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8篇
  免费   3篇
公路运输   49篇
综合类   15篇
水路运输   43篇
铁路运输   30篇
综合运输   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高山 《交通与运输》2009,25(3):57-57
在海上游玩,除了游艇之外,更吸引人的是可以深入海下的潜艇。十多年前,世界上就有不少研究人员开始太阳能潜艇的研究,不过之前研究最多的是无人潜艇,这种潜艇主要用于科学探险。最近,瑞士研究人员成功研制出世界上第一艘太阳能载人潜艇,可以让人们非常环保地游览水下世界。  相似文献   
12.
高山 《船舶》2008,19(4):1-4
通过对全垫升气垫船气垫参数、动力系统、围裙系统、横稳性和操纵性等方面进行分析,对大型全垫升气垫船的设计进行初步的探索。  相似文献   
13.
KF60AK型自翻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KF60AK型自翻车的技术参数、结构、性能特点及试验情况等。  相似文献   
14.
所谓“传统诊断”,就是不借助任何仪表和设备,对车辆故障进行人工诊断的方法。在汽车维修中,最常用的诊断方法可以借用中医的“望、闻、问、切”来概括,这些方法在国内汽车维修行业积累的经验已十分丰富,在维修仪器及检测设备不能完全到位的情况下,充分利用成熟的维修经验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15.
主要论述用全站仪坐标法进行线路工程详细测设的原理及实施过程,并分析线路工程中各种线型的施工桩位坐标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16.
美国北岭地震(Northbridge)、皮瑞塔地震,中国的汶川地震等调研资料表明伸缩缝处的破坏是桥梁的主要震害之一。采用隔震设计的桥梁其伸缩缝变形量不仅要根据温度变化计算,同时必须考虑由于相邻联桥之间的地形、几何线形(斜交)、刚度变化等因素,结合伸缩缝处在地震时出现的碰撞情况来设计变形量。使用隔震技术的桥梁如果仅从墩柱强度和延性出发而没有上部构造做相应配合,则其收效甚微。该文以乌鲁木齐绕城高速公路某桥作为背景,考虑地震情况下可能发生伸缩缝处的主梁碰撞效应,对与隔震技术配套使用的伸缩缝进行了动力时程分析和研究。通过对不同伸缩量的比较和不同地震强度等级下的计算,明确了伸缩缝的选择原则。研究了相邻跨周期比对地震中主梁碰撞的影响,同时对强震下桥梁结构的安全进行了评估分析。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千岛湖1号特大桥钢管混凝土拱桥采用缆索吊装钢管供肋的成功经验,并在文中叙述了一些主要参数和施工要点,具有较好的实用性及参考性。  相似文献   
18.
已开发出可广泛应用于车用发动机的新型气门相位及升程/持续角连续可变机构。新机构可在发动机运行过程中同时、连续改变气门相位和升程,以及气门开启持续角。多体动力学模拟定向研究预测到在初始设计阶段没有预见的问题,在未经试验的情况下改善了该机构的性能。单缸机气缸盖上的原型机成功运转至发动机转速7000r/min,达到了目标发动机转速范围。介绍该新型机构的开发过程及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19.
三维遥感铁路工程地质勘察技术应用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复杂山区铁路工程地质勘察中,存在地质调查困难、成本高、周期长的问题.提出了三维遥感铁路工程地质勘察技术,集成DEM、多空间分辨率卫星影像、GPS、区域地质图、工勘资料多维空间数据,建立的三维可视化工程地质遥感模型,实现了遥感解译高精度、高效率、大比例及解译成果制图一体化;结合向莆铁路高盖山隧道工程,阐述了三维遥感工程地质调查工作方法和流程.  相似文献   
20.
柴油机NO_x排放影响因素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NOx的形成过程、形成途径和形成的3个要素,从试验方面研究了发动机运行工况、供油提前角、喷油系统、涡轮增压、中冷、燃油品质和环境条件对柴油发动机NOx排放的影响。结果表明,低负荷、最佳的供油提前角、合理的喷油系统、中冷技术及较高十六烷值的燃油有利于降低NOx排放,涡轮增压增加了NOx排放,而环境条件对NOx排放影响变化复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