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7篇
  免费   19篇
公路运输   164篇
综合类   104篇
水路运输   108篇
铁路运输   118篇
综合运输   1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33篇
  2010年   32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33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221.
222.
设(Ω,F,P)为有限概率空间│Ω│=n,A=(Ai;1≤i≤k)为一组事件,本文证明:i)当A为独立事件组时,k≤log2n;ii)当A为两两独立事件组时,k≤n-1,并且这些上界在一定的条件之下是可以达到的。  相似文献   
223.
针对列车提速以后餐车厨房排气装置不能满足要求的现状,提出从轴流式风机的选型入手,加大电机功率,提高风量、风压、进行了风量、风压的试验测量。但随着排气静压的提高,噪声干扰也明显超标。故此同时作排风帽的改进,即改为导流式风帽,并做了排气性能比较试验,获得满意的改进效果。  相似文献   
224.
225.
226.
研究目的:研究如何在工程建设的源头--选线阶段通过合理的选线,从而达到科学地减震防灾的目的.研究结论:(1) 在高烈度震区特别是断裂带附近选线时,当以路基通过时应尽量平行通过且不能位于断裂带内,当需要跨越断裂带时尽量垂直通过,隧道洞门边仰坡不应垂直断裂带布置;(2) 选线应尽量绕避危岩落石分布广泛的地段;(3) 线路宜避开断裂带,难以绕避时,应在断裂带较窄处以简易工程垂直通过,可以低矮路基、短桥矮桥等工程通过;(4) 线路通过峡谷时应考虑堰塞湖、不稳定斜坡体、滑坡、岩堆、泥石流等潜在不利因素的影响,合理选择线位标高;(5) 当工程毗邻的自然坡体稳定性较差,影响到工程安全时,应进行加固和绕避不稳定体的方案比选;(6) 线路通过高烈度震区时尽量多设隧道,少做桥、路结构物;(7) 不设或少设陡坡傍山桥、路结构物,不设或少设小半径曲线,特别是不良地质重灾群发区域.  相似文献   
227.
针对宁波市轨道交通2号线一期工程,利用温控动三轴试验系统,开展淤泥质粉质黏土的动力特性试验,研究温度、加载频率、动应力幅值对土体的累积塑性应变、动弹性模量、阻尼比和孔压等的影响。结果表明:淤泥质粉质黏土的动力特性发展规律受动应力幅值的影响很大,当动应力幅值接近临界动应力时,增大振动频率会降低临界动应力值;在相同应力水平下,淤泥质粉质黏土的强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呈现热硬化趋势;在不同的动应力幅值、振动频率和温度下,淤泥质粉质黏土的动弹性模量和阻尼比随动应变的增大而减小,动应变随动应力比的增大而增大,近似呈线性增长。  相似文献   
228.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走行部维修周期优化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国内外轨道车辆设备的维修模式。针对现行设备维修模式的不足,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容许量的概念,并建立了基于可靠度的最佳维修周期优化模型。模型融合了故障发生等级、故障发生频率和可靠度函数等信息。以国内某地铁车辆的故障数据为例,计算车辆走行部的转向架、制动系统、辅助系统等相关系统在优化模型下的最佳维修周期,提出了单系统"隔双周检"和"隔10日检"、多系统"隔10日检"的维修模式。  相似文献   
229.
基于Creator/Vega的屏蔽门控制系统的虚拟现实技术,建立屏蔽门系统的三维模型,重点研究仿真系统中屏蔽门、列车车门与信号系统的联锁控制,给出屏蔽门系统的故障模式,实现屏蔽门系统的电气特性。该设计方案已在大连快轨3号线的仿真测试中得到应用,证明能够满足与车门联锁驱动、实时监控以及故障处理的功能需求。  相似文献   
230.
大都市圈域走廊内各交通方式的优化组合是区域内交通资源发挥最大效率的重要环节。结合大都市圈和走廊的形成机理和走廊内各交通方式优化组合的主体特征,运用模糊数学方法阐明了反映各交通方式服务水平的满意度综合评利模型,并结合综合评荆结果,建立了基于乘客或货主出行意愿的交通方式选择模型。通过对大都市圈域走廊内各交通方式优化组合的模型分析,为进一步建立基于满意度的各交通方式优化组合满意准则评利模型奠定坚实的基础,也为大都市圈域走廊内一体化交通体系建设规划提供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