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篇
  免费   0篇
公路运输   34篇
综合类   2篇
综合运输   1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在建立了形位公差国家标准之后,一般仍用尺寸公差或线轮廓度公差评定凸轮,用径向圆跳动公差评定凸轮的方法优于前两者,更适合于凸轮的评定。径向圆跳动公差评定时,凸轮的误差(测量)值和公差(评定)值都是径向值,便于测量、处理和评定,方法简便、直观。  相似文献   
22.
采用平面测头有利于凸轮型面的加工和凸轮升程的测量,但这就涉及到测量时的测头替换问题,也就是说,在加工和测量工艺条件有限、或某种特殊场合无法采用符合设计要求型式和形状的测头时,允许用测头替换方法采用不符合设计要求的测头进行凸轮测量。  相似文献   
23.
<正>近几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我国物流业得到了迅速的发展,特别是运输业的迅猛发展,从事货运中转车辆的规模越来越大。然而通过调查显示,我国货运车辆存在着大量的回程空驶资源浪费,运输成本高等问题。一方面是对车辆保有量的急切需求,另一方面货物运输资源大量的浪费,显然不符合我国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同时,货运市场“没有成文法规和相关政策支持、市场硬件落后与规模偏小、市场诚信度有待进一步提高”等三大难题,也制约着货物运输业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4.
通过分析凸轮升程误差曲线的变化规律,提出用于修正对称凸轮和不对称凸轮在测量时,因位置误差的影响而歪曲的升程误差值的2种方法,即图解法和解析计算法.  相似文献   
25.
通过简单的自制测量辅具,运用标准钢球准确定孔、轴中心坐标的方法,解决了摩托车曲柄轴孔中心距的精密测量难题,并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6.
对目前凸轮测量中的测点间距进行分析研究之后,发现了传统的测点布局的不合理性。提出应按凸轮公差要求进行凸轮测点布局,并推导出了凸轮测点间距(角度间隔)的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27.
摩托车发动机凸轮相位角的精密测量方法,解决了轴端定位孔中心位置(转角)的测量数据不稳定、重复性不好等问题,即把轴端定位孔看作是凸轮轴上的一个凸轮,这个凸轮的最高点与旋转中心连线所确定的角度,就是轴端定位孔中心的转角。  相似文献   
28.
在磨削凸轮时,影响凸轮精度的因素有很多,如原始靠模(标准凸轮)、工作靠模等系统本身的设计和制造误差,仿形系统的间隙及弹性变形引起的变形误差,磨床本身的精度误差及被磨削凸轮形状引起的磨削动态特性造成的形状误差等。通过分析,凸轮磨削时的动态特性是影响凸轮形状精度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9.
正(上接2019年第3期)按"基点"对Y_0校正之后,将分度台读数调整为被测点理论转角α,锁定理论坐标值X,通过Y向移动(不准改变α值和X值!),使米字中心虚线的交点与凸轮轮廓影像重合(相"压")。一般以1?角度间隔测量整个凸轮(0~360°)的升程(基圆部分可以取大一点的角度间隔),获得凸轮  相似文献   
30.
4"补偿反靠"工艺方法的实质通过上述"磨削"与"反靠"的过程,得到如下结论:靠模是标准凸轮的放大与机床诸动态因素的合成,而工件凸轮是靠模的缩小与机床诸动态因素的合成,工件凸轮的精度是依靠标准凸轮与机床诸动态因素误差的合成精度来保证的,如果机床系统刚性可靠,几何精度稳定,排除机床诸动态因素误差,工件凸轮就成为标准凸轮的复现。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