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篇
  免费   5篇
公路运输   43篇
综合类   2篇
铁路运输   39篇
综合运输   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6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37 毫秒
81.
以某浅埋隧道为背景,对隧道开挖的爆破效应进行了数值模拟,获得各测点峰值振速;并应用小波包理论对实测峰值振速进行分析,得到了峰值振速预报值。对比实测振速峰值,发现影响爆破振速模拟值准确性的关键是振动荷载的计算,且数值模拟值偏大。小波包分析是建立在对原始爆破信号分析基础上的,其预报值较为精确,是比较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82.
利用数值分析方法,针对某公路隧道进洞偏压段施工过程进行模拟计算,探究了隧道开挖引起的围岩变形规律及初期支护结构受力特性。结合现场监控量测技术,通过对比分析围岩变形数据,动态地掌握隧道施工过程,为围岩类别调整、初期支护和二次衬砌设计参数的调整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83.
滑坡变形的支持向量机非线性组合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董辉  傅鹤林  冷伍明 《铁道学报》2007,29(1):132-136
在分析支持向量机(SVM)用于时间序列预测和非线性组合原理基础上,提出基于支持向量机的非线性组合预测方法。利用4种单项预测方法,包括SVM、径向基函数前向型神经网络(RBF)、反馈型神经网络(El-man)及3层神经网络(ANN),分别进行滑坡变形时序的建模与预测。对4种方法的预测结果再采用线性组合方法(简单平均、方差倒数、改进最优加权系数)和非线性组合方法(SVM、BP神经网络)进行组合预测及方法性能的比较。结果表明,非线性组合的平均相对误差明显低于线性组合方法,且对滑坡这种具有一定程度不确定性的非线性系统,SVM的非线性组合方法有着更理想的预测效果,7步外推预测准确度控制在89.3%以上。而与BP神经网络非线性组合相比,SVM也具有更好的稳健性和泛化性。  相似文献   
84.
在不良地质隧道隧道施工过程中,突水涌水、塌方是最常见、危害最大的风险事故。怀通高速公路阳洞滩II号江隧道,洞口段埋深浅,且多为强风化砂质板岩,为国内外隧道施工难度之最。建立的模糊综合层次评估模型,评价料阳洞滩II号江隧道突水涌水、塌方风险,得出了洞口段的突水涌水、塌方风险等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风险控制技术措施,为隧道的安全施工提供了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85.
隧道填充性岩溶软基弹塑性固结沉降机理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软粘土孔隙比大、渗透率低、压缩性和含水量高,这种特性决定了它的变形沉降受到包括应力历史、应力路径、固结压力、软土特性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为进一步揭露软粘土固结沉降的作用机理,引入了基于混合物理论的两相多孔介质理论,描述渝怀铁路干溪沟隧道DK278+628~+698段填充性岩溶软基的弹塑性固结沉降过程。该理论具有推理严密和数学论证严谨的特点,能充分考虑固结过程中的水土耦合作用。  相似文献   
86.
深圳地铁6号线民乐停车场工程上跨3条高速铁路隧道,具有结构复杂、环境敏感、地质复杂、施工难度大、工期紧张及施工风险高的特点。为了准确分析和合理评估复杂地质环境条件下大直径桩基开挖对运营高铁隧道安全运营的影响,运用三维数值模拟软件分析了该地铁停车场桥基施工对下部侧穿高铁填土隧道的扰动效应。数值计算结果表明,在多种开挖方案和技术条件下,大直径桩基的开挖成孔不会造成紧邻地铁停车场下方各运营高铁隧道的变形和受力状态的明显改变,整体处于施工安全范围内,表明桩基施工不会危及高铁隧道的结构安全和列车的行车安全。结论对该工程建设及高铁隧道安全运营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可供类似地质条件下相互毗邻、复杂交接工程的设计与施工参考。  相似文献   
87.
为减少长大寒区铁路隧道冬季挂冰巡检的工作量,为人工打冰提供指导,基于隧道挂冰模拟试验,得到隧道挂冰生长发育程度模型,构建隧道衬砌挂冰预测预警系统,通过预测隧道洞内挂冰范围及发育程度为打冰提供指导。冰挂模拟试验表明:隧道内存在结冰、无冰区域的明显划分,划分界限为-5℃;隧道衬砌冰挂生长发育存在最适宜温度区间,当洞内气温高于此温度区间时,由渗水点流出的地下水受其自身热量作用,冰挂的生长受限,当洞内气温低于此温度时,水体在流经混凝土裂缝时,热量迅速散失,导致渗水点被冻结,冰挂无法生长;得到各个渗漏水流量条件下,冰挂生长发育程度模型。基于物联网和智能温度记录仪获得隧道实时温度分布,结合隧道洞内渗漏水病害分布及流量,以隧道挂冰生长发育程度模型为核心,分析得到隧道挂冰区段及挂冰严重程度,为隧道挂冰巡检提出指导。相比于全隧道步行巡检,采用挂冰预测预警系统可以减少1/3的巡检工作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