快硬早强型特种水泥在众多的道路快速修补材料中的优势,总结其水化机理,并结合境内外现有应用实例,探讨快硬早强型特种水泥作为道路快速修补材料存在的问题及未来发展趋势,旨在为快硬早强水泥的高效利用和深入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3.
文中建立了二自由度四分之一车振动模型,利用Fourier变换研究了路面不平整度随机激励下的车辆振动响应。根据GB/T7031—2005建议的路面功率谱密度(PSD)拟合表达式和路面分级方法,以Palmgren--Miner线性累计疲劳损伤理论和随机过程理论为基础,推导求得等效动载系数,可为工程实际设计和完善我国沥青路面设计理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为了研究青藏高原气候环境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在高原和平原地区完成相同配比混凝土的制备与养护工作,并结合强度、抗渗性、气孔结构、显微硬度以及扫描电镜与原子力显微镜分析等测试对比研究混凝土性能的差异,从宏观、细观和微观多个角度揭示高原气候条件对混凝土性能与内部结构带来的影响与作用机理。结果表明:高原地区制备且标准养护组混凝土的抗压强度与抗渗性都最优,其次是平原地区制备且标准养护组,高原地区制备且室外自然养护组性能最差;低气压导致混凝土拌合物含气量降低和工作性下降;高原标准养护下硬化混凝土含气量最低,平均孔径最小,而高原室外自然养护下硬化混凝土含气量最大,平均孔径最大;高原地区制备的混凝土,在标准养护条件下界面过渡区密实程度最高,结构均匀,其显微硬度最大,而室外自然养护条件下界面过渡区密实程度最差,微裂纹密布,结构粗糙,其显微硬度最小;而高原地区制备且室外自然养护条件下,混凝土气孔结构参数和界面过渡区微结构整体最差,以上原因的综合作用给混凝土力学和抗渗性带来极为不利的影响。总体来讲,青藏高原气候环境对混凝土性能的负面影响主要源于室外养护条件,而非制备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