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篇
  免费   1篇
公路运输   9篇
综合类   13篇
水路运输   11篇
铁路运输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6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刘柱 《公路》1989,(7):8-10
青藏公路概况青藏公路全长2100公里,海拔4000米以上,经过广阔的大草原,沿着我国最大的内陆湖—青海湖的南岸进入富饶的柴达木盆地。南跨昆仑山,绕过黄河的发源地川西的丛山峻岭,横渡万里长江的最上游—楚玛尔河、木里乌苏等河流,越过著名的唐古拉山,穿过羌塘草原,沿着盛产硼砂的腾格里海南岸,进入拉萨河平原,这条公路的通车已有30多年的历史。  相似文献   
12.
快速ICCP算法实现地形匹配技术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利用海底地形进行辅助导航是水下潜器导航技术致力于研究的新方向。采用ICCP算法作为对准匹配算法,从两个方面对ICCP算法进行了改进,一是将测量航迹进行随机旋转和平移来选择初始状态集,使其能够以足够小的误差概率收敛到全局最优中,减少了迭代次数;二是采用滑动窗口技术来寻找等值线上的最近点,在每一次收敛到局部最小的过程中都减少了最近点计算量。  相似文献   
13.
论文提出了激光诱饵分队与其他作战分队协同作战时应遵循的原则,针对激光诱饵分队与其他光电对抗分队、激光诱饵分队与陆战场主战装备分队这两种最可能产生协同关系的情况,重点研究了其指挥协同关系,并对激光诱饵分队与陆战场主战装备分队的协同给出了具体的协同方法,对发挥光电对抗的整体效能,进而提高被保护目标的抗精确打击能力和战场生存能力,保证作战行动协调一致的进行,具有一定的理论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4.
船舶噪声污染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船舶噪声对人体和环境的污染和危害已经得到世界各国和相关组织日益广泛的关注。船舶噪声的污染源主要是由于船舶动力装置及其它辅助装置自身振动及吸排气引起的。通过实验对比,提出应采取通过声源控制来降低船舶噪声级。  相似文献   
15.
衣建军  刘柱 《中国修船》2006,19(5):19-20
在船舶副机的检修工作中有几项技术容易被检修人员忽视,从而引起检修效率下降和设备可靠性的降低。这几项检修工作在船舶副机管理中经常遇到,作者根据在不同船舶上管理不同型号副机的工作经验和教训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16.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进步,机动化程度日益提高,就北京而言.截止到2002年十月份.机动车总量已经突破180万辆。较大的机动车基数面对相对滞后的道路建设和交通管理措施,使得城市交通矛盾日益突出,道路拥堵、城市交通安全等问题接踵而来。同时.道路使用者也对交通的要求不断提高,给现代的交通组织管理提出了更多新的课题。  相似文献   
17.
土工织物散体桩是一种新型的地基处理技术,其工艺近似碎石桩,但在桩身外设置土工格栅筒,为了保证软土地基中碎石桩的承载力,对格栅筒的强度应有一定的要求,即格栅受到的环向拉力不能达到或超过其抗拉强度极限值,否则会导致格栅失效影响加固效果。文章基于弹性力学的基本假定通过受力分析提出了计算碎石桩中应力及格栅筒中拉力的简化计算法和有限元模拟法。通过算例分析阐述了两种算法所得结果的异同点,进而分析了基础刚度、桩身自重、格栅筒及上部荷载对碎石桩及格栅中拉力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为了较好地模拟现场压实情况,研究了静面压力和振动频率对千枚岩路基填料压实效果的影响规律,提出了合理的振动压实参数;分析了压实度和压实方式对千枚岩路基填料物理力学特性的影响规律,结合千枚岩路基压实现场特性,提出了合理的振动压实时间。通过压实试验,得到了千枚岩路基填料振动压实特性的相关结论。  相似文献   
19.
船舶喷水推进技术发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详细介绍了现代船舶喷水推进技术的发展及国内外主要制造商的研制及应用情况。提出了喷水推进器目前存在的问题及相应的改进措施。同时对喷水推进器的大型化发展给予了充分的关注。  相似文献   
20.
荷载条件、环境条件以及沥青混合料本身性质都会影响沥青混合料的疲劳性能.而疲劳试验所得出的疲劳方程不能反映众多因素对沥青混合料疲劳性能的影响.文中将荷载间歇时间、加载频率、试验温度、沥青混合料空隙率、沥青软化点、沥青用量等6个影响因素适当组合,在MTS材料试验系统上进行了不同条件下的应力控制的疲劳试验;然后,运用遗传算法和神经网络理论来考虑各因素对沥青混合料疲劳性能的影响,得出一种较为完善的沥青混合料疲劳性能的预测模型.研究表明,这种方法是科学的和可行的,所得出的预测模型的精度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